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留言 | 帮助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保宣教 >> 名家文丛 >> 郭耕文集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以动物为“师”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以动物为“师”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http://www.eedu.org.cn    作者:郭耕    文章来源:郭耕文集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1-12

  大自然创造了各种动物的求生策略,动物的生存方式充满了智慧。人类历来看重的是动物的经济价值和科研价值,孰不知,野生动物历经磨难进化至今,各有一套适者生存、与自然协同发展的生活方式。在我们推崇可持续发展的今天不妨看一盾、想一想,哪种动物的生存是不可持续的?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迪?

  蜂鸟——无害化生存

  在群芳吐蕊的花丛中,一只小鸟翩翩而来,在一朵红花前戛然而止,它不是落在枝杈上,而是象直升机似地悬在空中,利用修长的喙,小心翼翼地吸吮,采食花蜜,然后又了无痕迹地悄然而去。这里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过,鲜花依旧怒放,就连叶儿上的露珠也未曾因这鸟儿的造访而抖落。这就是蜂鸟(Humming Bird),一种西半球特有的鸟。蜂鸟共有319种,体大者如燕,体小者如蜂,飞行速度极快,轻巧而灵活。蜂鸟因双翅振动如同蜂鸣而得名,但有别于蜜蜂的是,它们在悬空飞行中采蜜,其飞翔枝能高超完美,上飞、下飞、侧飞、倒飞,简直随心所欲。更重要的是它们有细长略弯的喙和灵活伸缩的舌,舌头能伸出喙端,卷成管状吸食花蜜,所以,觅食活动完成,却丝毫不破坏采食对象——花朵。蜂鸟以最小的自然消耗,取得了最大的经济效益,既满足了自身的生理需求,又没有蹂躏花朵。蜂鸟的这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策略不正符合我们人类所推行的“无害化生产”吗,比起人类为建一个工厂就污染一条河,为开一座矿就炸平一座山的方式,孰是孰非?

  大猩猩(Gorilla)——适度消费的素食者

   在全世界200多种类长类中,大猩猩是体型最大的,重者可达300公斤,同时,大猩猩也是最纯粹的素食主义者,其采食树叶的比例占所吃食物的86%(黑猩猩占28%、黄猩猩占22%)。由于体型大、耗能高,所以,它们采取与大熊猫相似的采食对策:多吃多拉。这样,大猩猩会不会把树木啃躲秃、把森林破坏呢?这种耽心是多余的。一方面,大猩猩的活动领域很大,每群点地4—30平方千米;另一方面,大猩猩从不固守一地,而是走走停停,在游荡中采食,有节制地利用一地的植物资源,不等把一棵树、一片灌丛的树叶吃完就又迁向新的采食地。它们似乎很清楚“过度采伐”的危害性和“休养生息”的重要性;假如长期滞留在一个地方,把树木、花草、果实一律剥光吃净,就会导致因过度开采而造成的资源枯竭,植物的死亡就意味着食物的断绝,因此,大猩猩总是适可而止地采食树叶,以持续有节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资源,使种群的发展维持在环境的承受能力以内,这不就是可持续的生存方式吗? 人类传统农牧业的轮耕、游牧都体现着这类持续利用资源的生存智慧,与大猩猩走走吃吃的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自然资源掠夺式的采伐、破坏性的开垦、为了商业目的杀鸡取卵、断子绝孙式的渔猎活动,大大超过了生态环境的自净能力、恢复能力和承载能力,是吃祖宗饭、造子孙孽的寅吃卯粮的作法,难怪一位哲人说:人类足迹所到之处,身后留下的是一片荒漠。由于过度开垦、破坏草原和森林,地球上荒漠化的土地正迅速蔓,荒漠是生命的地狱、是地球的癌变。此刻,我们该不该在以素食为主、过有节制生活的大猩猩面前扪心自问:哪种生存方式是可持续的?

  大熊猫——自我调节以顺应环境

   大熊猫(Panda)是人人都熟悉、人人都喜爱的动物,人们爱其可掬的憨态,怜其濒危的境地,孰不知,大熊猫更是我们学习生存的楷模。 大熊猫仅分布在中国腹地,是一种地球上进化了1200万年的孑遗物种,因此被奉为活化石。它们历经磨难,挨过了一次次冷暖风寒,目睹了一次次沧海桑田,能神奇地延续至今,并不是因为它们有多么高超的智力和矫健的身手,而是凭借其顺应环境、自我调节的坚忍的适应力。我们知道,大熊猫本是食肉动物,随着地球温度的变换、可捕食的对象越来越少,为了种群的延续,它们痛改食肉习性,过起了“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隐士般的生活,深居简出,餐风露宿,食冷竹而饮冰泉,出没于高山深谷,万古悠悠,与世无争。尽管这样,祖先留给它们的消化系统和生理结构也未完全令其摆脱食肉目动物的特点。因此,熊猫采食竹子的消化率很低,平均消耗率为17%。它们不得不在行为方式上采取最节俭的对策,既要去满足日常活动所耗费的能量的平衡;既要多吃多拉,大量采食,又要紧缩开支、降低耗能运动,以符合低营养、低消化率的能源来源;为了节能、大熊猫深居简出,其活动范围即巢域是同样体型食肉目动物中最小的,黑熊的巢域超过30平方千米,而熊猫的家园仅为4—7平方千米,它们一生都在这个小天地中,量入为出,过着简朴的生活。看来,熊猫选择分布广、密度高、产量大且与其它动物无争的竹类为食确实是极为高明的,是大智大慧的决定。

   所以,我们说,大熊猫不仅是濒危动物的代表,(被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选为会微),更是适者生存、保持生态平衡的象征,同时也是人类学习顺应环境、持续发展的对象;因为,熊猫的濒危,不能简单地归咎于进化的结果,更多的还是人为因素。曾与人类协同时化了几百万年的大熊猫为什么偏偏到了今天就该气数已尽?大熊猫等野生动物正以自己的灭种危机来教育、劝戒人类;唯我独尊的人类该不该承认自己的无知,向动物学习。圣雄甘地曾经以这样一句平和却充满睿智话语告诫众人,“作为人类,我们的伟大之处与其说是在于改造世界,还不如说是能够改造自我。”熊猫尚能改弦更张,人类可否迷途知返?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
    2007年十大新物种:吸力超强电
    防治土地退化 促进农业可持
    动物世界中的"最":9种很小很
    以生态足迹评价可持续发展能
    水资源管理战略应向可持续发
    水 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命脉
    浅谈水资源保护、水环境维护
    试论扶贫开发中的可持续发展
    积极利用清洁发展机制,促进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