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保宣教 >> 名家文丛 >> 郭耕文集 >> 正文 | ![]() ![]() |
|
|||||
| |||||
科普大使——“四不象”郭耕的发言 | |||||
http://www.eedu.org.cn 作者:郭耕 文章来源:郭耕文集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1-12 | |||||
现在,人们喜欢说这句话“知识就是力量”,但知识会成为什么样的力量,实在值得反思。前不久,清华某生制造的伤熊事件,既令人愤慨,更发人深省,它可以说是一种警告:我们的教育是不是有问题?否则,这么一个高才生,怎么会如此地高智商而低情商、有才而少德呢? 我是一个环境教育工作者,西方叫E.E,我们环境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的是,我们不仅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有才有识的、合格的社会公民,更要把孩子们培养成一个有德有情的、合格的地球公民。德才兼备是我们的期望;无德无才,是我们的失误;但有才无德则是我们的悲哀,因为,科学知识掌握在有德者手中,会造福;科学知识掌握在缺德者手中,就会造孽。那么,何为有德者呢?一位哲人说:“只有当一个人认识到,他人和动植物的生命都是神圣的时候,这个人才算是有道德的”。西方强调敬畏生灵,东方强调厚德载物,异曲同工。 毕竟。当我们在向孩子们灌输科学知识战胜自然、征服世界的武器时,千万不要忘记提醒他们,如果自然被征服、被毁坏,那么,我们自己也就失去生存的根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怎么对待自然,自然终将如何对待我们。这也是在一百年以前给我们的教诲。“人类……” 但应如何对待自然资源,难道就不能触动自然吗?不是,人类,作为一种动物,既然要生存,就要消耗自然资源,但如果是为了生存,那是无可非议的,若是为了奢华的要求,过度开发资源,就是过分。古人讲:取之有度,用之以节。我是否可以这样理解:自然资源,特别是可再生的动植物资源,好比银行中的一笔巨款,若仅消耗其利息,就可长久地享用,若贪图一时痛快,大笔提取、大肆开发,不给其“休养生息”的机会,古话中的竭泽而渔、杀鸡取卵,恐怕就不幸言中了。这也是我为什么强调环保的本质是选择一种有节制的生活方式,所谓“节俭其行,高尚其志”。可惜我们却往往陷入一种见利忘义、寅吃卯粮、要钱不要命、聪明反为聪明误的误区。 最后,我愿从麋鹿这种动物的角度,敬告世人:人类称我为麋鹿,但愿人类,不要迷路。 |
|||||
文章录入:eedu 责任编辑:eedu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自然保护区应增加“科普元素 科普宣传 造福乡民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科普考察新西兰 从人类养禽史,审视“禽流感 格物致知——“白麻雀” 食素与环保漫谈 动物的保护与利用,是堵,还 从为烟囱美容谈起…… 世界上的大型"走禽"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8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安网备案:4419003012048号 本站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