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自然之肾
你是“自然之肾”,我的朋友这样赞美湿地!
肾是生物体的重要器官之一,它是一种过滤器,担负着将血液中的废物排出体外的特殊重任,是生物体不可缺少的组织。
近年来,许多学者将湿地亲切地称为“自然之肾”,强调湿地的重要性,很形象,很生动。大概我的朋友也受到这种思想的熏陶,借科学的昵称来表达他激动心情。那么,湿地何以被称为“自然之肾”呢?
要想解答这个问题,得从湿地净化污染物的生态功能谈起。
当我第一次来到吉林向海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时候,环顾左右,沉浸在空旷无垠的大自然怀抱中,心情无比激动,内心的杂念得到彻底洗涤,一切烦恼都随风而去,精神得到升华,这是湿地对我心灵的过滤。
我静下心来,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忽然发现,我所在的湿地,水比较浅的地方,长着丰富的植被,尽管我说不出它们的名字,她们婀娜多姿,随风飘拽,刹是楚楚动人。由于植被的阻碍和河道宽大,水缓缓地流动,恰似一位千金小姐慢迈金莲。如果你不仔细地观察,很可能误认为它是静止的。一些容易沉积的物质,如固体小颗粒,利用这种优越的条件,失去运动的能量,变得格外温顺懒惰,悄悄地沉下去睡懒觉。也许是固体小颗粒常常很贪婪,或者是营养物质和一些有毒的污染物很无奈,也许是两者本身就有缘份,他们紧紧地结合在一起,窝居在茫茫的湿地中。
对于一些营养物质,如氮、磷、钾及其它一些有机物质,它们在湿地中并不是静止不变的,他们很活跃,常常通过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进行新陈代谢。他们是动、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营养素,很难逃脱他们的纠缠,常常成为植物或动物美餐,经过复杂的化学或生物学的变化被贮存起来,或者通过如下途径永久地脱离湿地,如将植物收割贮存起来或者通过生物的转移(如捕鱼等),参与更大范围的循环。
科学实验已经证明,湿地中有相当一些水生植物包括挺水、浮水和沉水类型的植物,它们具有很强的清除毒物的能力,是毒物的克星。据测定,在湿地植物组织内富集的重金属浓度比周围水中的浓度高出10万倍以上,正因为如此,在实践中,人们常常利用一些湿地植物净化污染物中的毒物这一生态功能,有效地清除污水中“毒素”,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例一】水葫莲、香蒲和芦苇等被广泛地用来处理污水,用来吸收污水中高浓度重金属镉、铜、锌等;
【例二】在美国的佛罗里达州,有人作了如下实验,将废水排入河流之前,先让它流经一片柏树沼泽地(湿地中的一种),经过测定发现,大约有98%的氮和97%的磷被净化排除了,湿地具有惊人的清除污染物的能力;
【例三】人们利用湿地这种功能,建立了许多人工湿地来净化水源。印度卡尔库塔市,没有一座污水处理场,该城市的所有生活污水都排入东郊的人工湿地,其处理费用相当低,而且从废水中同时获得大量的食物,成为世界性的典范。在该湿地中,污水被用来养鱼,鱼产量可达2.4吨/公顷·年,同时用来灌溉稻田,水稻产量达到2吨/公顷·年,此外,还在倾倒固体垃圾上种植蔬菜,并采用这些污水进行浇灌,通过这些措施,大量的营养物质以食物的形式被排除掉。
通过上面的实例可以看出,湿地能够有效地将水中的污染物质去除,相当于一个天然的过滤器,因此,人们形象地将其称为“自然之肾”是很自然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