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留言 | 帮助 | 环保易 | 中国环境博客 | 生态博客 | RSS
相识恨晚-湿地概揽
Eedu.org.cn 作者:姜文来袁军    文章来源:气象出版社2000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6-20
 

五 湿地魅力

  我再次仔细品尝朋友的诗句:

  如花似玉,

  多才多能

  让我

  为伊憔悴

  魂牵梦绕

  我悔恨

  恨不相识未嫁时

  湿地究竟具有何貌何能,其魅力之大,竟然使我的朋友“为伊憔悴、魂牵梦绕”,以至于“恨不相识未嫁时”?!

  我走访专家学者,翻阅图书文献,终于明白,原来如此!

  (1)湿地是地球上最能干的生态系统。

  地球上的生态系统类型犹如众多的动植物一样,种类繁多,丰富多彩。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变为生物能储存起来,供其他生物享用。固定太阳能的多少是衡量生态系统最重要的指标之一,通常用初级生产力来进行度量,初级生产力高,固定的太阳能就多;反之,固定的太阳能就少。如果按照初级生产能力大小对各类生态系统进行排序,湿地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最高,可以说湿地是地球上最能干的生态系统。

  【例】纸莎草、香蒲、浮游植物及沉水植物是湿地生态系统常见的植物,在不需要任何物质投入情况下,纸莎草年初级生产量估计为100吨/公顷,香蒲为30~70吨/公顷,浮游植物为40吨/公顷,相对上述植物,沉水植物产量较低,即便如此,其产量也较高(如眼子属的种类可达40吨/公顷)。与此相对比,我们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及水、化肥和农药等,甘蔗产量为63吨/公顷,玉米为60吨/公顷。

  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如此高的生产能力,是一件非常令人瞩目的事,在能源危机的呼声遍及世界的今天,其潜在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此外,随着人口的激增,土地面积的减少和质量的不断恶化,粮食短缺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世界性问题,而湿地在初级生产能力上所表现出的惊人高大,极有可能成为人类的潜在的另一个“粮仓”,其战略地位不容忽视。 

  (2)湿地充满了爱心,赡养了大批动植物

  湿地是众多动、植物的家园,是他们温馨的港湾。让我们以三江平原为例,看一看这个大家庭的成员。

  三江平原湿地位于黑龙江东北部,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沼泽湿地。在这块富饶的土地上,生长着众多精灵。三江平原湿地具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从动物上来看,仅水禽就有80余种,如丹顶鹤、白鹤、枕鹤、大天鹅、大白鹭、白鹳及雁、鸭等。其中一级保护鸟类9种,二级鸟类7种,上述两种占全国保护鸟类的26.8%,丹顶鹤是国际红皮书中的珍稀和濒危动物,世界上仅有1 000余只,而三江平原湿地拥有318只且为繁殖群,可以说它的兴衰关系到这一物种繁盛与绝灭,本地区还有中日候鸟保护协定的种类130 种,占该协定种数的57.3%。

  从植物上来看,三江平原湿地已知有植物资源550多种,包括药用植物250多种,纤维植物54种,密源植物57种,料科植物58种,芳香植物51种,绿化用植物87种,其中包括一类保护植物人参、三类保护植物刺加五、水曲柳、核桃湫等,还有稀有植物猕猴桃、山葡萄等。由此可见,三江平原湿地在维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

  如此众多的生物,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也是我们幸福的源泉之一。每个物种的存在和繁延,都是大自然的杰作,均是经过千百万年进化的结果,每种的物种的灭绝,意味着它的基因丧失,也许该物种对于我们还没有什么经济价值或科学价值,但对于我们的子孙来说却是财富的来源。

  (3)湿地“热情奔放”,神通广大

  地球在发烧,这是我们在广播、电视等传媒中经常的最富有挑战的意味的事情之一。据研究,这与湿地“热情奔放”有很大关系。

  大多数科学家承认,地球发烧与“温室效应”有关。

  “温室效应”是近年来普遍关注的世界性环境问题之一,引起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温室气体主要包括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甲烷(CH4)等,它象一层棉被,覆盖在地球的上空,使能量不能反射到太空中,引起地球温度升高,这就是我们常常谈到的“温室效应”。

  据分析,近100余年来,大气中的CO2浓度一直在增加,目前已达到350PPM(PPM是浓度计量单位),预计下世纪中叶可达到600PPM;

  有资料表明,自工业化革命以来,大气中的甲烷浓度也由0.7PPM上升到0.8PPM。

  据预测,由于温室气体的增加,预计今后50~100年内,全球气温将确升高2~5℃,海平面上升0.2~1.4米,由此产生难以想象的后果,如一些处于海拔较低的城市将消失在大海之中,冻土地区的公路由于冻土的渐渐融化出现蹋方,使交通陷于瘫痪,干旱地区更加干旱,导致水资源危机加剧等,严重地威胁人类的生存环境。

  湿地是自然界碳循环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温室气体重要源之一,有机质经过湿地的分解转化,最后以CO2、CH4等形式放出。

  据估算,全球自然湿地每年释放的CH4为100~200×1012克,平均为115×1012克,占全球总释放量的22%。有人对三江平原湿地进行了实测研究,结果表明,三江平原湿地每年经过土壤呼吸作用而返回大气的炭素约为55×1012克左右,小叶樟草甸白浆土,每年向大气释放的CO2约19.56×1012克左右,由毛果苔草泥炭泥沼泽土向大气释放的CO2每年可达10.98×1012克。因此,湿地对气候的影响是不能忽视。

  湿地“热情奔放”,神通广大,给我们人类的未来蒙上了一层阴影,我们在欣赏的同时,千万不能不能忽略这种副作用。 

  (4)湿地是我们生存的摇篮。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句成语很适合湿地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也充分地说明了湿地是我们人类生存的摇篮。

  让我们通过以下两个实例说明这一切。

  【例一】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经济的持续发展,人类对土地利用的需求一直在不可遏制地增长,致使地球上的湿地资源逐渐减少。在欧洲人刚踏上美洲大陆时(18世纪80年代 ),美国本土上的湿地面积是8 900万公顷,经过200年的发展,即到20世纪80年代,只剩下4 200公顷,减少了53%。湿地被转作他用,虽然为美国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却使湿地生养水禽、保持水质等许多重要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影响了全国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未人类的未来蒙上了阴影。

  【例二】我国幅员辽阔,跨越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和寒温带等各个气候带。复杂的地理环境与多样的气候条件,使她成为亚洲湿地类型最齐全、数量最多、面积最大的国家,在全球范围内也享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湿地有着不可忽视的依赖关系,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河口三角洲地区、主要江河沿岸、冲击平原及大型湖泊周边地区,由于具备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特别是交通、水利、土地和生物资源等优势,早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最快、最富有活力的热点地区。可以说,湿地具有的各种生态功能对维持中国的生态环境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时它也渐渐成为影响国家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自然因素之一。然而,我国湿地正在遭受重大破坏和严重威胁。围垦和城市开发使湿地面积锐减,尤其是人口密集的东部地区,致使局部地区生态恶化;大量工农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排放和油气资源的开发严重污染和破坏了湿地生态系统,降低了湿地的各种价值;泥沙淤积使湿地面积日益缩小;酷渔滥捕严重破坏了湿地生态系统平衡,都大大降低了湿地对国民经济的支持能力,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导致危害程度和频率不断增大。如1991年长江流域洪水不及1954年洪水流量大,造成的损失却远远大于1954年,湖泊天然调蓄能力的减少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对三江平原的大规模开垦,是我国沼泽湿地减少的典型例子。三江平原的开垦始于50年代末,经过几十年的垦殖,大部分沼泽均被开荒利用,仅三江平原的东北部还剩少量湿地。沼泽湿地被大量开垦后,湿地所具有的调蓄洪水、调节气候的能力丧失,使该区洪涝灾害加剧、降雨量减少、区域气候变干,同时由于地表植被破坏,风蚀日益加剧,致使土壤肥力下降,局部地区出现沙化和盐碱化现象,已垦土地的生产力普遍呈下降趋势。因此,如何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湿地资源,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中不可缺少到战略组成部分。

  湿地的减少和破坏,严重地影响经济的发展,威胁了人类的生存。人类生存摇篮受威胁,我们不能袖手旁观。

  (5)世界的呼声:

  珍爱湿地

  我们在关注湿地

  中国在关注湿地

  世界在关注湿地

  全世界关心环境的人都在为保护湿地呼吁和奋斗

  1971年,十几个国家在伊朗小城拉姆萨尔签定了《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自此,湿地的保护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截止到1997年12月,《湿地公约》缔约国已达105个。

  自1980年以来,湿地缔约国大会每三年举行一次,并且自1997年起,将每年的2月2日作为“世界湿地日”,以唤起人们对湿地保护的重视。

  1990年中国政府派代表参加了在瑞士蒙特勒市举行的第四届缔约国大会,受到了与会代表的热烈欢迎。

  1992年我国政府在《湿地公约》上庄严地签了字,对湿地保护承担着义不容辞的国际责任与义务。

  自从我国加入《湿地公约》以后,对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极为重视。

  《中国21世纪议程》是在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完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发展纲要,其基本内容将在“九·五”和2010年规划纲要中得到具体实现,成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该议程在第14章“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中强调:“对现有的湿地资源进行依法管理,提高管理的科学性,保护好一批在世界上最重要的湿地保护区……全面制止随意破坏湿地资源和湿地生境”

  与《中国21世纪议程》相对应,《中国21世纪议程林业行动计划》和《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分别将湿地保护作为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内容。最近,由林业部牵头,有17部门参加制订的《中国湿地行动保护计划》也即将完成。

  尽管我国政府对保护湿地极为重视,但由于历史的、现实的原因,我国湿地资源开发出现了各种生态环境问题,并且正在日益恶化,严重地威胁了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引起了环境学界乃至世界有关组织的关注。

  正因为如此,湿地的魅力吸引每一位关注者的目光,令有关工作者朝思暮想,犹如维纳斯的微笑,叫人魂牵梦绕,它的研究和保护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热点,也就不足为奇了。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