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保宣教 >> 绿色视点 >> 文章正文 | ![]() ![]() |
|
|||||
| |||||
生命之根 文明之源 民族之魂 | |||||
走近大型电视文化专题片《三江源》 | |||||
作者:步雪琳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2-19 | |||||
展示江河源的风采,探索文化与自然的奥妙,近期,大型电视文化专题片《三江源》带领我们走近了母亲河孕育、诞生和成长的源头。 沿长江、黄河逆流而上就来到了青藏高原的腹地——雪山与草原相映、河流与湖泊相通的青海省南部高原。正是在这冰川之下、草甸之中,孕育了分别贯穿中国南北大地的长江与黄河;也是在这个地方,孕育了贯穿东南亚5个国家的国际河流澜沧江·湄公河。这里被称为“三江源”,素有“中华水塔”之誉。 三江源是地球上最年轻的高原大陆的核心地区,是青藏高原珍贵野生动植物最为集中的分布区,也是全球重要的生物基因库。三江源还代表着一种人类独特文化得以诞生与发展的基础,其人文积淀不仅属于青海和中国,也属于全人类;其文化价值不仅影响过去和现在,也影响着未来。 青藏高原因高寒、原始和封闭被称为“地球第三极”,是自然环境变化最剧烈、人类活动最频繁、最复杂的一极,而三江源正是其中最敏感的地区之一。大型电视文化专题片《三江源》试图通过江河这一人类文明起源与发展的根本要素,反思自然的独立性和人与自然的微妙关系,形成对三江源地区的历史性观照。在自然与人文的交织中,它所反映和揭示的是一种广泛意义上对生存与发展的深层探索。 大型电视文化专题片《三江源》共分8集,包括探索其独特地域特征的“山宗水源”,找寻江河发源的“源头何处”,梳理其悠久历史的“血脉千年”,展示其丰富物种的“生命如歌”,称颂高原人民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敬天惜地”,讴歌多民族互相学习、共同发展的“同乳共生”,介绍三江源地区具有浓郁民族特色艺术文化的“古风神韵”和展望三江源美好未来的“源远流长”。专题片力图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各阶层普通百姓的视角同时审视三江源,通过多学科之间的交叉、相融与互补推进,塑造三江源既作为自然造化又作为人文环境的立体形象。《三江源》兼有科教、艺术、新闻和纪录片的风格,尝试打造一部具有思想深度、科普价值和艺术美感的专题文化片。 三江源地区是青藏高原神秘、壮丽、博大、原始、庞杂等多种个性的缩影。为了充分展示三江源的自然与人文风貌,摄制组足迹遍及黄河、长江、澜沧江上游的30多万平方公里区域,历时两年多,总行程近10万公里,积累和提供了大量宝贵的原始资料,甚至有不少镜头和场面是惟一的、最后的。最后完成的这部专题片对三江源的表现既有恢宏大气的宏观视角,又有精雕细琢的微观显示,还有条理清晰的科学表达,将历史的时空感、诗意的生活和充分的科学性结合在一起。 三江源是中国的三江源,也是全人类的三江源,它渴望得到人类的关爱、呵护和理解;这部专题片《三江源》同样也属于每一个人,它渴望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因为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类文明的发展、世间万物的祥和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终极目标。 |
|||||
文章录入:eedu 责任编辑:eedu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守护三江源 走进玉树:通天河与三江源 三江源河流湖泊众多 占全国湖 生态演变与人类文明 三江源保护区成为全球最具影 黄河长江澜沧江发源地岌岌可 走进玉树(六)--通天河与三江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5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