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生活 | NGO | 考试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Eteam | Ieco | 产业 | 留言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保宣教 >> 绿色视点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生态保护 利在当代 功在千秋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生态保护 利在当代 功在千秋
作者:李长洪 韩…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4-10
  生态环境问题是维系国家安全和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可以说生态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2002年8月,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生态环境考察队赴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对当地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保护情况进行了社会实践考察。本次实践考察中,考察队员通过实地考察、走访和座谈等方式了解了当地的生态状况,加深了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同时也为当地的生态保护提出了建议。

1 围场县水土保持及生态环境建设情况

  河北省环绕京津,其生态状况对京津有直接影响。资料表明:目前河北省荒漠化土地已占国土总面积的14.5%,全省149个县(市)中,有114个县(市)存在荒漠化土地。在京津周边就有张家口和承德的坝上、坝下地区及永定河下游三大沙区,是京津地区主要的风沙源之一。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位于河北最北部,东、西、北三面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南部及西南与承德市隆化、丰宁两县相邻,海拔高度在750-2067米之间,属北温带凉温型半干旱大陆性季风型高原山地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450毫米,年均大风天数27.7-79天,多为西北风。县城内有小滦河、蚁蚂吐河、伊逊河、阴河、乌拉岱河、猞猁嘎河等六条河流,是滦河、辽河两大河系的发源地之一。

  全县总人口50.19万,总面积9219.7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1万公顷,有林地面积39.26万公顷,水域1.02万公顷。围场由坝上高原区和坝下山区两个地貌类型区组合而成。

  据历史记载:围场县从清代康熙年间开始正式设置“木兰围场”,成为清代历任皇帝的行围打猎之所。那时围场是一幅“森林密布、野生动物群集、水草丰美、鸟语花香”的自然美景。从1862年开围,一直到解放初期的87年间,由于战争,森林火灾及自然、人为等多种原因,使围场的植被及生态环境屡遭破坏。到解放初期,森林覆盖率仅为9%,水土流失面积约为7104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77%。

  解放以后,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全县将大规模、集中连片、高标准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作为改善生态环境的模式工程,治理程度达到了空前水平。1990年至1999年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74.7平方公里,是前40年治理面积的一倍。目前围场县累计保存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324平方公里。其中:造林281213公顷,种草5813公顷,围栏养草7500公顷,修水平梯田7665公顷,封山育林30209公顷,整治与开发基本农田18745公顷,共治理小流域114条。

2 治理效益情况

  2.1 生态效益

  围场县大规模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为防止北沙南侵,保护京津环境,建设国家级森林公园发挥了巨大作用,为实现“为京津阻沙源,为津唐保水源,为河北增资源,为人民拓财源”的目标提供了保障。到1999年底,林草覆盖度较解放初期提高了33.6个百分点。据气象、水文部门测定,治理程度较高的庙官水库上游工程区年降水量平均增加10毫米,大风日数减少7-10天,有效积温升高10度,流域内两条沙带由治理前向前推移9-29米降到4-20米,蓝天、绿地、碧水、林海的生态景观随处可见,当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稳步上升。特别是603万亩森林已成为一道坚固的绿色屏障,有效地阻挡了来自内蒙古高原的风沙对京津的侵袭。同时整个围场县森林年蓄水量达到2亿多吨,等于每年为滦河涵养水源2亿吨以上,为津唐人民的生活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2 经济效益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在自身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由于山上拦、蓄、控能力的提高,降低了山洪对下游区域的危害程度,为山下的河道整治、打井修渠、开滩造田和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创造了条件,经济效益显著。主要体现在:

  一是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增加了工程区木材蓄积,为农民建起了“绿色银行”;

  二是由于乔、灌、草相结合,工程区内草场和林间草场大面积增加,极大的促进了畜牧业发展;

  三是坡耕地改造及开滩造田工程提高了粮食产量,促进了水稻产业的快速发展;

  四是山杏林改造及封育措施的实施,大幅度提高了山杏、山野菜、蘑菇、榛子等土特产品的产量,同时蕴蓄了鹿、狍子、山鸡等30多种珍禽异兽,成为群众的主要财源之一;

  五是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庙官水库上游工程区已建成为包括6000亩喷灌区、林果示范园区、时差蔬菜示范园区、马铃薯示范园区、中澳农场在内的时差菜、水稻种植、马铃薯繁种、时差果等十几处基地,加快了农民脱贫致富步伐。时差蔬菜和水稻种植面积分别达到20万亩和10万亩。

  2.3 社会效益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一是由于大面积的水保防护林和水源涵养林的增加,美化了生态环境,增强了防风沙能力,净化了水质,形成北京和津唐地区的天然生态屏障,改善了津唐水源条件。

  二是由于工程规模大、质量高、抗灾能力强,整个围场县城镇、村庄、学校、耕地、交通得到了有效保护,消除了危及群众生命财产的隐患,促进了社会稳定。土特产品的增加,带动了产品深加工业,安排的大量富余劳动力就业,提高了农民的致富意识和生产生活素质,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4 景观效益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改善了人民生活环境,景观效益突出。通过大规模的造林绿化,美化了当地人民的生活环境,特别是旅游线的绿化美化,使森林自然景观效益充分发挥,碧水、蓝天、林海、绿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旅游收入突破亿元,加速了围场县对外开放和经济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围场县的支柱产业。

[1] [2] 下一页  

文章录入:anny    责任编辑:anny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埃及的农业开发、旅游发展与
    对生态省建设理论观点的梳理
    开发青藏高原旅游要注重生态
    生态安全和生态保护的法律制
    “东方夏威夷” 生态保护为南
    水电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关系—
    还原生态“造血”功能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