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保宣教 >> 绿色视点 >> 文章正文 | ![]() ![]() |
|
|||||
| |||||
生态教育是实现绿色奥运的基石 | |||||
作者:高红燕 文章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4-4 | |||||
内容摘要 本文通过介绍生态教育及其与绿色奥运的关系和北京生态教育现状分析,提出生态教育是实现绿色奥运基石的观点,同时对开展生态教育提出了普及生态基础理论、增强政策控制力度;更新景观规划设计方法、推广生态设计;利用风景园林系统优势、开展全民生态教育;加强对下一代的生态教育、保证生态建设的可持续性等四项具体建议。 生态教育涉及的内容广泛、对象众多、方法灵活,在宣传生态形势、普及生态知识、提高生态意识、加强生态素养、建设生态文明的共同目标下,应该针对不同的教育侧面,设计教育内容和方法。其中应该重点做好几方面的工作: 1、普及生态基础理论,增强政策控制力度 普及生态学基本理论、建设生态城市的基础理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原则,宣传风景园林在城市生态系统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为相关部门建立健全法规、政策及技术标准体系,提供理论依据,从根本上保障规划建绿、依法治绿的实施。 2、更新景观规划设计方法,推广生态设计 以生态文化为核心组织风景园林职业教育和专业培训,宣讲当代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基本任务、规划原则及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结构功能。帮助规划设计人员在工作中作到“理解人、尊重人、规划人的体验;理解自然、理解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尊重自然过程;理解景观规划设计的社会环境,尊重人类文化,提高景观设计的认同感[3]”,进一步完善首都绿地系统规划。 贯彻和普及生态设计原理及生态建设原则,在生态设计中遵循“强调地方性、保护与节约自然资本、让自然做功、显露自然的原理[4]”,使生态建设符合“保护原则、自然环境修复原则、生态绿地系统格局原则[5]”,提升设计人员生态素养,促成生态设计的实施。借助生态设计作品帮助人们看见和关注人类在大地上留下的痕迹,让复杂的自然过程可见并可以理解,把被隐藏的看不见的系统和过程显露出来,强调人与自然尚未被认识的联系[4],以实物教育民众。 提倡和推广公众参与设计。如果没有公众参与,规划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只有通过生态环境教育,才能使公众“自然地”关心环境,才能使普通民众把地球当成人类的家园[5]。公众参与设计是生态教育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3、利用风景园林系统优势,开展全民生态教育 生态城市的建设只靠政府和专家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有公众共同参与和支持才能完成,公民生态意识已经成为生态环境状况的决定因素之一。为此,风景园林系统可以依托自身优势做很多工作,包括: 健全风景园林绿地的生态结构和功能,加设各种生态说明牌、标牌、警示牌,播放生态科教广播及影像、举办生态展览、报告会、咨询会,通过实物和宣传工具,介绍生态形势、普及生态知识、宣传生态文化,培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的生态意识;设计并带动公众参与各种实践性和体验性的教育活动,提升教育效果。通过有专业人员辅导的参观、生态旅游、种植实践、绿化设计及家庭养花实习等活动,帮助人们丰富自然体验、建立热爱自然和关怀生态的态度、学习改善生态环境的基本技能;在有条件的地方组建生态教育中心、生态博物馆、儿童园艺活动中心、爱好者俱乐部,配置生态宣传车,开展各种综合性教育活动。 发挥专业优势参与社会生态科普工作。承担各种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医院、绿色企业、绿色机关、绿色商店建设活动的专业指导;配合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组办生态教育专栏及网站,开办“绿色论坛”和绿色咨询服务等等。广泛地开展国民生态教育。 4、加强对下一代的生态教育,保证生态建设的可持续性 孩子是未来的主人也是家庭的核心,他们的生态素养水平决定着未来社会的形态、影响着每个家庭的生态行为模式,因此,对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已经成为生态教育的重点。风景园林单位,可以在广泛科普的同时,重点联合就近的学校、幼儿园,分享教育资源,组织多种形式的生态教育项目。如:在风景园林绿地内给学生提供活动和实际参与的场所,让孩子来参加实践、观看实物、动手操作,千方百计地让孩子们更好的观察、触摸和感知动植物;邀请学生做生态教育志愿者,创造一些学生能承担的生态宣传或生态保护活动;向高年级学生介绍生态建设原则及原理,请他们参与一些风景园林绿地的建设或改造方案的讨论工作;还可以派人到学校,帮助学校进行绿色校园建设,帮助学生了解本地生态问题,引导学生关心身边的小生态环境并自己动手去改进它,等等。通过多种方式带领孩子们欣赏自然、认识自然环境的规律和价值,帮助他们建立与自然为友同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教给他们保护及改善生态环境的技能,全方位地培养下一代的生态素养。 总之,生态教育是实现绿色奥运的基石,绿色奥运为生态教育搭建了巨型讲坛,也为风景园林事业创造了绝佳的契机,让我们一起为把首都建成一流的生态城市和成功地举办一届历史上最出色的奥运会而耕耘吧! [参考文献] [1]王如松,王丰年.北京绿色奥运的生态学研究.生态环境与保护,2001.8 [2]马桂新.欧洲环境教育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环境教育2001.6 [3]刘玉杰.现代景观规划设计诠释——由西蒙兹的《景观设计学》谈起. |
|||||
文章录入:anny 责任编辑:anny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绿色奥运相关知识:绿色奥运 北京奥运会志愿者绿色奥运相 北京奥运会志愿者绿色奥运相 北京奥运会志愿者绿色奥运相 绿色奥运相关知识:环境与环 绿色奥运与环境保护 办绿色奥运,树生态道德 生态教育是实现绿色奥运的基 2008绿色奥运之我见一奥运会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5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