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生活 | NGO | 考试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Eteam | Ieco | 产业 | 留言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保宣教 >> 绿色视点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大运河的历史回音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大运河的历史回音
作者:石彤 大殥    文章来源:财经时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8-27

  大运河是中国经济与文化的长廊,虽然对它的作用专家学者还有诸多争议,但没有人能够否认,大运河的出现改变了中国政治、经济与文化的格局,千百年来它就这样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脉当中

  □ 本报记者 石彤

  运河与一个国家经济、文化联系之密切,甚至对民族性格的反映和影响,是如此值得深思。业已存在的争议,则使得大运河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更加值得品味。

  王朝的物流通道

  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为北上争霸,在今扬州南北,连接成串的天然湖泊,沟通了长江和淮河,称为“邗沟”。以后又有菏水和鸿沟,把黄河和淮河联系起来。秦始皇用灵渠穿越南岭,把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沟通。魏晋南北朝时,为战争需要又开凿了白沟等运河,把黄河和海河水系,直至滦河水系连接起来。北魏孝文帝元宏时,引洛入谷作漕运之用,也开了以运输为主要功用的先例。这样,早期联系滦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珠江的南北通道已经形成,其中包括了初期的京杭运河。而隋炀帝做的,只是把他们进一步连接起来,所以只花了六年时间。

  这样做的背景是,“西汉要经过四帝七十年之休养,至武帝而盛,而隋文帝初临天下,即已富足”。说这话的是学者钱穆。隋炀帝之父隋文帝,用很短的时间使天下财富丰盈,甚至多到仓库无处堆积。他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历史学家黄仁宇从经济学角度分析认为,由于全面生产、完全不讲究交换分配及使经济多元化、又不作质量上的改进,经过短时间的全面动员,可使农业的财富丰溢超过预期。他认为,农业财富因无组织结构,与商业的财富不同,所以经过强有力的动员,即可超出想象地快速堆积。

  他同时认为,正因为这种成功的全面动员,同时带来了反面的效果。因为社会富裕,当时又要防止财产兼并,“已经在农村动员起来的劳动力怎么办?”在他看来,隋炀帝的一系列滥用民力的举动,都可用这种逻辑解释,即是经济发展的必然。同时他强调,在都城洛阳搞运河漕运,已有北魏孝文帝元宏引洛入谷的例子在先,不能算是隋炀帝的发明。反之,不少专家坚持认为,是隋炀帝的妄为,造就了原有运河网的连接。不过人们都认为,大运河的形成,对于其后的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千年文化载体

  《旧唐书.崔融传》里记载,唐时巴汉、闽越、河洛、淮海畅通无阻。长安的运河港口,叫广运潭,那里尽收天下财富,汇聚着全国各地的舟船。货物包括扬州的锦、铜器、绫绣;浙江的罗、吴绫、绛纱;广东的玳瑁、象齿、珠、沉香;江西的力士瓷饮器、茗铛、釜;安徽的空青、石绿;始安的蕉葛、蚺胆、翠羽;苏州的方文绫等。如果放眼看去,船只首尾相接,数十里都不断绝。

  在宋朝,据《宋史.食货志》记载,公元1021年,国家收入总数为15000万,每一单位代表铜钱1000文。这在当时的世界是无可比拟的。在这样强势的经济背景下,北宋的漕运也是可以想象地繁忙。

  元朝重视商业,忽必烈大规模疏通运河。资料显示,当时年运输量为10万石左右,这跟后世比还是一个比较小的数字。经济和运输的繁荣,可以从马可.波罗的游记里看到,游记详细记载了他经过的运河城市,包括他作官的扬州、作为运河北南两端的北京和杭州。他说当时的北京城,繁华超过他在其他国家见到的城市,而杭州则是更加繁华的一个城市,令他感到十分震惊。他详细描写了杭州的一艘货船,将满船鲜鱼运到集市,虽然堆积如山、但是顷刻就被抢购一空的情形。摩洛哥旅行家伊本·拔图塔,也说杭州是他从没见过的大城市。

  而从明朝的例子,可以看出运河运输、即“漕运”的直接目的:就是把货物供应给宫廷及京城居民。明朝每年从江南的官窑向皇宫供应的瓷器,是十几万件,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有专家认为,运河网、特别是京杭大运河,不仅对京城,而且对社会经济的整体贡献也是不容埋没的。他们举出例子,认为清朝乾隆时期中国GDP占世界一半以上,与运河网络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当然我们知道,乾隆六下江南,都选择了运河交通;可见至少运河对于客货运输,在当时是首选的。

  共生的城市群落

  大运河全线南北断航于公元1855年,黄河在河南省铜瓦厢决口北徙,在山东省夺大清河入海,大运河南北断航。目前大运河济宁以北河段,因水源不足,未能发挥航运效益。运河工程其博大,首先成为一种精神象征。人们乐于接受这种观点,因此申遗工程被注入深厚的情感。有学者认为,运河在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导致古代运河网的三个顶端:洛阳、北京和杭州,及其三个边线上的城市群,都迅速崛起,在隋朝以后成为主导的城市带。

  洛阳繁盛自不必说,元朝以后的北京、苏州、杭州、扬州以及临清、济宁都以经济发达著称。扬州曾被称为“南兖州”,南通则意为“南通州”,南北向的交流可见十分充分。而四大古典小说《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以及《金瓶梅》的内容或成书背景,莫不与运河及其商业文化有关。有人认为,原因在于小说体裁,需要一种市民化的背景。

  天津的杨柳青年画、沧州铁狮子、吴桥杂技、名城临清、微山湖、淮扬菜、扬州八怪、枫桥夜泊、西湖烟雨,都是来自运河的记忆。

  历史学家的多元解读

  历史学家也有对运河文化的批评之声。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大运河这一为世界广泛接受的名称,所表达的含义却是错误的。因为大运河由几个不同的河道组成,各自流经的地域与拥有的历史资源均不同,如果未加保留地接受使用,会忽略许多相关而又必要的细节而步入歧途。他首先否定了“大运河”的“大”字。

  对于工程的难度,他认为“在长江三角洲,地下水位非常高,开凿运河并不是一项震撼世界的工程,非常平凡。”他认为,江南一带运河维护较易,所以迄今仍有生命力。“在很多地方大运河所起到的作用差强人意,而其所以在漫长的历史中被赋予了突出的地位,不得不归之于观念的力量”。

  甚至还有人认为,运河网看似一劳永逸地解决了交通的整体问题,但是取代了沿海交通的发展,并在观念上“套牢”了人们,在更大的意义上是负面的。这种观点看来,中国沿海在历史上一直沉寂,很长时间没有大的城市出现,跟运河有着直接关系。

  他们认为,比如运河遇到南方的湖泊,都另修河道,而不从湖泊里过,理由是回避风浪;运河阻止了很多河流的入海,最典型的是淮河,运河大坝让淮河形成了巨大的洪泽湖,不能入海导致生态系统和水利系统的破坏;淮河上中游15.8万平方公里的洪水汇于洪泽湖后,洪水出路严重不足,每次洪涝都给淮河下游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持续到1999年国家实施淮河入海工程;运河上古代有无数的闸门,靠它们来调节运河水位及提升船只,而每过一个闸门都需要疏通关系,获得优先通行,否则需要等数日至月余不等。古代闸官、漕兵、各色官吏、行商,在运河这条绝对平稳的河流里,进行着人际关系的搏弈,也催生了清朝船工之间的帮会组织,影响所及,直到民国时期。

  但铁路和公路以及航空的发展,使得运河不再是主要运输渠道,铁路沿线兴起了大批的城市和村镇,文化也在随时代发生着深刻变化。运河沿岸的城市,也相对衰落了。人们在临清看到的是稀少的人流、在济宁听到的是对运河的回忆和留恋。虽然在南方,运河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北方,则普遍早已干涸。

  但是运河作为历史和文化的纵深,仍然在我们的记忆深处,影响着我们的思维和作为。

    历史典故

  隋炀帝三游江都

  大业元年(605年)秋八月,通济渠的开凿工程完成后,隋炀帝便率领十多万人浩浩荡荡地乘船南下巡游江都(今江苏扬州)。炀帝自己乘坐的是四层高的大龙舟,龙舟高四十五尺,长二百尺,而皇后所乘坐的是翔螭舟,体积较龙舟小。另又有浮景船九艘,后宫妃嫔、诸王、公主、百官、僧尼、道士、蕃客分别乘的各种舟船和运载供需的舟船共数千艘。船队前后相接二百余里。所经郡县五百里内皆令百姓供应饮食。

  乾隆六下江南

  明清时期江南水运事业发达,担负着商品流通和漕运、旅行等繁重运输任务。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也更加繁荣。北京、南京、苏州、杭州、扬州等著名大城市都很繁华。如苏州“五方杂处,人烟稠密,贸易之盛,甲于天下”,“洋货、皮货、绸缎、衣饰、金玉、珠宝、参药诸铺,戏园、游船、酒肆、茶店,如山如林,不知几千万人”。这种情景在清宫廷画师徐扬绘有的一幅反映当时姑苏繁华风貌的写实性长卷《盛世滋生图》中有形象地反映。“六度南巡止,他年梦寐游。”这是乾隆第六次南巡写下的诗句,可以看出他连做梦都在回味下江南时的情景,充满了无限眷恋。

  世界著名运河传奇

  伊-利运河

  大洋彼岸的美国脱胎于北美东部运河工程,美国首都华盛顿也是这些运河的产物。在18世纪末,所有的内陆航道之梦中,宏大的坡特马克河看起来是最有希望实现的一个。

  但有趣的是,坡特马克运河最终被证明是一个失败的项目。今天,这个运河工程对美国制宪过程留下的唯一痕迹就是华盛顿城,它原是本坡特马克河荒芜无人的地方。

  就在坡特马可运河最终关闭前3年,1825年,另一条运河——伊-利运河正式通航了。这条运河最终打开了美国通往内陆的航道,使得在此后的几十年中,5大湖区发展成为美国工业的圣地。芝加哥、匹兹堡、克利夫兰和底特律等后来美国最重要的工业城市,都围绕这一湖区发育起来,直到今天这里仍是美国的制造业中心。由于这条运河,由于这个工业中心,美国在19世纪末的时候,终于逐步超过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家。

  莱茵运河

  在欧洲各国中,德国的内河航道是最稠密的,德国有不少世界知名度很高的运河,如中德运河,多特蒙德-埃姆斯运河,美因—多瑙运河,基尔运河。为了造就发展后劲儿,德国于上世纪70年代初投巨资,果断实施南水北调工程,从水源丰富的多瑙河向莱茵河流域调水。运河沿岸地区在农业、工业、旅游服务业等许多方面因此获得长足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带来了巨大而持续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一举实现8世纪德皇的夙愿,完成了他曾遭失败的工程,此举强烈冲击了二次大战战败国德意志民族的精神和心理。

  里多运河

  在北美大地上,长达8公里的里多运河应该算得上是一条古老的运河了。多少年来,这条古河道始终青春常在,充满活力。运河两岸风景如画。这里一年四季都是人们向往的去处。夏天,喜欢运动的人们在河上泛舟,在河中游泳,在河边跑步;冬天,不但为喜欢冰上运动的渥太华人提供了锻炼和交往的重要场所,更是以举世闻名的“冬庆节”,每年吸引着全世界几十万游客和冬季运动爱好者。今天,围绕着里多运河形成的旅游业,对推动加拿大东部的经济发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 [2] 下一页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环境史:历史、理论和方法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