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生活 | NGO | 考试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Eteam | Ieco | 产业 | 留言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保宣教 >> 绿色学校 >> 综述与经验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孙凤兰与她的“研究性学习”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孙凤兰与她的“研究性学习”
作者:本报记者…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3-24

  天津第十四中学的生物实验室,一位中年女教师正在对学生的环保课题逐一指导。她一边认真批改,一边在材料上圈圈点点,微红的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她抬起头,笑着对记者说:“能与环保结缘是我一生的幸福。”她就是该校从事环保教育、担任“研究性学习”教学任务的高级实验师孙凤兰。

  孙凤兰从1986年起一直是生物课外科技活动小组辅导员。1996年当听到国家环保总局将海河列入全国“三河、三湖”治理之列的消息时,她深深感到环境保护面临的严峻形势。保护母亲河,是海河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孙凤兰说干就干,在天津市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的帮助下,十四中开展了“珍惜生命之水”活动,并与天津市的7所学校联合创办了“青少年环境科学爱好者协会”。从此,孙凤兰学习环保知识、投身环保教育事业便一发不可收。

  “研究性学习”是一门新课程,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它强调学生通过探索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式,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通过这门课程形成一种积极、生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美国、法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及日本早在20世纪80~90年代盛行此学习方式,并深入研究与探讨。而我国在90年代末才开始展开对此的探索,在上海率先试验,主要在高中阶段进行。天津市从2000年开始引进此方法,既没有成熟的教材,也没有具体的教学要求。分管教学的校长从外校找来参考书交给孙凤兰。她从2000年就开始潜心摸索教学方法。根据《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1996年~2010年)》和《2001~2005年中国青少年科学技术普及活动指导纲要》,孙凤兰从互联网上了解国内外有关中学阶段“研究性学习”的教授方法和经验,同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将环保知识、环境教育列为学习内容;从环境保护的方法入手做校本课程的研究。为了让同学们了解更多的环保知识,掌握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孙凤兰边教边学,有时骑车数十里到市区有关部门和高校学习、调研。教案编好后,请大学教授当面指教,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教材、教案及教学方法。

  “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们掌握一种探究问题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达到这一目的,孙凤兰将教学内容分解为“观察与思考”、“确定课题”、“探讨课题”、“如何记录”以及“成果展示”等几个环节,并在每一个环节上都给予学生辅导。例如在“观察与思考”中,孙凤兰结合中水系统的要求,教导学生观察校内水的利用情况要依照是否符合科学、环保的要求,按照科学性、创新性、兴趣性、时效性作为衡量标准,探求其价值,并制作《光合细菌对校园污水的净化作用的试验》,增加了学生们对学习环保的兴趣。

  探求课题的方法是整个“研究性学习”的核心。孙凤兰潜心研究各方面资料,自创了“试验探索法”、“调查法”、“模拟法”(即模拟生态系统),以及利用信息技术法,不仅可以在环保领域中应用,在其他行业同样适用。孙凤兰在课堂上深入浅出地给同学们讲解方法的运用,并要求他们认真记录下每一次探求过程中所用资料及最后结果,以备日后查阅。随着课程深入开展,孙凤兰又增加了“成果展示”内容,包括演讲与汇报,目的是锻炼学生的语言逻辑能力和培养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

  高一(6)班的“研究性学习”课代表李同学告诉记者:“孙老师这门课不仅让我们学到了环保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我们掌握了探索环保知识的方法,并将这种探求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延深到其他课程的学习中,使我们受益匪浅。”

  孙凤兰认为,环保教育是终身教育,不应局限于课堂中,还应延续到家庭。平时,她主动与学生家长沟通,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孙凤兰说,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家长了解环保知识,而且还加强了与孩子之间的交流,使家庭气氛变得融洽和谐。

  孙凤兰虽然年过半百,但精神饱满。由于住家离学校比较远,经与丈夫协商,她“放弃”了家庭主妇的职责,每天早上6点走出家门,7点30分到学校,一年四季天天如此。说到此,孙凤兰面带愧疚,她觉得对不起家人,尤其对不起自己的孩子。

  几分耕耘,几分收获。这些年来,环保教育已融入孙凤兰的生活,成为她事业中不能割舍的一部分。辛勤的努力换来了社会的认可,孙凤兰曾多次获得全国和省市级奖励,她辅导的学生取得的科研成果获20余项专利,她本人研究、编制的“叶绿素提取简易装置”和“植物细胞亚纤维结构设计方案”也获得了国家专利。如今,环保教育已成为十四中学的一大特色,该校连续20多年荣获天津市青少年科技活动先进校称号。

  中国环境报(2005-3-23)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国际环境教育的新进展(下)
    国际环境教育的新进展(上)
    国外的环保教育
    与孩子共享自然
    改进环保教育的几点意见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