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生活 | NGO | 考试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Eteam | 产业 | 留言 | FAQ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保宣教 >> 绿色学校 >> 综述与经验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创建绿色学校 深化环境教育 提高学生素质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创建绿色学校 深化环境教育 提高学生素质
作者:东莞市桥…    文章来源:广东省东莞市桥头中心小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0

 

  我校地处珠江三角洲,濒临东江,毗邻香港,是闻名中外,供水香港的东江——深圳供水工程的源头。学校建于90年代初,总投资1000多万元,占地面积60亩,校园宏大,视野开阔。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布局合理,动静分明,建筑物设计新颖,具有特色,是一所规模大环境优美的园林式新校舍。学校教学设备完善,功能齐全。目前,全校一至六年级共27个教学班,学生1312人,教职工56人。几年来,学校多次被评为“东莞市文明学校”、“普教系统先进单位”;1997年底被评为市一级学校;1999年5月被评为广东省首批绿色学校;2000年被评为市“园林式先进单位”、市“美丽校园先进单位”,同时被东莞市教育局、环保局定为全市“绿色学校”的示范学校。

  我校早在1991年搬进现在的新校舍时,就有意识地利用新校舍优美的环境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最初目的是为教育学生维护校园的花草树木,保持校园环境的整洁、美观。1996年原国家环保局、中共中央宣传部、原国家教育委员会联合颁布了《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后,学校领导才站在较高的角度,认识到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认识到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环境教育必须从孩子抓起。从那时起,学校领导十分重视学校环境建设,加强环境教育,以“创一流环境,育一流人才”为宗旨,把创办绿色学校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突破口来抓,把它纳入学校计划中的重要工作之一。投资100多万元把校园内的一条污染严重的小水溪改建成暗渠,另外又拨出30多万元重新规划加建暗渠后的三化建设和校舍的翻新工程。同时学校成立环境教育委员会,由教师、学生代表、家长代表、东深大园抽水站的领导,镇环保办领导等组成,由校长亲自担任组长,形成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制定各种的计划、制度,完善各项的管理。组织师生开展各种的环境教育活动。1998年在创建过程中,我们总结出环境教育做到“五个结合”。有关的经验、做法,分别在省、市刊物发表、推广。之后,学校没有满足于已取得的一点成绩,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动员全校师生发扬成绩,继续努力,力争在一两年内创建国家的绿色学校,在完善和巩固以前的各项做法的基础上,制定了“创建国家级绿色学校”的实施方案,落实“七个抓”,使学校的环境教育向更高层次发表。

  一、加强领导,成立机构,完善管理

  镇党委、镇政府对我校的环境建设高度重视,全力支持,舍得投入。先后投入100多万完善学校的三化建设。(校园总面积4万平方米,绿地面积2.7万平方米,可绿化面积的绿化率达100%)务求把桥头中心小学办成市的园林式先进单位。在此基础上,我校一抓学校领导的认识,把环境教育纳入学校计划中的重要工作之一,成立“绿色教育”学校领导小组。制订各种环境教育计划,完善各项的管理,将环保内容纳入对各部门及老师、学生的工作和学习考核中,与奖教奖学金挂钩。二抓学习提高。组长唐雄飞校长,副组长莫润林老师参加“广东省创建绿色学校”的培训班学习,获得了结业证书,以此由点到面,利用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时间对教师进行环保培训。逐步建立一支热心于环境教育,熟悉环境科学基础知识的骨干队伍。三抓宣传发动,充分发挥学校各种宣传阵地的作用,使师生们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积极投身于环境教育的工作上来。

  二、讲究方法,有机渗透,讲求实效

  在环保教育的工作中,我们坚持一手抓提高认识,一手抓落实。在长期的实践中,我们总结了环保教育做到五结合。

  1、环保教育与《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相结合。学校建立了教师和学生值日队伍,带头学习环保知识,宣传环保,检查督促同学们执行“条例”及“规范”,成为参与学校管理和环境教育的一支有力的师生队伍。
  2、环保教育与各科教学有机结合。我们利用一节科技课新开设了《环境教育》课,以《环境教育》、《思品》、《语文》、《自然》、《社会》课为环境教育的龙头学科,要求各科组要有计划、有内容、有具体的环保知识渗透教案、有检查验收。把有无渗透环境教育作为评价其工作的一条重要标准。并伸展到其他各科。
  3、开展活动,亲身参与。我校做到课内渗透,“辐射”课外,与学校各种活动结合起来,全方位落实环境教育。(1)与少先队活动相结合;(2)与第二课堂和学科活动相结合;(3)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联系当地环保实际,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参观“东引工程”的大原抽水站,就水质问题展开讨论。并在校园内,四年级以上每班设立“耕作试验地”,学习种植蔬菜等。

  三、发扬成绩,总结经验,再创新佳

  我校经过几年卓有成效的建设,已形成现代化“园林式”的格局,在师生的精心管理下,花草树木长势茂盛,校园环境每天都是那么整洁明丽、空气是那么清新,到处鸟语花香。走进中心小学仿如进入童话般的“绿色国度”,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我校以创建绿色学校为突破口,推动素质教育质量的提高。几年来,每次教学质量自查成绩均达到或超过省市一级学校要求。每年镇教育质量检查评比我校都评为一等奖。我校多次被评为“东莞市文明学校”、“市普教系统先进单位”、市突出“三化建设先进单位”、“桥头镇三化建设先进单位”。1997年底被评为市一级学校。1999年5月,我校被省环保局、省教育厅评为“广东省绿色学校”。唐雄飞校长所写的有关环境教育的论文分别获市教育管理年会论文一等奖和市教育学会论文三等奖,也先后在广东省《师道》杂志和《东莞市教育管理研究》发表。黄志达老师在“珍惜生命之水”的征文比赛中获市优秀论文三等奖。2000年2月,学校被评为“市园林式先进单位”和市“美丽的校园”先进单位、获镇“精神文明建设优胜奖”以及被市教育局、市环保局定为东莞市创建“绿色学校”的示范性学校,向全市兄弟学校推荐,我校先后接待了20多个镇区,近100所学校的参观学习和交流。面对成绩,我们信心更足,决心以此为动力,认真总结经验,深化环境教育,办出学校的特色,把学校素质教育推上一个更新的台阶。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绿色学校整体水平显著提高
    648所“绿色学校”遍布江淮大
    在绿色体验中成长
    倡绿色理念 建和谐校园
    我们学校的
    让我们共建绿色广州
    教育视野新亮点:绿色学校
    鞍山“绿色学校”构筑三位一
    英国绿色学校办学策略初探
    国际环境教育的发展与中国的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