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生活 | NGO | 考试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Eteam | Ieco | 产业 | 留言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保宣教 >> 他山之石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国际环境教育发展历程简顾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国际环境教育发展历程简顾
作者:刘继和    文章来源:国家环保总局宣传教育中心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4-17
(WCED)。1984年,由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女士任委员长,22位有识者组成的WCED正式诞生。历经3年协作,即1987年4月,该委员会向联合国提交了报告书《我们共同的未来》(OUR COMMON FUTURE,以下略称OCF)。该报告书最引人注目的观点是明确提出了环境和发展两立的新方法论“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既不损害满足后代人要求的可能性和能力而又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发展),着重强调指出了要重视和加强全球性相互依存关系以及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之间的相互协调关系,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就是以该报告书提出的“可持续发展”为基调的。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与定义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地球环境有限性的认识。1991年10月21日,由IUCN、UNEP和WWF三者又共著并在世界各地一齐发行了《保护地球——可持续生存战略》(CARING FOR THE EARTH——A STRATEGY FOR SUSTAINABLE LIVING)。书中对WCED定义的“可持续发展”概念寄予了重新具体性定义:“在作为支持生活基础的各生态系统容纳能力限度范围内,持续生活并使人们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在此基础上,作者主要对实现可持续生活方式的9项基本原则和132项行动规范进行了详细阐述。该书是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上重要的有利研讨材料。

  2.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的提出——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发大会及《 21世纪议程》

  为纪念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召开20周年,1992年6月3日~14日,在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召开了有180 个国家代表参加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UNCED)(又称地球高峰会议)。这是人类史上空前的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国际环境会议。会议采纳了著名的“里约宣言”(27项原则)及其行动计划《21世纪议程——为了可持续发展的行动计划》,以及《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和“关于森林保护的原则声明”。可以说,《21世纪议程》为人类奔向可持续发展的光明大道指明了方向和措施。它由40章构成,其中,第36章“促进教育、公众认识和培训”提出了三项行动计划:“面向可持续发展而重建教育”、“增进公众认识”和“促进培训。”每项行动计划又包括具体的“行动依据”、“目标”、“行动”和“实施手段”。“面向可持续发展而重建教育”的“行动依据”中指出,“教育对于推进可持续发展,提高公民对应环境和发展问题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可斌予公民与可持续发展相协调的‘环境及道德方面的意识’、‘价值观与态度’和‘技术与行动’,以有效地参与意识决策”。同时还指出,为实现这一教育功能,应在所有领域使用所有手段推进关于环境和发展教育。也就是说,《21世纪议程》第36章为教育(包括环境教育)提出了新目标、新课题和新任务——构筑和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为明确、普及和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之理念,落实《21世纪议程》第36章的各项规定,作为任务主管机关的UNESCO对此承担着特殊的责任和使命。总之,环发大会以后,“可持续发展”概念与思想逐渐成为世人的共识,并作为新时代的环境观和价值观的象征,正逐步融入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及教育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与此同时,可持续发展教育也随之逐步兴起和发展起来。

  3.“环境、人口和教育”(EPD)计划的提出

  为了普及、推进和落实可持续发展之理念,1993年联合国设置了可持续发展委员会(UNCSD)。在该委员会的协力下,1994年,UNESCO提出了“为了可持续性教育”(Education for Sustainability)的国际创意——“环境、人口和教育”(EPD)计划。1995年,IEEP活动计划结束。此后,国际环境教育事业并没有终止,它是在UNCSD的支持下,以EPD的名义,由UNESCO单独继续开展工作的。在1996年召开的第四届UNCSD会议上,UNCSD提出了“关于促进教育、公众认识和培训的特别工作纲要”,其中指出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目标及特征。同时它还向UNESCO提出了如下要求:“UNESCO要考虑环境教育所获得的经验,将人口、卫生、经济、社会及人类发展、和平与安全的审议意见统一起来,以明确面向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概念及宗旨”。像这样,环发大会以来,环境教育开始与发展教育、人口教育等相融合,并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转换。特别是1995年IEEP计划结束以后,环境教育事业开始在可持续发展及可持续发展教育这一总的思想指导下,在UNCSD大力支持下,以EPD的名义,由UNESCO继续开展工作的。

  4.“为了可持续性教育”理念的确立——1997年希腊塞萨洛尼基环境与社会国际会议及“塞萨洛尼基宣言”

  按着UNCSD提出的上述要求,1997年11月,UNESCO总结和发表了报告书《教育为可持续未来服务:一种促进协同行动的跨学科思想》。同年12月,UNESCO和希腊政府在希腊塞萨洛尼基共同主持召开了“环境与社会国际会议:为了可持续性教育和公共意识”(又称塞萨洛尼基)。报告书《教育为可持续未来服务》既是UNESCO为了召开这次会议所作 的主要背景文献,同时也是为了明确“为了可持续性教育”概念及宗旨所做的初步探索和尝试。在这次国际会议上发表了重要的“塞萨洛尼基宣言”。宣言指出:“‘可持续性’概念不仅指环境,还包括贫困、人口、健康、确保粮食、民主主义、人权和和平。说到底,可持续性是指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和传统知识的道德及伦理的范畴”,“在第比利斯建议的框架中发展起来的环境教育,是作为对应21世纪议程及主要国际会议中提出的全球性问题而使用的,但作为为了可持续性教育也可以使用,因此,可称之为“为了环境和可持续性教育”。即宣言对“可持续性”概念寄予了明确定义,明确了“为了可持续性教育”之理念。同时,它也为国际环境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新方向,即环境教育已不再是仅仅对应环境问题的教育,它与和平、发展及人口等教育相融合,形成了一个总的教育发展方向——“为了可持续性教育”。然而,客观地说,“为了可持续性教育”毕竟是UNESCO为了综合地对应全球性问题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正处于发展之中,因此,为了进一步明确和完善“为了可持续性教育”概念及理念,使之具体落实到实践中,这恐怕是今后国际环境教育事业的重要课题。
  
主要参考文献:

1福岛要一编.环境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日),第19~
130页。ぁゆみ出版.1995
2掘尾辉久等编.和平·人权·环境教育国际资料集
(日).青木书店.1998
3 UNESCO.教育为可持续未来服务:一种促进协同行动
的跨学科思想(中文版).1997.11
4外务省环境厅监译.联合国事务局临修.海外环境
合作中心编发.21世纪议程——为了可持续发展的
人类行动计划(日),第408~418页。1996
5蔡亚娜等.世界环境教育会议一览.《环境教育》.
1997年第4期

上一页  [1] [2]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没有了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马来西亚的环境教育:从小学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