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保宣教 >> 他山之石 >> 文章正文 | ![]() ![]() |
|
|||||
| |||||
路面透水环保冬暖夏凉 德国马路不积水 | |||||
作者:青木 文章来源:环球时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7-22 | |||||
相比之下,以环保技术见长的德国却很少见到路面积水。他们的经验是在城市和乡村铺设透水路面,像人行道、步行街、自行车道、郊区道路等受压不大的地方,采用透水性地砖,这种砖本身可透水,砖与砖之间采用了透水性填充材料拼接;对于自行车存放地和停车场的地面,德国人选择有孔的混凝土砖,并在砖孔中用土填充,这样有利于杂草生长,从而使地面的40%具有绿化功能;考虑到居民区、公园和街头广场更需要绿化和美化,因此这些地方选用实心砖铺路,但砖与砖之间会留出空隙。空隙中留有泥土,天然的草可在此处生长,这样的地面可形成35%的绿化面积;在房舍周围、居民区步行道、校园和公园的步行道上,由于往来行人较多,路面使用率高,因此他们大多采用细碎石或细鹅卵石铺路。由大小均匀的石子散落而成的路,不仅地面透水性好,而且还不长杂草;城市街道的主要路面则用有孔砖加碎石来铺设,即在带孔的地砖孔中撒入碎石。这种地面不生杂草,但可使雨水顺利渗透,其地面的热反射也大大低于全硬化地面。 德国城市为何把硬化地面改成透水路面?有关专家认为,城市铺设硬化地面会带来环境危害。如,不能通透雨水,使得雨水对地下水的补充被阻断;雨水在地面汇集,大量集中在机动车和自行车道上,引起交通堵塞;不能及时吸收雨水,使河水水位迅速增高;雨水从地面流失或被蒸发,使城市扬尘污染加重,地面平均温度升高,能源消耗加大等。同时,硬化地面还会带来严重的生态危害。由于它使地面的空气交换和空气湿度降低,加速了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而且硬化地面是“死亡性地面”,会影响地面的生态系统。 相反,透水路面却平衡了城市生态系统。雨水由透水路面渗透入地,地下水位迅速回升。由于透水地面能通透“地气”,使地面冬暖夏凉,雨季透水,冬季化雪,可以增加城市居住的舒适度。另外,由于透水地面的孔隙多,地表面积大,对粉尘有较强的吸附力,减少了扬尘污染,也可降低噪音。 从上世纪60年代起,德国就努力开发各种雨水渗透装置,并制订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如在新建工业、商业及居民小区之前,住宅、厂房、花园等建筑均要设计雨水利用装置。没有雨水利用装置,政府将征收占建筑物造价2%的雨水排放设施费和雨水排放费。对于能主动收集使用雨水的住户,政府则每年给予1500欧元的“雨水利用补助”。 同时,德国联邦交通部早在1973年就制订了《路面结构内部排水系统设计指南》,所有重要的路面结构都要设置内部排水系统,否则路面为不合格,要追究法律责任。此外,新的《混凝土路面砖》标准中规定,“如果制造有面层的路面砖,面层混凝土必须与基层混凝土牢固黏结,并有10%以上的孔隙,使水能够渗入地下”。德国的目标是,到2010年,把全国城市90%的路面改造为透水路面。▲(本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木) |
|||||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唐锡阳 环保是为反抗绝望( [原创]我们的环保 扬帆在行动 环保在进行 大学生关注野生动物 保护热 淄博高青赵店小学暑假布置“ 环保优先争得“步步先” 关于设置无锡首批农村环保旅 青藏铁路环保 人文精神的体现 [原创]淄博:小学生在垃圾里 [原创]消灭白色垃圾,热爱美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5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