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境学 >> 环境社会篇 >>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 正文 | ![]() ![]() |
|
|||||
| |||||
环境生态与可持续发展(1) | |||||
http://www.eedu.org.cn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4-26 | |||||
1 环境问题的产生 世界已受到前所未有的环境污染,人类正面临着一场生死攸关的挑战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科学家在《生物科学》杂志上发表报告,认为现今全球大约40%的死亡病例应归咎于环境因素,如污染、气候变化、人口剧增和新生疾病等,其中有机污染物和化学污染物的影响尤其严重。
环境问题(environmental problem),是指人类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破坏和污染,从而产生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负反馈效应。 究其原因,环境问题可分为二大类:一是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资源而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以及由此所产生的各种生态效应,即通常所说的生态破坏问题;二是因工农业发展和人类生活所造成的污染,即环境污染问题。有的地区环境问题可能以某一类为主,但更多情况是两类问题并存。 环境问题的大小与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成正比。 史前时期,人类靠采集和狩猎为生,虽然过度采集和狩猎会对某些物种的数量和生存造成一定破坏,但总的来说,还是融入了自然生态系统中,未对系统造成破坏。 农业经济时代:新石器时期开始产生原始的农业、牧业。农业的产生无疑是人类改造大自然取得的伟大胜利,但大面积砍伐森林,开垦土地,产生了生态问题,黄河流域由森林变成荒山秃岭就是典型的例子。 工业经济时代:18世纪后半叶开始,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标志着工业革命开始。许多国家由农业社会过渡到工业社会,生产力得到空前的发展。一方面对自然的掠夺增加,另一方面排出的三废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60年代后,环境问题的严重性逐渐被人们认识,“地球的危机就是人类自身的危机”,“保护全球生态环境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 三大全球性环境问题: 全球环境问题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使人类面临的各种环境问题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环境问题群(groups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和酸雨在整个环境问题群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因而被认为是三大全球性环境问题。
2 环境生态与国际政治经济 2.1 环境生态对当代世界政治的影响 2.1.1 环境外交的兴起 冷战结束后,环境问题一跃而名列世界政治议程之前茅。日本于1989年首先提出“环境外交”。 1972年,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 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即第二次人类环境会议。这期间,世界先后通过和签署了180多项与环境和资源有关的国际公约、协定和协议,重要的如:《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1985年)、《关于危险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的责任议定书》(1989)、《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2)。 联合国还设立了常设性环保协调机构和基金组织;西方七国外长会议、不结盟外长会议都有环境保护的内容。
“中国环境威胁论” 日本提出“中国环境公害论”,声称中国经济的发展将对亚太地区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的莱斯特·布朗发表《中国对美国和地球的挑战》的报告,断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必然破坏世界的未来”。其依据是:工业化时期经济增长必然引发环境破坏,中国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番的目标,环境污染也将成倍恶化,从而在21世纪对世界环境构成威胁。 中国批驳了这一谬论。 2.1.2 民间环保组织特别活跃
2.1.3 “绿党”异军突起 欧洲各国政治选举中,许多政党把环保作为自己竟选的旗帜,政客 则以绿色许诺于民,言必称环保。从1979到1989年,欧洲有15国的绿党共参加了55次议会选举,先后有11个国家的117名绿党成员进入了议会。法国和德国的绿党都以政党参政方式赢得环境部部长的职位。原欧共体12个成员国轮流每三年一个任期的主席国更把环境问题列为施政纲要。 黑社会魔爪伸到生态领域:黑社会集团以往是进行毒品交易,武器交易,如今又开始涉足环境......
2.2 环境生态对当代世界经济的影响 绿色经济日益受到推崇,其核心是发展绿色产品。 目前,德国绿色产品已占全国商品的30%。日本已达2600余种,加拿大800余种。 2.2.1 环保工业蓬 勃发展,环保工业是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止污染的物质和技术基础。是新兴的朝阳工业。 环保技术和产品的全球市场在1992年已超过2500亿美元。到本世纪末可突破3000亿。 2.2.2 “绿色壁垒”取代“关税壁垒” 在目前世界签署的180多项与环境和资源有关的国际公约,协定和协议中,就有18项协议含有贸易条款,显示出环境保护和贸易联系越发紧密。 “绿色壁垒”,是指发达国家利用其科技优势,通过国际、国内立法,制定内容无所不包的环保公约、法律、法规、标准和标志,以阻止某些外国商品进口。 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束以后,关税进一步降低,传统的非关税的逐步拆除,用关税和传统的非关税来限制进口的余地已经很小。与此同时,随着发达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注重人体健康和周围环境的质量,所以更青睐于对环境较为有利的产品,而对有害于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产品则加以抵制。于是“绿色壁垒”作为一种非关税壁垒便应运而生。 全球最大的知名运动鞋厂“耐克”(Nike)最近通令其全球供应商:从1999年的元旦开始,必须通过ISO 14000认证,否则拿不到订单,经由这样的国际大厂登高一呼,环境保护与企业污染防治不再只是应付有关单位检查的工作项目之一,而是企业在细细策划跨世纪蓝图之际,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点。 到1999年2月,全球已有8436家企业陆续通过了ISO 14000环保认证,其中以美国的企业最多,其次为日本、德国、荷兰。
2.2.3 绿色设计时髦流行 欧美,日本各大公司争先恐后进行绿色设计,因为绿色产品仅可减少原材料的使用,降低生产成本,便于全面管理,而且有助于销售。
2.2.4 绿色消费,绿色营销呈滚滚热潮 1990年调查,67%的荷兰人,80%的德国人在超市购物会考虑环保问题。77%的美国人表示,企业的环保形象会影响他们的购买欲。
2.2.5 环保贷款出现 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把环保作为优先考虑的援助或贷款项目,对于破坏环境,不利于环保的投资项目一般不予援助。 3 环境生态学的定义 生态学是环境生态学的理论基础。从学科体系上看,环境生态学是环境科学的组成部分,但按现代生态学的学科划分,它又是应用生态学的一个分支。 3.1 环境生态学的定义 环境生态学(environmental ecology):研究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理、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 环境生态学运用生态学理论,阐明了人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及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途径。所以,环境生态学不同于以研究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相互关系为主的经典生态学;也不同于只研究污染物在生态系统的行为规律和危害的污染生态学或以研究社会生态系统结构、功能、演化机制以及人的个体和组织与周围自然、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社会生态学。 3.2 环境生态学发展趋势和特点 3.2.1 整体观的发展 (1)环境与生物作为一个整体来看,不能割裂开来,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 (2)甚至超越了自然科学的界限,与经济学、人文科学等联系。(3)研究方法:与系统分析,工程结合,形成新的交叉学科。 3.2.2 环境生态学研究的国际性 60年代:IBP国际生物学规划,一项全球范围的生态学研究计划,目的是通过世界科学家的努力和协作,去认识维持地球表面生态平衡的生物系统与环境系统的过程。 70年代:MAB(Man And Biosphere)人与生物圈,是IBP的继续,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地球上不同区域各类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发展趋势,预报生物圈及其资源的变化和这些变化对人类的影响。其目的是通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这二方面,研究人类今天的行动对未来世界的影响,从而改善全球性的人与环境的关系,确保在人口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合理管理与利用环境及其资源,保证人类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今后人类的生存。 有100多个国家的政府参加MAB,参加国均设有MAB国家委员会。 80年代:IGBP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 3.2.3 理论应用和研究方法全面发展 与重大社会问题密切结合,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应用生态方面取得进展,出现生态工程、生态技术、生态建设、生态管理等概念,并已部分实施。 3.2.4 哲学观念和方法论上的深刻变化 人类是地球大生物圈的一个成员,与此同命运,如不尊重客观规律,将危害自身。 与自然斗转变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
|||||
文章录入:anny 责任编辑:anny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环境生态与可持续发展(2)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8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安网备案:4419003012048号 本站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