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留言 | 帮助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境学 >> 环境社会篇 >>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试从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观论我国农业资源持续利用问题与对策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试从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观论我国农业资源持续利用问题与对策
http://www.eedu.org.cn    作者:刘书楷 陈利根 …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6-1

(南京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  南京  210095)

摘 要  基于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2003年9月拟定的学术年会主题:“发挥资源优势,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认为新时期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应是通过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观的导向,实现我国农业资源持续利用。为此拟定了以下的研究内容:(1)首先阐明了从传统资源观到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观的根本转变的理念与意义;(2)接着,从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观简析了中国农业资源国情与利用问题;(3)最后,着重阐述了我国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方向、目标思路和战略对策及关键措施。

关键词  传统农业与持续农业;可持续利用资源与可持续发展;集约持续农业、集约高效生态农业;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

  1.从传统资源观到可持续发展资源观的根本转变

  1.1由传统资源观理念向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资源观理念转变的历史必然性
资源是一切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最基本要素,人类社会的一切产品和财富都是资源物质和能量转化而来的,资源作为一种最基本的基础物质和能量,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广泛存在及其作为一切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这是资源之所谓资源所固有的不可替代的最基本特性和功能,而这种特性功能是永恒的。因而可知资源从总体上具有特定的可持续性和可持续利用功能;否则连自然界都将不可能存在和发展,那么人类社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也就注定不可能。亦可知,人们研究资源主要是从人类利用的角度,为了人类的发展而研究资源的永恒利用的,因为没有资源的持续利用,就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由于研究资源利用必然要联系到人,并为了人类的发展,因而笔者认为从可持续发展和资源可持续利用二者的结合上进行综合研究,其理论内涵实质上是要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限于篇幅,本文拟对可持续发展的人与自然观作一简释,用以分析我国农业资源国情与利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几项治本之策与管理措施的建议。

  1.2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观的实质内涵和基本特点

  “人与自然关系”一词在资源经济学和土地经济学上与“人地关系”是同义词。它是一种二元实质内涵的双重对应关系,“人”有自然的人和社会的人双重概念与内涵。作为自然的人,是大自然和生态环境的产物;作为社会的人,指的是人类社会劳动行为。而“自然”则是指自然界,包括自然资源、自然力和生态环境要素。当人类社会一经产生,人与自然就结合为一体,构成为一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整体系统。这种资源整体系统,既包括了自然生态环境要素的自然资源、自然力,也包括人为要素(劳动)的社会资源(含一切社会经济与人的知识和技术资源等)。二者的必然结合,就使资源整体系统构成为人与自然的全部要素(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由于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都是生产要素和生产力要素,二者的结合必然形成现实生产力,成为一切财富(资财)的源泉;反之,如使二者分离,则任何资源(生产要素)就脱离了劳动(生产)过程而得不到利用,也不会形成产品生产,那么任何社会财富和人类社会经济发展都会失去其必要的物质基础。

  然而,怎样使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这两种生产要素结合成为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呢?这就要充分有效地发挥人在人与自然关系整体结构中的能动的主导的决定性作用。这是因为,人与自然关系中自然界居于客体的被动地位,虽然是人类社会的母体,但没有人和人类社会的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则难以发挥其哺育与庇护人类的基础作用;而人和人类社会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的决定性作用及其所形成的人力资源等社会资源,则由于是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求的动力,推动着人通过自身的劳动与自然界进行物质变换,从而形成为人与自然的永恒的对立统一关系。由此可以认为,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就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通过自身劳动运用人为的社会资源和知识、技术、经济和管理手段与自然界进行物质变换的过程。这种人与自然界的物质交换过程就是利用资源的过程。

  正如马克思所说,“劳动过程……是为人类的需要而占有自然物,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即一边是人及其劳动,另一边是自然界及其物质。而这里说的“物质变换”,正是人的劳动“制造使用价值的有目的活动”。之所以称之为“物质变换”,是指人类不只向自然界索取,更不是掠夺自然,而应是人与自然进行对等的双向和协调的物质变换关系。就是恩格斯指出的,“在这里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变为财富”。

  但必须指出,当今世界人类社会最突出的特征,则是人类史无前例的创造性的无与伦比的破坏性与日俱增。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资源永续利用,就必须遵循物能转化中物质不灭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以及生态经济平衡等自然经济社会规律;要使农业产出多,又必须对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保护和管理得当,以保持资源、环境的数量、质量和良性高效循环,全面协调好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农业再生产过程为例,农业生产是主要生产动植物产品为对象的产业,其根本特点在于经济再生产过程总是与自然再生产过程交织在一起的。因而在农业生产中,人与自然关系的结合形式必然要受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等多种规律制约,只有遵循客观规律,协调好人与自然关系的自然再生产过程和经济再生产过程交织中的物质变换关系,才能促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农业资源永续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由于农业生产的特点主要是生物性生产,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交织在一起的,就必须十分强调自然生态环境要素和自然再生产过程中自然资源的自然限制及自然生态规律的制约作用,首先顺应自然的限制,善待大自然,在适当中利用和改造自然,维护和促进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再生能力;同时,还须依据社会经济规律,控制人口和需求的无限增长,提高人对自然的认识和利用与改造能力,以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对农业生产来说,就是协调农业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的关系,协调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的关系。所以研究农业可持续发展,主要是强调把“发展”与其所赖以发展的资源(农业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基础在代际之间因时、因地制宜合理高效率地进行配置和利用,以促进农业两个再生产过程的综合协调和持续发展。
总之,这里提出的“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观”对农业资源和资源系统的可持续利用来说,其实质就是为了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因为没有资源或有资源而不予利用,就没有发展;讲资源利用,而不能持续利用,仍然不会有可持续发展。所以研究可持续发展与资源可持续利用,就应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的观点,排除传统的“非持续发展人与自然观”

  “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观”是近20多年来,对17~18世纪工业革命后出现的人与自然对抗日益加剧,人与自然关系严重失调,从而障碍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非持续发展人与自然观”所提出的反思。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观认为:自然资源、自然力和环境要素与人力资源等社会资源都是构成综合生产力不可缺少的生产力要素,人与自然均系“一切财富”的原始要素,应和谐共处协调发展;并把发展生产力视为劳动(生产)过程,人与自然应进行对等的双向协调物质变换,而不是只为自身发展排斥非人类发展,更不能以牺牲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环境来换取自身的发展。从而也认为,自然资源、自然力和环境要素是发展生产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

  2.从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观分析我国农业资源国情与利用问题

  农业生产有强烈的地域性,不同国家和地区在自然、经济、社会诸条件方面存在着重大差异,因而研究农业可持续发展与资源持续利用必须从国情和现实出发。

  农业资源包括人从事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活动中可利用的各种资源(含农业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及介于二者之间的人工自然资源)。西方农业生产经济学把农业生产资源视为“土地”(即自然资源综合体)、劳动(人力)、资本(人工自然资源和人造生产资料)及管理(即管理经营生产的能力)四大生产要素。而所有这些资源作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支撑系统,都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其作用的大小和潜力则取决于一国、一地区的资源丰富与质量和开发利用状况及满足发展需求的能力。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和农业人口在国,从资源和农业资源总量而言,也是一个资源大国。我国陆地面积约690万km2,与世界大国比较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即使耕地、林地、草地、淡水水面拥有量在结构上不够合理,但各自的总量也分别位居世界的第4、6、3和第4位;我国水资源总量也居世界第4位,次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然而,从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要求看,只是资源总量一项其意义并不十分重要,而人均占有量才具有决定意义。正是由于我国人口总量大,又是农业人口大国,主要农业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却普遍偏少,成为我国资源的劣势。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1990年生产年鉴统计,在全世界国土面积最大的10个国家里,中国人均占有耕地0.13hm2,占世界平均数的46.4%,居第10位;人均占有水资源为2500m3,占世界平均数的25.7%,居第8位;人均占有森林、划地分别为0.13hm2、0.27hm2,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5.5%、38.1%,居第9位。而且今后30年内我国人口仍将增长达15~16亿。可见,资源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少是我国农业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而这一劣势仍在发展。

  我国农业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不仅少,而且由于自然条件的制约质量不高,例如土地垦殖指数只有10.4%,后备耕地资源少,现在耕地中劣质耕地约占耕地总面积的35%~45%,水土条件差的山丘耕地占50%左右;而耕地中的中、低产田约占2/3。加上水资源紧缺,又将严重制约资源的利用率和产出度,从而加大农业生产成本,降低农业比较效益,障碍农业可持续发展。

  除去上述自然条件和人口制约因素外,更值得重视的是,我国农业资源不仅人均占有量低、质量差、后备资源少、而且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整治和管理上,存在着严重的浪费不合理现象,以致农业自然资源日益短缺,资源质量下降,农业生态环境趋于恶化,成为制约我国农业以至整个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加剧了人地关系和人与自然的矛盾。以主要农业自然资源土、水为例、由于人口增多和经济社会发展不仅带来了人均占有土地、耕地、森林、草地、水面和城镇建设用地相应趋减,而且由于非农产业城镇的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需求:一是由于自然资源条件的严格约束加上人口众多和发展对资源的需求增长,人均资源短缺矛盾,特别是耕地和水资源稀缺在加剧;二是稀缺资源粗放利用方式和低效、不合理利用没有根本改变;三是在资源产权制度和管理体制上的深层制约。从而,障碍着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应针对存在问题,从以下几方面谋求缓解矛盾的治本之策。

  3.我国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方向、目标思路和战略对策及关键措施

  3.1根据我国人多地少、人均资源紧缺的资源国情,扬长避短、补短、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发扬人力资源等社会资源优势,开发人的科技与知识素质,尽快转向生态环境建设、整治国土资源环境、抗洪抢险救灾,重点治理水土流失、土地退化、荒漠化和山区贫困等。

  为此,如对农业过剩劳动力、下岗转业人员加以技术培训,组成各种专业队伍用于整治国土、生态环境建设,在生态脆弱地区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失、防治风沙危害,在册区加大坡地改梯田力度,扶持贫困山区建设基本农田,改变生产条件以消除贫困,则既能改善生态环境,开辟新资源,扩大资源利用,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又有利于充分就业。这就把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与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结合了起来。此外,还可组织劳动力充裕地区劳力到境外地多人少地区务农,实行资源互换互补,扬长避短,提高资源总体利用率和效益。

  3.2依据当今自然资源需求无限增大必将加剧稀缺的趋势,应把缓解资源稀缺性问题作为一个核心战略。

  一般说,对非持续性可耕竭资源而言,除节约、集约利用外,应以寻求新的替代资源为主;对可持续性再生资源,则应随着改进技术、经济方式,加快资源再生量和更新速度,并使其利用量不超过再生量,保持再生速率大于利用速率的增长。这就要从技术进步和改善管理上寻求缓解、克服资源稀缺的有效途径。主要是:

  ①实行技术革新与技术进步推动自然资源储量的新发现和利用规模与效益,用新技术提高资源集约、合理开发利用,促进生产过程中以量多、价廉资源替代量少、价昂资源的多种资源相互替代,推动资源利用和生产规模的扩大,提高规模效益。

  ②面对当前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实行“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战略。依据比较利益原则,发展适应世界市场需求、适销对路、科技含量高、质优价廉的本国优势产品和产业,实行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生产,以提高我国资源总体利用水平和效益。

  ③推进资源重复利用、综合利用,提高农业综合开发水平。为适应今后农业发展阶段性变化,在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上要相应实行以下两个转变:由以改造中低产田和开垦宜农荒地相结合,转到改造中低产田为主,尽量少开荒或不开荒,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与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由以增加农产品产量为主,转到积极调整结构,依靠科技进步,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上来(见温家宝1999年5月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二次会议的讲话)。

  ④运用科技、经济手段扩展各种农业自然资源内涵和外延的利用。如开发有生态经济价值的“四荒”资源和滩涂资源、山区林牧业资源,以及有现实条件和需要,并有远景战略意义的海洋农业资源、沙漠农业资源等,用以扩大稀缺性大的耕地、水资源的可替代率。

  3.3尤为富有现实和长远战略意义的,是要积极创造条件加深对已利用土地、水等重要稀缺的资源实行节约和集约利用,由粗放低效利用转变为集约高效利用。

  在当今资源日趋附于短缺和非持续利用的形势下,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一切资源的稀缺性已成为资源的永恒属性,而作为经济范畴的资源稀缺性,已被资源经济学定义为“竞争性的市场上任何一种价格大于零的商品都是稀缺的。”就是说,任何一种资源都是有价值的,必须实行有价、有偿使用,才能缓解资源稀缺性的严重短缺。因此,除上述运用技术、经济手段寻求、开发新资源和替代资源外,还必须实行由粗放低效利用向以知识科技密集型为主要标志的集约高效利用的根本转变,而不能停留在劳动密集低效利用上;并建立完善的资源产权制度和资源有价、有偿使用制度,资源价值核算与价格管理体制,实行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以达到节约和有效持续利用资源的目的。

  3.4要运用生态经济规律和科学技术,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或“集约持续农业”。要在保护和改善资源、环境条件的基础上,实现资源节约和集约高效利用,以取得最佳经济、社会和生态综合效益,保证资源永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由于农业生产的区域性特点,要做到因地、因时制宜合理利用资源,就不能固守一个模式和规模;所选用的技术,也应是适用技术与高新技术相结合,当地经验与外来先进技术相结合。综观已有的成功做法,大都侧重于应用以下几项主要生态规律:
  ①共生规律。以发展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共生、稻田养鱼、蜜蜂传播花粉优化良种,以至多种间作、轮作、套种栽培制度等。
  ②伴生规律。利用各种农作的主产品、副产品,发展产品加工业、副业。
  ③互生规律和“1/10生态规律”。以调整和优化农、林、牧、渔、副各业生产结构。
  ④序生规律。如我国南方发展桑(蔗)基鱼塘、草基鱼塘等。
  ⑤再生规律。利用再生资源的“自我建造”、“自我修复”、“自我调节”功能,以调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保持生态平衡,实行“用、养、管结合”,“养、保、管促用”,“以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达到增产增收。

  同时,还应重视经济规律的应用。例如:依据自然资源的多样性,实行重复利用、综合利用与管理,以节约资源、节省成本;对自然资源、自然力实行深加工利用,变低效利用为高效利用;发展废弃物资源化产业和环境保护产业,变废为宝,既节约资源又防治污染环境。

  纵观中国现代生态农业20年来的实验,和“两高一优农业”、“集约持续农业”的相继出现与发展,其积累的成功经验无不证明这些农业发展模式只要实现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合理利用资源的,都是行之有效的可持续农业模式,应该因地制宜的采取多种形式加以示范推广。

  3.5深化农业资源区划工作。

  目前我国农业资源区划工作已进入跨世纪扩大改革开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新时期。为加强国土地资源持续利用促进全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增长发展,应在近期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和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SARD”)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已有研究成果,有重点地深入开展国土地资源整治和生态环境区划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区域规划,为分区建设农田保护区和建设大型优势粮棉、饲料、果蔬生产基地,饲料生产基地,发展节水农业等资源利用模式和生态农业模式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推动全国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农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21世纪议程[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
[2]刘书楷.中国现代生态农业的主题——生态经济协调发展  合理利用农业资源[J] .生态经济,1994(2).
[3]刘书楷.可持续利用资源经济学原理.刘书楷论文集I:农业资源与资源经济研究[M] .北京:学苑出版社,1997.7.
[4]刘书楷.各国可持续农业发展道路与资源利用模式比较[J] .生态农业研究,1999(1)
[5]陈厚基.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SARD的理论与实践[M] .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4.4.

STUDY ON THE VIEW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MAN—NATURE”RELATED TO DISCUSS
THE PROBLEMS AND POLICIES ABOUT THE AGRICULTURAL RESOURCES
SUSTAINABLE USE IN CHINA
Liu Shukai  Chen Ligen     Qu Futian
(College of Land Management,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5)

Abstract: Based on the subject that “If we give resources to play its superiority, we should realize the moderate rich society”, this paper drafted three items of contents as follows: firstly, the paper defines the fundamental ideas and connotations of the shifts from the traditional view of resource utilization to the view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Man-Nature”, Secondly, the national conditions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the problems of its utilization were still necessarily to study; finally, the most important items is to study the target, direction, strategies policies and its key measures.
Key words: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and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Sustainable Use Resource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tensive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Intensive High Efficiency Ecological Agriculture;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and Rural development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农业环境保护的认识
    在科学发展中解决“三农”问
    发挥农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
    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
    防治土地退化 促进农业可持
    地震引发的农业和生态影响不
    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生
    农业生态工业园的建设机理及
    发展生态农业 促进农业可持续
    黄河三角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