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景观影响评价 4.1 影响评价的内容和范围 对某些景观要素所产生的直接影响;对那些构成景观特色、具有地区及区域性的独特景观所产生的微妙影响;对具有特殊价值的地点和具有高度景观价值的地方产生的影响。 4.2 影响评价的方法 目前流行的景观影响评价方法很多,有景观美感文字描述法、景观印象评价法、景观心理测量评价法、计分评价法、平均信息量法、回归分析法、加权网络分析法、模糊集值统计法以及系统评分法等[5]。一些专家将这些方法分为计值评价(定量评价)和优先性评价(定性评价)。实际评价中,两种方法经常交互使用、相得益彰。例如:在一般描述性方法基础上通过评分法或者问卷清单法而使评价过程和结果得到简化;一些主观性指标的分级计分需要通过描述性方法来实现。 4.3 工程实践中使用的方法 基于工程实践中对准确性、操作性、及时性的综合考虑,可以在描述法识别敏感点的基础上,采用以下较为简单有效的指标评价方法。 4.3.1 景观影响因子描述 景观影响因子主要包括敏感度因子和协调度因子,其中敏感度因子包括影响人口、视频、醒目程度、相对距离和相对坡度五个影响因子。 敏感度因子如下: 影响人口Sp:主要包括在该敏感点内活动的流动人口或固定人口。敏感点的影响人口越多,其景观影响的敏感度相应越高; 视频St:工程项目在某敏感点观景者视域内出现的几率越大则其景观影响的作用时间长,景观影响的敏感度就越高(或为周边景观在道路使用者视域内出现的几率)。视频这一景观敏感度因子,可以通过测定该敏感点内可观察到工程项目的面积与敏感点总面积的比值来确定[6];醒目程度Sc:某些独特的造型地貌,不同的景观元素边缘交错地带,都是较为醒目的区域,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醒目程度这一敏感度因子的等级及取值[6];相对距离Sd:工程项目相对于敏感点的距离越近,景观敏感度就越高。设定一标准距离,通过景观与观景者的距离和它的比较来确定相对距离的等级,依据这一等级可以确定相对距离这一敏感度因子的取值;相对坡度Sa:工程项目相对于敏感点视线的坡度越大,工程项目被看到的部位和被注意到的可能性就越大,敏感点可能受到的来自工程项目的冲击也就越大。可以通过设定一标准坡角,通过实际坡角与它的比较来确定相对坡度的等级,进而根据这一等级确定相对坡度这一敏感度因子的取值[7],可以通过坡角α。或者坡角的正弦值Sinɑ进行比较和分级。其中,对于影响人口因子Sp,当评价对象为具有重大景观欣赏、历史价值时,应考虑公众关注度,其评判标准应不限于周边有直接影响的人群的多寡,还应考虑在社会上引起反响的程度。 对于醒目程度因子Sc和相对距离因子Sd的影响应分路段考虑车速不同情况下的视觉效果,之所以考虑这点,是因为在协调性问题上,工程项目与周边景观二者之间是互相影响的。城市快速路景观的动视力特性研究视觉是人认识外界、判断外物的物理特征的基础。道路景观是视觉艺术,我们在城市快速路上所获得的景观感受直接受我们视力特性的限制。在快速路上的观察是人在连续运动中的观察,我们将搭乘机动车交通过程中乘客的视力称之为“动视力”。因此,探讨城市快速路的景观,需要我们对人的动视力特性深入研究。当我们在运动中想要看清楚什么东西时,就会停下来仔细观察。走马观花中我们只能获得物体的大概印象。因为,我们的感官适于感受和处理运动速度在14~42m/s以下的对象。如果运动速度增加,观察的细节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就会下降。不同车速对乘客辨认距离有很大影响,当车辆以60km/h速度行驶时可看清前方370m处的标志,而车速增加到80km/h,则辨认距离为500m。对交通环境而言,就是车速增大景观元素的尺度也应加大。所以研究动视力与车速的关系,对城市快速路景观研究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另外,人的视野也会随着车速的变化而变化,当车速增加时,人的注意力集中点前移,视野范围逐渐变小。如J•R•汉密尔顿和L•L•瑟斯坦所做的注意力集中点和视野、车速关系试验显示:车速的变化还会引起人对道路两侧景物的观察的变化,当车速为64km/h时,能看清两侧24m之外的物体,而车速在90km/h,则需在33m以外才能看清,小于上述距离则无法看清[1]。这一点是快速路景观规划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对于在快速路两侧建设防护设备、绿化带遮蔽的强度有决策性影响。 协调度因子如下: 协调度,即工程项目的视觉特征是否与临近区域协调,主要体现在项目类型、设计风格、尺寸、色调、建筑材料等方面。 4.3.2 景观影响因子属性分析 在操作中,为便于计算和比较,各影响因子均使用根据其属性,通过分级评分并归一化处理后得到的结果。 为了便于对各个景观影响因子进行打分,需要确定其属性分级。对于可定量的指标,如影响人口、视频和视距等因子,可采用5级量化分级的方式进行打分;对于不可量化的指标,如醒目程度、协调程度等指标,可采用5级描述性分级进行打分。具体的属性分级如表1景观影响因子属性分析所示。 表1 景观影响因子属性分析 敏感度因子 因子分值020406081 影响人口/万人视频/%视距/m相对坡度<010~20>3000很小 01~121~401000~3000较小1~241~60200~1000一般 2~1061~8010~200较大>1081~100<10很大 协调度因子 因子分值-1-050051 协调程度极不协调不协调中性比较协调非常协调4.3.3 景观影响指数函数 景观影响指数(LⅡ)=敏感度(SⅠ)*协调度(CⅠ) 其中: 景观影响指数用于标识整体上工程项目对既有景观的综合影响; 敏感度用于描述工程项目对景观的影响程度的量度,由于各敏感因素是交替出现共同影响景观敏感度的,本研究采用各归一化的敏感度因子之积量化敏感度: SI=Sa×Sc×Sd×Sp×St 协调度主要用于描述工程项目本身与既有景观的协调程度,由评价者进行主观的综合考虑给出-l~1之间的量化结果。负值表示不协调,正值表示协调,绝对值越大表示相应的协调或不协调的程度越大; 景观影响指数用于标识工程项目对不同敏感点的景观影响大小,其值可正可负,如果为正,表明该工程项目会对该敏感点的景观产生积极的影响,反之会产生消极的影响。 其影响的积极与否,主要取决于协调度的正负。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