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留言 | 帮助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境学 >> 环境基础篇 >> 环境资源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向百万亩沉睡的滩涂要新地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向百万亩沉睡的滩涂要新地
http://www.eedu.org.cn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新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9-13


  中新江苏网南京8月6日电:作为全国各省区人口密度最高的省份,江苏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正日益面临着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禀赋不足的严峻现实。用地紧张越来越成为制约江苏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在我省上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十一五”规划即将启动之际,加快开发沿黄海近千公里岸线的广袤滩涂,扩充土地后备资源,缓解土地资源“瓶颈”,实现建设用地的占补平衡,已是一种必然而又明智的选择。

  立足“两个率先”,开发沿海滩涂造新地大有可为

  长期从事沿海滩涂资源开发的江苏省滩涂开发投资有限公司领导层,最近专门向省委、省政府提交了一份“围滩新造130万亩土地,为江苏蓄势待发提供保障”的建议。这份建议认为,江苏拥有占全国1/4的沿海滩涂,在土地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硬约束,耕地补充难度越来越大的今天,沿海滩涂开发应当也有可能为全省长期发展提供更多更直接的土地后备保障。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对这份建议做了重要批示。

  据有关专业人士提供的资料,我省沿黄海岸线长954公里,沿海滩涂总面积1000万亩,其中堤外滩涂650万亩,并且每年还在以2万亩以上的速度自然增加。用好这片极具开发价值的土地后备资源,对缓解江苏用地日益紧缺的矛盾,推动沿海经济发展,加快实现“两个率先”的战略目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经过8年的探索与实践,我省提出的“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的沿海滩涂开发投资新机制已经相对成熟,见诸成效。近8年来,在以省级滩涂开发投资为主导带动下的社会多元化投资体制初步形成,全省开发沿海滩涂面积138.54万亩,年均开发20万亩,为开发投资体制改革前的2倍,其中已围垦新增的61.54万亩土地,在全省同期耕地占补平衡中,占到了新增耕地总量的较大比例,有效拓展了江苏经济发展的空间。

  通过坚持“投资项目化、项目实体化、实体法人化”,以企业行为实施政府投资的开发运行机制,省财政投入的4.7亿元省级滩涂开发投资目前已形成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并实现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以滩养滩,滚动开发的内生机制也开始形成。

  在接受采访中,省滩涂开发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李开涛向记者谈到了他们对在今后5年内,全省通过框围沿海滩涂,新造130万亩土地的设想。根据初步论证,在起围高程控制在中、高潮位线以上,并对丹顶鹤自然保护区等特殊用地实施严格保护的前提下,我省现有可围滩地130万亩以上,分布在沿海13个区域。其中东台市岸外已经与陆地相连的东沙条子泥沙洲地势平坦,据测算,此项围垦及初步配套工程总投资约10亿元,可一次性新增土地80多万亩,建成后每年可实现产值40亿元以上,实现净收益1亿元。

  从国外的开发实践看,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的要求,世界上许多沿海国家都十分重视围海造地,并且在围海中努力提高规模效益。韩国新万金围海造地项目总面积60万亩,新筑防潮大坝33公里,兼做高速公路,十分壮观。从国内看,长三角地区的沿海省市普遍面临用地紧张的矛盾。据了解,上海计划在“十一五”期间围海成陆57万亩,浙江也计划5年新围沿海滩涂造地80万亩。江苏沿海可围垦滩涂资源比沪、浙两地更丰富,实施新一轮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将有利于巩固我省在长三角地区的可用土地资源相对优势。

  坚持科学规划,实现滩涂资源开发与保护并举

  我省沿海岸线的1000多万亩滩涂资源,既是我省关系长期发展的重要战略性后备用地资源,也是极其宝贵的湿地资源。在采访中,记者听到许多专家发出的共同呼吁:开发沿海滩涂资源,必须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坚持统筹规划,要最大限度地把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与尊重海洋生态规律结合起来,在开发中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在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中实现滩涂资源的有序开发。

  我省有关部门最近组织的一次“江苏沿海滩涂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专题调查”报告分析认为,我省沿黄海岸线属于“淤长型海岸”,适度有序的围垦开发有利于加快滩面淤长,而在开发过程中形成的大面积水稻种植、水产养殖基地等人工湿地的增加,也有助于沿海生态环境的保护。

  近年来,我省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中已经涌现出一批开发与保护生态环境并重的成功实例。省农科院与省滩涂开发公司在大丰市海北垦区的科企联姻项目,目前已形成8万亩的水产养殖基地和大量的周边绿色植被,其中最大的一片粗养鱼塘面积达2万亩,这里既有养鱼的经济产出,同时又是一块巨大的人工湿地。

  海安县在围垦开发中建立起来的中洋特种水产养殖场,利用滩涂独特的生态环境发展河豚等珍贵鱼种的人工养殖,目前已成为我国最大的河豚养殖出口基地。射阳县金海岛围垦开发项目,在新造的土地上改良土壤,形成了2万亩稻蟹共作的特色种养模式。据了解,近年来,大丰、射阳等地已先后接纳安置了多批来自三峡库区的移民,而这些移民的新家安顿之地,大多是通过围垦沿海滩涂造出来的土地。

  这些实践证明,在科学规划的指导下,积极而适度有序的开发,不仅能够实现“加快形成新增土地”这一沿海滩涂开发的重要目标,而且能够实现滩涂多样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走出一条符合生态、经济、社会“三维互益”的可持续开发之路。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浅谈我国土地利用面临问题
    土地可持续利用
    专家纷纷为保护耕地建言献策
    积极开展第17个全国“土地日
    孙家驹: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理
    对酒泉市农村土地流转情况的
    第16个全国土地日:依法合理
    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生态经济规
    为了国土资源的科学发展
    “十五”期间内蒙古荒漠化土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