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留言 | 帮助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境学 >> 环境基础篇 >> 环境资源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青海湖会成为中国第二个罗布泊吗?(下)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青海湖会成为中国第二个罗布泊吗?(下)
http://www.eedu.org.cn    作者:葛玉修    文章来源:文明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4-5

 

  湖区生态告急    

  在考察的过程中,我发现,近年来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青海湖出现了水位下降、湖水面积缩小、湖区草场退化等一系列生态恶化现象,乃至今天的青海湖裂
变成了一大数小的湖泊群。严峻的现实呼唤拯救青海湖地区生态环境刻不容缓。

  在200万年前,青海湖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与古黄河相通。大约在13万年以前,在第四纪的造山运动中,青海湖出口随着地壳运动隆起,使青海湖变成了内陆湖。当时湖面比现在高出100多米,在距今1万年前,气候变干,湖面逐渐下降,水质开始咸化。

  由于20世纪以来气候变暖,降水减少,注入青海湖的河水量减少,蒸发量加大,青海湖“收支”不平衡,加上人类活动频繁,破坏生态环境,造成青海湖水位连年下降。每当站在青海湖边,看着湖水下降后留下的印迹,我的心里都有一种说不出的酸楚。有专家指出:人类如果再不约束自己的行为,继续滥开滥垦湖区周围草场,不保护流域植被、不治理沙化土地,青海湖水位下降的情况将会日趋严重,带来的生态问题将是灾难性的。

  今年由青海省卫星遥感中心发布的一张照片再次印证了我的担忧。照片清晰地显示出在青海湖的东北面,有一个面积达96.7平方公里的湖泊基本从青海湖分离出来,青海湖已从单一的高原大湖泊分裂成一大数小的湖泊群,面积也由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4573.9平方公里缩小到现在的不足4200平方公里,水深已由20世纪初的37.5米下降到现在的26米,而且呈继续下降的趋势。

  因此有专家预言:如不加以保护治理,青海湖迟早会从青藏高原彻底“蒸发”,成为中国又一个罗布泊。也许有人认为这是“危言耸听”,但我们不妨看看以下的事实:    

  目前,湖区草地退化面积每年以3%的速度递增,青海湖流域沙丘和风沙土地面积达765平方公里,比20世纪50年代末扩大了304平方公里,并且每年以10.12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大,风沙活动的范围也由原来主要集中于湖东北部向整个湖盆地带扩展,举世闻名的青海湖鸟岛也面临全面沙化的威胁。湖区许多草场被毒、杂草蔓延,鼠害严重,部分草地变成“黑土滩”。据有关部门测算,目前环湖地区草场产草量比1980年降低了26%,导致草畜矛盾进一步激化,已开始影响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自1908年以来的近百年中,青海湖水位下降了约13米,湖面面积缩减了700平方公里,亏水550亿立方米。半个世纪以前,流入青海湖的河流有108条,到现在只剩下布哈河、沙柳河、黑马河等40余条。据青海省水产局有关人士介绍,目前,布哈河、泉吉河、哈尔盖河、黑马河也时常断流,现在湖区水的总补给量每年为34.57亿立方米,而湖区的年蒸发量高达39.3亿立方米,每年平均损失水量4.73亿立方米。有关人士指出:如果青海湖保护区的生态环境继续这样恶化下去,青海湖的水源补给会进一步减少,周边沙漠面积在未来40年内将达到1300平方公里,湖面缩小的速度会更快。

  青海湖盛产裸鲤,资源蕴藏量约5万吨,年产量占青海省鱼产量的45%。然而,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无序滥捕几乎达到失控地步。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虽采取了3次封湖育鱼等措施,但过度捕捞屡禁不止的偷捕,致使青海湖裸鲤资源锐减。    

  人为的因素严重地破坏了环湖地区生态链,今日青海湖区,雪豹难见一只,普氏原羚也屈指可数。鸟岛已成为半岛,致使鸟类大量迁徙,数十万只鸟类云集此地的壮观景象已不复存在,野生动物成群结队的壮观景象荡然无存。珍贵稀有的冬虫夏草、雪莲、红景天、藏茵陈等14类高原独有的珍稀植物被疯狂采挖,生物资源濒临灭绝。    

  可喜的是,最近当我再次来到青海湖时,经过10年封湖禁渔的青海湖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恢复,鸟类和鱼类等资源开始回升,美丽的丹顶鹤又在青海湖畔翩翩起舞……    

  还青海湖的本来面目   

  在多年的考察中,我一直在思考青海湖的治理问题。许多专家和有识之士也在关注着青海湖的每一个变化。

  我发现,青海湖发展旅游对区域生态影响很大,湖区旅游的无序开发和乱建设施,游客环保意识差造成的污染,对青海湖的生态环境产生的破坏不容忽视。当务之急是更新人们观念,遏制旅途中对环境的污染,重视生态建设。青海省科技顾问、云南师大叶文教授说:“青海湖开发最大的问题不是资源本身,而是管理者、经营者的意识问题。青海湖旅游热衷于上项目不是一件好事。青海是中国最好的生态旅游区,应该走效益型、生态型旅游道路,而不是走大众观光、规模型旅游道路,发展旅游决不能伤及生态。”    

  专家们指出,植被破坏对青海湖流域生态恶化也有着重要影响,因此,要尽快恢复区域植被。坚持“以草定畜”,提高牲畜出栏率;条件允许的地方可圈养育肥,既可提高牲畜商品率和牧民收入,又可减轻草场压力。已呈现荒漠化倾向的草场,应该休牧、围栏、蓄草,将草场的载畜量降到合理水平,科学固沙防沙,营造防风固沙林,以逐年减少沙化地。同时,发展环保型能源、建材,如风力发电、小水电、沼气等,减少对林草的依赖。

  由于环湖地区的当地人以畜牧业为主,另有少量农业,经济基础薄弱,产业单一,农牧民仍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因此,要解决这一地区的生态问题必须与农牧民脱贫致富结合起来,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多名院士曾提出建立青海湖复合生态圈保护区的建议。

  此外,专家们还呼吁,严格封育主要入湖水系两侧的植被,保障水源涵盖功能,对青海湖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统一规划,节约利用、合理分配水资源,以保证湖水的正常补给。在环湖地区修建水利设施要充分论证、通盘考虑,合理分配上下游之间的用水限额,解决好灌溉用水与湖水补给之间的矛盾,确保环湖地区的生态平衡。加大对青海湖鸟类、鱼类及其他野生动物的保护力度,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特别要加强对湟鱼资源的保护,把“封湖育鱼”措施真正落到实处。

  可喜的是,最近当我再次来到青海湖时,经过10年封湖禁渔的青海湖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恢复,鸟类和鱼类等资源开始回升,美丽的丹顶鹤又在青海湖畔翩翩起舞……

 


文章录入:eedu    责任编辑:eedu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全球气候变化对野生动物的影
    青海湖 比海更像海
    青海湖会成为中国第二个罗布
    走近鸟的天堂青海湖鸟岛
    那天,我见到了青海湖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