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境学 >> 环境基础篇 >> 环境资源 >> 正文 | ![]() ![]() |
|
|||||
| |||||
中国各地太阳能应用现状分析 | |||||
http://www.eedu.org.cn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报告在线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2-8 | |||||
西藏,这块离太阳最近的地方,也是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太阳能资源优势。在当今世界能源紧缺、生态环境恶化的情况下,开发利用包括太阳能在内的新能源成为世 界各国关注的热点。我国也不例外。目前我国的太阳能利用技术不断取得进展和重大突破,在太阳光采集照明技术、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和太阳能热利用技术等方面已走在了世界前列,为满足我国持续增长的能源需求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法和途径。 西藏的常规能源如石油、天然气等极其缺乏,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了西藏经济的发展,使得西藏工农业生产长期以来维持在较低水平,而燃料的缺乏,使得群众大部分的生活燃料取自树木、草皮、牲畜粪便,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西藏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导致西藏绿地面积逐年减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时有发生。因此,开发利用太阳能是解决西藏能源问题、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农牧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 地理、政策、国际援助:三大优势促西藏太阳能产业发展 有关人士指出,在西藏发展太阳能产业有三大有利因素: 一是西藏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太阳能资源按日照时间和太阳能辐射量的大小,大致上可分为五类地区。西藏大部分地区属一类地区,是我国太阳能辐射最多的地区,年平均日照在3000小时以上,年均太阳辐射总量为6000—8000兆焦耳/平方米,直接辐射占总辐射的56%—78%,是世界上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二是国家和自治区能源开发政策的有力支持。近年来,国家将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放到国家能源建设开发战略的优先地位,西藏也把开发利用太阳能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特殊优惠政策,如对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科学研究机构和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及示范项目和培训提供支持,实行补贴政策;减免可再生能源所得税及增值税;对农村能源使用方面提供低息贷款;加速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国产化等,这为西藏发展太阳能产业提供了巨大的政策支持。 三是国际和国内有关机构在资金技术上的支持。近年来,西藏太阳能研究机构加强了与国际、国内有关科研机构和院校的合作,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开展太阳能科技创新。由原国家经贸委、GEF(全球环境基金)、世界银行支持的中国可再生能源商业化发展促进项目于2001年12月正式启动,这为我国的中小光伏企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也由此带动了西藏光伏产业的发展。由意大利投资1000万元的可再生能源检测培训技术中心将于近期在西藏兴建,这对西藏太阳能产业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照明、通讯、取暖、提水灌溉……“阳光”沐浴下的高原生机勃勃 作为西藏的优势能源之一,为了开展对太阳能的研究利用工作,早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区建筑设计院就已经研制出了利用太阳能的开水器,为进一步研究利用太阳能奠定了基础。1979年自治区科委成立太阳能研究室以后,先后研制出太阳灶、太阳能烤箱、太阳能开水器等,并开展了太阳能浴室试验安装工作。1981年以后,还进行了太阳能采暖房和引进太阳能电池等工作。1986年,“西藏太阳能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项目列入全区“星火计划”。到2003年底,全区累计推广太阳灶10余万台,建被动式太阳房、阳光温室、太阳能热水器12万平方米,推广太阳能光电设施共700千瓦,建太阳能游泳池1座,太阳能卫星单收站330多个,推广太阳能户用系统10万余套。还在拉萨附近建立了两个太阳能示范村,在日喀则建成了一座现代化综合性太阳能试验站。全区综合利用太阳能年综合经济效益达上亿元人民币。
|
|||||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节能从大学做起 世界环境日:寻找新能源任重 瑞典:环保先锋镇 节能点子多 发展新能源与生态文明建设 日本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及 新能源:中国可持续发展之源 节能总动员,共促绿色和谐生 生态节能技术及新能源在建筑 国外新能源和节能政策及其启 日本节能与环保:联动机制是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8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安网备案:4419003012048号 本站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