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境学 >> 环境基础篇 >> 环境资源 >> 正文 | ![]() ![]() |
|
|||||
| |||||
关注能源贫困 | |||||
http://www.eedu.org.cn 作者:朱成章 文章来源:《能源思考》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2-21 | |||||
一、关注能源贫困 国际能源署(IEA)编著的“世界能源展望”从2002年初,专门开辟“能源贫困”一章。2004年版“世界能源展望”强调,“缓解能源贫困迫在眉睫”,并指出,“在预测分析期内,非OECD(经济合作发展组织)国家能源建设将取得一些令人鼓舞的进展,但是,能源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现代能源的使用和各类能源人均消费,仍远远低于OECD国家的水平。在减少不通电人口方面,难以取得什么进展,而且,使用传统能源做饭和取暖是不可持续的,效率又低,问题会更为严重因此,不普及使用现代能源,发展中国家人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就不可能提高。” 什么叫做“能源贫困”呢?“能源贫困”是指缺乏电力和高度依赖传统的生物质燃料,是发展中国家贫困的标志,缺乏电力使大多数工业活动无法开展,也不会有相应的就业机会,从而使贫困加剧,并使贫困局面长久难以改变。以传统和低效方式大量使用生物质燃料,还限制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1.收集燃料耗费时间,从事其他生产活动的时间减少; 2.用生物质做燃料,造成了供应短缺和生态破坏; 3.影响妇女和儿童身体健康,据WHO(世界卫生组织)估算,发展中国家每年因呼吸室内生物质燃料炉灶的烟气而过早死亡的妇女和儿童多达250万; 4.能源使用效率低下,用秸杆的烹任热效率要比使用煤油和液化石油气低3/4; 5.使用生物质能源减少了农业生产所需的肥料,影响农业生产率的提高。 世界经济社会的发展告诉我们:能源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使用能源可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电力对人类的发展特别重要。多数发达国家已经在能源基础设施和经济社会增长方面建立了-个良性循环的系统OECD国家已基本不再使用传统的生物质能,并且普及了电力;转型经济国家的能源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只使用少量传统的生物质能,电力普及程度与OECD国家也不相上下;而发展中国家无论在能源使用和电力普及程度方面,都存在非常严重的问题。据国际能源署2004年预测:在预测期间,电力普及程度将有所提高,但无电人口仅仅会略有下降,从2002年的16亿降低到2030年的14亿。无电人口总数的净减,要到2015年之后才会实现。在乡村无电人口下降的同时,城镇中无电人口的绝对数字,反而会有所上升。有更多的人以不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单靠传统的生物质能源来做饭和取暖。到2030年,这个数字会从2002年的不足24亿,提高到26亿以上。 综上所述,所谓“能源贫困”,就是指发展中国家落后的能源和电力。根据2000年统计,OECD国家电力普及已达99.2%,(由于土耳其和墨西哥的电力普及程度为95%,其他OECD成员电力普及率均为100%),缺电人口仅8.5万;转型经济国家(原苏联及东欧诸国),电力普及率达到99.5%,缺电人口仅1.8万;而发展中国家电力普及率仅64.2%,缺电人口达1634.2万,占全世界缺电总人口的99.4%,具体数字见表1: 发展中国家生物质能利用数量最多的国家是印度、中国、巴西和印度尼西亚。中国的使用量与印度不相上下,具体数字见表2。 二、关注生物质能
|
|||||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多领域专家热议中国生态文明 能源经济学研究的脉络和方向 提高能源决策水平相关问题探 最严重的12方面环境问题 深入能源体制改革 加强薄弱环 我国能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 英国能源发展新战略 青海省能源规划 河南省能源发展规划 能源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8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安网备案:4419003012048号 本站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