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境学 >> 环境基础篇 >> 环境资源 >> 正文 | ![]() ![]() |
|
|||||
| |||||
关注能源贫困 | |||||
http://www.eedu.org.cn 作者:朱成章 文章来源:《能源思考》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2-21 | |||||
IEA对可再生能源的分类,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一样,将可再生能源分为三大类:大中型水电、传统生物质能和新可再生能源是基本-致的,差别在于小水电、微水电究竟是归入水电,还是归入新可再生能源(IEA称为其他可再生能源),下面按IEA的分类方法进行分析。 在三类可再生能源中,水电是要继续增长的。但OECD国家水电开发程度已经很高,水电开发程度介于OECD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尚有一定增长空间;发展中国家开发程 度低,水电增长空间最大。OECD和转型经济国家传统生物质能的使用量都不大,今后还要继续减少;而发展中国家利用量很大,只有中国打算逐步减少传统生物质能的使用量,由于多数国家继续增加传统生物质能的使用量,于是发展中国家在今后一、二十年中,传统生物质能的使用量将增加。从绝对量来讲,无论是OECD国家转型经济国家、发展中国家、可再生能源使用量都是增加的,但是可再生能源占-次能源总消费量的比重,OECD和转型经济国家是增长的,但增长率极为有限,(OECD国家从2000年的6.2%,到2030年,只增加8.6%,增加了2.4个百分点;转型经济国家从2000年的4%,增加到2030年5.4%,增加1.4个百分点);而发展中国家却从2000年的27.7%,下降到2030年的17.7%,整整下降了十个百分点。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传统生物质能使用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影响。由于受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全球在今后一、二十年中,可再生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总消费量的比重也是下降的,这就使我们要格外重视传统生物能的利用问题,重视发展中国家传统生物质能的利用,也就是重视解决世界能源贫困问题。具体数字见表4。 如果能源贫困是指缺乏电力和高度依赖生物质能的传统利用,那么中国在电力普及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已经走在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前面。国际能源署“世界能源展望”中专门介绍了中国电气化的成功经验。“中国在20年里使将近7亿无电人口获得了电力供应,从而使中国的电气化率在2000年超过98%。中国电气化计划获得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是中央政府的决策及其让地方政府分担投入的能力。这一电气计划获得了财政补贴和低息贷款的支持,同时也受益于极为便宜的国产电气设备,上至水力发电机组,下至照明灯泡。中国还避免了许多国家已经出现的欠费陷阱。”中国的这一成就使所有其他发展中国家都相形见绌,但也隐藏着某些严重的不足。与农村电气化程度的提高相比,在农村使用传统生物质能问题上显得问题特别突出,使得中国的“能源贫困”问题集中在如何用现代能源去替代传统生物质能的问题。看来解决电气化讲问题要比解决使用生物质能要容易一些。 中国能源统计年鉴④中没有全面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情况的统计,只有农村几种(沼气、秸秆、薪柴)非商品能源生活消费情况,连沼气、秸秆、薪柴的统计数字都不全(不包括城镇消费)。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情况散见于各种研究报告,且出现了四种口径,一是包括大中型水电、小水电、传统生物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不包括大中型水电;三是包括大中型水电,小水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不包括传统生物质能;四是包括小水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不包括大中型水电,传统生物质能;现将有关研究报告中的数字整理如表5. 1.关于中国可再生能源的统计口径:从表4可以看到,2、8、10、12属于第一种口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量最大,2004年达到432.90 Mtce;4、11属于第二种口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量占第2位,2004年达到386.817 Mtce,修正后为352.417Mtce,差额是大中型水电;14属于第三种口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量占第三位,2005年为157.5Mtce,差额是传统可再生能源利用量:3、5、7、13属于第四种口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量占第四位,2004年为61.456 Mtce,差额是大中型水电和传统可再生能源利用量。按照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国际能源署(IEA)的口径,应当采用第一种统计口径,便于国际间统一比较。 2.关于中国可再生能源的特点:从表4可以看到,中国可再生能源中传统生物质能的利用量很大,2004年约占69%,水电利用量占27%,其他可再生能源约占4%。中国如果要逐步淘汰传统生物质能,水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很难弥补。这一点与OECD国家、转型经济国家的差别很大,因此,中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上要特别关注传统生物质能的利用问题,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量的下降。 3.关于中国传统生物质能利用的存废问题,从表4可以看到,四种统计口径中,有两种不统计传统生物质能,认为这是一种落后的,不应该利用的可再生能源,传统生物质能利用要向现代燃料过渡。 由使用传统生物质能向使用现代燃料的过渡,有三种主要决定因素,它们是燃料的可获得性,能否用得起和文化偏好。如果尚未建成现代燃料的配送系统,那么即使有些家庭用得起也无法享用现代燃料。如果现代燃料的价格比传统生物质能高得多,他们仍可能不愿使用现代燃料;另外还有传统习俗的影响。所以,从能源贫困向相对富裕的过渡是一个复杂的不规则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 照理讲,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生物质能的利用量应当逐步减少,但实际上,在进入21世纪后,传统生物质能的利用量急剧增长。据一些权威的统计数字,中国1980年至2000年传统生物质能的利用量约为2.2~2.6亿tce④⑤,到2004年和2005年已经增加到3.0亿tce。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04年”统计农村生活消费的传统生物质能〈不包括生产消费的生切质能〉,2000年2.041亿tce,2002年为2555亿tce,2003年为2.591亿tce,也是上升的。而国际能源署(IEA)统计中,中国2000年传统生物质能消费量为3.032亿tce,与我国统计中2004年和2005年的数字大致相当。这里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1980年至2000年中国传统生物质能统计数字偏小,2000年以后各年生物质能消费量持平;二是1980年至2000年中国传统生物质能统计数字是真实的,2000年以后各行生物质能消费量上升了。 传统生物质能的存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 四 预测未来的中国生物质能 前面讲到中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量的统计有四种口径,在未来中国可再生能源预测中,只有三种口径,一是不包括大中型水电;二是不包括传统生物质能;三是不包括大中型水电和传统生物质能;但是正好国际能源署有既包括大中型水电,又包括传统生物质能的一种口径的预测。这样国内加国外仍然有四种口径的预测。 由于四种预测口径包含的内容不同,再加上折算方法不同,各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数量的差别,因此各种口径2010年,2020年的总开发利用量差别很大,各方面的原始预测数字整理后列于表6。在折算方法上,国内对于水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量,都是按相应年度的燃煤电厂热耗率折算成标准煤量的;国际能源署在发电量折标准燃料时,按水电站等有100%的能量效率折算的,即按发电量的热功当量折算,这就是国际能源署发电量折标准燃料时,标准燃料数量偏小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国能源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⑥,由于不包括大中型水电站,所以它的开发目标是以可再生能源热利用为主的,他们估计到2020年中国可再生能源总的开发量可达4亿~5亿吨标准煤。2020年基本方案总开发量为4.11亿吨标准煤,加速方案为525亿吨标准煤。在4亿~5亿吨标准煤中,电利用可再生能源装机仅0.9~1.0亿千瓦,主要是小水电6000~7000万千瓦,微水电6000~1000万千瓦,其标准煤量仅6000~7000万吨标准煤。热利用可再生能源利用总量可达3亿~4亿吨标准煤。 韩文科报告⑦是2006年5月16~17日第二届中国分布式能源国际研讨会暨展览上的讲话,资料比较新,但各种可再生能源都只有开发规模,没有能源量的计算。他的特点是包括大中型水电站,但不包括传统生物质能,他估计到2020年中国可再生能源总的开发量也要达到4亿~5亿吨标准煤,总量与上一个报告大致相等,但他是以电利用为主,2020年开发量要达到3.81亿吨标准煤:热利用为辅,2020年开发量还不到1.20亿吨标准煤。 韩文科报告中2020年各种可再生能源的发电装机要达到3.6亿多千瓦,其中水电3亿千瓦(小水电7000~8000万千瓦,计算中取小水电7500万千瓦,大中型水电2.25亿千瓦),生物质能发电3000万千瓦〈包括农村废弃物发电2400万千瓦,垃圾焚烧发电200万千瓦,垃圾填埋物沼气发电100万千瓦,大中型沼气工程发电300万千瓦〉,风力发电300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180万千瓦。 韩文科报告中2020年可再生能源热利用主要有沼气440亿m3,太阳能热水器3亿m2(按照一般折算标准为0.12万吨标准煤/万m2?α。约合3600万吨标准煤,但韩报告中说合4500万吨标准煤,在能量计算上按韩报告计算),燃料乙醇1000万吨,生物柴油200万吨,生物质成型燃料5000万吨。应当说2020年可再生能源热利用的规模是相当大的,但折算成能源量并不多,才1.2亿吨标准。 至于2005年中国能源发展报告由于既不包括传统生物质能,也不包括大中型水电,到2020年可开发量仅226亿吨标准煤,小水电、微水电折能源量数字错误、偏大,不符合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实际利用情况。 从表5、表6的预测数字可以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1.国际能源署〈IEA〉对中国可再生能源的未来利用量,水电包括大中小水电在内,2020年才能利用62.92百万吨煤当量,果然有发电量折算标准问题,但是表6折算标准修正后,韩文科方案达129百万吨煤当量几乎相差一倍;其他可再生能源利用量2020年才7.15百万吨煤当量,也大大偏小,有可能是统计口径问题,是否生物质能生产的沼气、乙醇、柴油、成型燃料包含在传统生物质能项目,即使这样,中国的太阳能热水器、太阳房、太阳灶等折能源量也会大大超过IEA的其他可再生能源的预测数。看来IEA预测中水电、其他可再生能源利用量偏小,传统生物质能利用量偏大。 2.中国能源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主要问题传统生物质能的利用量能不能这么快的降下去?生物质能的新技术利用能否这么快的升上去?按照这个研究的安排,随着传统生物质能利用量的减少,用于新技术的生物质能数量随之增加,传统利用和新技术利用相加,生物质能总的利用量也随之上升,仍然解决不了生物质能的过度利用问题?难道一吨标准煤的生物质能给过新技术转换成为沼气、生物质发电,还能获得一吨标准煤的新型燃料吗?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实际消耗的生物质能是不是还要大得多?煤的折算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实际消耗的生物质能是不是还要大得多?政策研究关于发展目标中对生物质能作如下预测: 3.韩文科报告预测相对讲比较落实,主要是发电量折算成能源量与联合国和IEA不一致,如果采用热功当量折算,总利用的能源量马上由5亿吨标准煤下降为2.66亿吨标准煤,2020年可再生能源利用总量也达不到4亿~5亿吨标准煤。要争取2020年达到可再生能源利用总量4亿~5亿吨标准煤唯一的办法是,按联合国和IEA的标准,包括大中型水电和传统生活质能利用量,例如按韩文科报告口径,2020年水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利用量达2.66亿吨标准煤,再加上传统生物质能利用量2亿至3亿吨标准煤,总量可达4.66亿至5.66亿吨标准煤。 4.中国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下降的。前面已经讲过,OECD国家和转型经济国家在最近几十年内,由于能源总消耗量增长缓慢,可再生能源增长速度较快,所以这些国家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是上升的:而发展中国由于能源总消耗量增长快,可再生能源有一个用新技术产生的可再生能源替换传统生物质能的任务,使得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由于受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全世界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也是呈下降趋势。 中国重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估计2000年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总量为3亿吨标准煤左右(中国能源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估计2000年不包括大中型水电为2.56亿吨标准煤,加上大中型水电0.60亿吨标准煤,约为3.16亿吨标准煤),到2020年按上面几种预测,如果达到4亿~5亿吨标准煤,只增长30%~60%;中国能源总需求2000年为13.86亿吨标准煤,到2020年可能达到35亿~36亿吨标准煤,增加152~3-160%。显然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也是下降的。2000年可再生能源的比例为21.6%,2020年下降为11.4%一13.9%。 按国际能源署(1EA)对中国能源需求和可再生能源开发量的预测,中国可再生能源比例,将从1971年的41.1%,下降到2000年的20%,2010年为16.2%,2020年为13.2%,2030年为11,0%,有可能到2030年以后这个比例才有可能上升。国际能源署的预测见表9。
|
|||||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多领域专家热议中国生态文明 能源经济学研究的脉络和方向 提高能源决策水平相关问题探 最严重的12方面环境问题 深入能源体制改革 加强薄弱环 我国能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 英国能源发展新战略 青海省能源规划 河南省能源发展规划 能源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8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安网备案:4419003012048号 本站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