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留言 | 帮助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境学 >> 环境社会篇 >>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深入能源体制改革 加强薄弱环节建设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深入能源体制改革 加强薄弱环节建设
http://www.eedu.org.cn    作者:史丹    文章来源:中国石油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4-9
  随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我国的能源安全问题愈显得重要。从目前来看,我国能源安全面临的风险可以归为三类:一是供应中断风险,其中包括由于国际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原因,造成的进口能源供应中断和国内重大生产事故、自然灾害所造成的供应中断的风险。二是价格风险,主要是指国际能源市场价格短期剧烈波动对国内企业生产成本和能源市场的冲击,这种风险是能源进出口的衍生风险。进入本世纪以来,国际石油价格在短短几年内就由二十几美元一桶攀升到100美元以上,对我国的影响已经非常突出。三是环境风险,环境风险主要源于化石开采与利用所引起的环境、气候的改变。这种风险其实早已存在,只不过是近几年来随着气温变暖,人们进一步认识到了化石能源生产和消费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如同国防安全要由军队来保卫一样,我国能源安全的保障需依赖于能源产业。从国际经验来看,能源资源的多少并不是能源安全的充分条件,拥有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能源产业和坚实能源基础设施对保障能源安全更为重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能源产业不断壮大,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能源产品,有力地支撑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从当前能源产业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来看,如果不尽快加以解决,不仅不能满足经济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需要,而且还可能影响我国未来的能源安全。其问题产生的原因既有改革不到位、体制方面的原因,也有能源产业某些环节薄弱,影响能源工业的协调发展。因此,发展能源产业需要深化体制改革和能源建设两个方面同时进行。

  影响能源工业发展甚至能源安全的体制问题与薄弱环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不同能源部门之间改革目标与步伐的差异演化为体制性摩擦,影响了能源产业健康协调发展,突出的表现在电煤价格机制和原油与成品油价格矛盾。电煤价格机制的矛盾是如电煤价格改革滞后于非电煤价格,发电端实行“竞价上网”,而终端销售电价实行价格管制。电煤价格放开后,煤电两个行业在电煤价格的形成机制上的严重分歧,煤炭行业的电煤供应价格要求反应市场供需关系,“随行就市”,而电力行业因为电力价格受政府管制,对电煤价格“随行就市”进行强烈的抵制,甚至于一些电力企业拒绝与其签署供货合同,电力企业的煤炭供应的稳定性受到严重影响。此外,煤、电价格偏低,没有包括环境成本,使其他能源产品尤其新能源没有价格优势,影响了能源结构的调整。

  原油与成品油价格矛盾源于原油与成品油不能同步与国际油价接轨,原油即时采用国际价格,成品油虽然也规定与国际接轨,但实际上是否与国际接轨需要政府决定,成品油的价格完全是政府根据国内经济状况、社会承受力和控制通货膨胀的目标来确定成品油的中准价,以至于国内成品油价格远低于国际价格,国内原油与成品油价格倒挂,炼油企业严重亏损,一些独立炼厂关闭,成品油生产加工受到影响,市场供应在局部地区出现较为严重的短缺。2005年,汽柴油平均价格比国际市场价格低51%,比原油国际市场价格每桶低10美元。2007年,尽管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上调500元,但炼油厂每加工一吨原油仍要亏损400元至500元 。

  二是能源工业国有大型企业占据主导地位,政府、企业、市场的关系还没有理顺,国有能源企业在一定程度上还有“体制病”。一方面受体制限制不能完全按照市场经济的模式运营,另一方面,非国有能源企业的发展相对缓慢,能源市场缺乏充分的市场竞争。从总体上看,能源市场发育不完全,能源产业的市场化水平较低,缺乏弹性,抗风险能力较低。

  三是政府对关系到能源安全和国计民生能源行业的宏观调控仍然是以行政手段为主,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的调控效果不明显。其主要原因是政企不分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国有电力企业、石油、天然气企业在行政垄断基础上形成的生产垄断,社会资本很难进入电力、石油生产领域,市场进入退出机制不健全,影响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和能源产业的竞争力。

  除上述问题外,我国能源工业与国外同类行业相比,产量大,企业数量多,但是缺少核心技术。总体来看,生产技术落后,能源发展主要规模数量的扩张,国际竞争能力相对较弱。企业管理水平相对落后于大型跨国能源企业,尤其在安全生产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

  改革开放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最主要力量。自1978年以来,我国能源工业进行了价格体制、投融资管理体制、企业制度、对外贸易体制等一系列改革,极大地促进了能源工业的发展,在不到30年的时间内,我国的能源产量跃居世界前位,基本满足了国民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要。与此同时,能源工业也成为我国工业部门中效益最好、发展速度最快的行业之一。为此,我国要继续通过市场化改革增强能源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强化经济信号对能源工业发展的引导作用,顺应市场经济规律制订合理的经济政策,重点要加强以下几方面政策调整和环节建设:

  一是完善能源价格体系,充分发挥价格税收的调节作用。

  无论是从我国能源供需状况、提高能源效率的角度,还是从反应能源资源稀缺程度与资源环境治理成本和资源枯竭后的退出成本。我国的能源价格还需要进一步调整、提高。一是要考虑能源产品之间的相互关联,调整能源产品之间的比价。合理的能源价格不仅要反应能源商品的供需关系,而且还要合理地体现能源产品之间的替代性和互补性。使具有同样使用价值和价值的能源产品具有相近价格。二是近年来,我国能源价格改革力度虽然有所加大,但是能源资源的稀缺性没有在税收与消费价格中充分体制出来。要适度提高我国能源资源的使用税,征收能源消费税,以体现社会公平原则。三是完善能源产品的成本核算,要提取能源产品的环境治理与企业退出费用,对这部费用要设立专门使用账户,专款专用。四是政府要通过减免所得税和消费补贴等办法,促进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生产与消费。

  二是进一步放开能源市场准入,运用综合手段加强能源市场监督和管理。

  要充分发挥价格对市场的调节作用,必须要与市场准入制度相配合,使企业能够根据市场信号自由地进入或退出能源生产短缺环节或者过剩环节。我国现在与未来能源供需矛盾主要集中在石油供需方面,而我国在石油勘探开发、生产加工、进出口和对外合作等方面国有经济垄断、行业垄断和部门垄断问题比较突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能源供应安全问题的解决在于市场是否具有弹性,市场需求能否充分的满足,它与由谁来供应、国有经济是否占据主导地位没有直接的关系,为此,我国需要进一步打破能源生产与贸易领域垄断,放松市场准入的所有制限制,增强能源供应能力。

  能源市场放开后,若没有强有力的市场监管,其外部性问题就难以解决。市场监管与市场化改革是相辅相成的,若没有强有力的市场监管,能源市场化改革也难以取得成效,一些外部性问题失控也就成为阻止能源市场化改革的理由。另外,在推进市场化改革过程中,也必须认识到市场失灵的问题,完全依靠市场手段不能有效地解决能源生产的安全与环境污染等问题,必须要采用一些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运用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加强能源监管,除了要有完备的法律依据和行政管理条例外,更重要的,是要落实法律与行政管理的措施和办法。对于一些滥采乱挖、破坏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生产企业以及不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条例和能源效率标准进行生产的能源消费企业要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规范企业的生产行为。

  三是增加科技投入,加强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机制建设。

  科技实力是我国能源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支撑。我国“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把增加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依靠自主创新实现能源工业的技术进步、国家首先要加强能源领域的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性科技研究,使我国在能源资源开发和能源利用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技术突破。其次是要以企业为中心,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第三,运用多种鼓励手段,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换。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在能源领域为取得更有利的国际分工地位和竞争优势,围绕着掌握战略性关键技术,国家间的竞争集中表现为前瞻性技术领域的竞争,占领技术制高点成为各国的基本取向。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应该保持能源生产和能源技术的相对独立性和完整性。争取在能源技术上具有一定优势。从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的角度来看,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要加强基于本国资源的深加工与综合利用,解决能源资源不足与能源消费需求增长过快的问题,能源消费不断扩大与环境约束问题。要加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技术开发与应用,重视终端能源利用技术发展。开发一批对能源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共性、关键性、前瞻性技术,在能源重点产品和重点工艺、重大技术装备上取得技术突破,促进能源装备产业的技术升级和结构优化。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我国能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
    英国能源发展新战略
    关注能源贫困
    青海省能源规划
    河南省能源发展规划
    能源
    建立适合国情的能源法律体系
    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的能源问题
    能源安全:国外经验的审视与
    西部能源发展战略和能源政策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