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绿色生活 >> 生态旅游 >> 文章正文 | ![]() ![]() |
|
|||||
| |||||
生态旅游:亟待破云穿雾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安徽在线-安徽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3-24 | |||||
现状:资源丰富,全面升温 人们一般认为,生态旅游就是到深山老林、草原、湖泊、溶洞、农家、自然保护区等未污染的生态环境中去旅游,以放飞心情、休闲度假。而在专家学者看来,生态旅游还应当包括体验历史传统与地方文化,保护生态环境。因此,生态旅游资源除了生态环境、生态景观、生态文化外,还包括生态科技、生态产业、生态管理、生态服务、生态教育等。 我国生态旅游产品的主体当推森林旅游。到2004年底,我国已建立起各类自然保护区2194个,其中国家级226个,已建立不同类型的森林公园1771处,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765处,年吸引游客达1亿人次,直接旅游收入达到70多亿元。另外,我国现有的4200多个国有林场和15万个集体林场中,拥有森林风景资源且具旅游开发价值的就有3000多处。 目前,我国绿色消费潮流正在形成,生态旅游正在兴起,逐渐成为休闲产业的主旋律。 问题:认识不清,污染环境 南京师范大学旅游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黄震芳概括了我国生态旅游目前存在八大问题,首要的就是认识不清,概念泛化,导致开发与保护的矛盾。专家们普遍认为,目前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有些地方大打生态旅游的招牌、旗号,可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有的炒作生态的概念,只注重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而忽视了旅游本身对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有的甚至明为生态旅游,实则破坏资源,污染环境。据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提供的一份调查显示,中国已有22%的自然保护区由于开展生态旅游而导致保护对象的破坏,11%呈现旅游资源退化,44%存在垃圾公害,12%出现水污染。盲目发展生态旅游,规划不当、思路失误,会导致严重后果。 对策:注重保护合理开发 “生态旅游的开发应该按‘小规模,高价值’的模式,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中国旅游协会李克夫司长说。他认为首要的是强化人们的生态意识,注重环境保护,然后在环境容量允许的前提下搞开发。 专家们还认为,我国旅游资源的所有权归国家,而根据资源的不同性质,又分属不同的政府部门管理,这种条块分割、部门垄断的体制弊端必须打破,实现从旅游资源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统一到两权分离的转变,这样才能更有利于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教授韩也良认为,生态旅游的开发与保护并不矛盾,他曾向安徽省政府提出了“为了保持生态环境,提倡开发旅游”的建议,并在一些生态旅游区进行了成功的试验。他认为安徽有着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如果能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矛盾,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将会成为推动安徽发展的强大动力。 |
|||||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中工院士金鉴明生态旅游要遵 打造发展现代区域性生态旅游 深化资源和环境有偿使用制度 垃圾分类收集,资源才能循环 第37个世界地球日来临 国土部 发挥资源优势 打造生态旅游 刍议生态旅游的经济意义 资源枯竭型城市:问题与对策 转基因植物可净化有毒土壤 环保科研主攻七大重点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5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