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地球工程"毁了地球 别出心裁影响难以预料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文汇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3-23

   利用“人造树”可以达到给地球降温目的吗?
    
    为了减少大气中导致全球变暖的二氧化碳,英国研究人员正在研究开发“人造树”——一种能够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塔状装置,里面装有各种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材料,可在应对地球气候变暖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人造树”所用的材料是一种碱性树脂,当其接触到酸性的二氧化碳时会发生反应。这种树脂在空气中放置一小时后,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达到完全饱和程度,只需对树脂吸收的二氧化碳进行捕获和储存处理,恢复树脂的吸附能力,就能循环使用。研究人员称,一株含有10千米树脂的“人造树”,一天(24小时)可吸附一吨二氧化碳。“人造树”每吸收一吨二氧化碳的成本目前约为150美元,该项技术完全成熟后,成本将降至20美元。
    
    石油和天然气公司很可能成为“人造树”的最大客户——石油企业需要将二氧化碳泵入地下,以提高压力,将石油打到地面上来。温室需要二氧化碳帮助植物生长。碳酸饮料和打磨汽车零部件也需要浓缩的二氧化碳。这些潜在客户目前都是通过卡车或管道输运获得二氧化碳,而“人造树”的一大优点则是可以将二氧化碳储存在任何需要的地方,而不需要专门从别处运来。
    
    专家指出,这一方案的可行性没人怀疑,但问题是我们目前仍不清楚得为此付出多大的代价。
    
    位列榜首的五个“地球工程”计划
    
     1、空气净化器
    
    通过化学工程或生物质能量生产捕获二氧化碳。卡尔加里大学的气候科学家大卫·基思研发了一种空气净化机,每年可从每平方米大气中提取20吨二氧化碳。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地球物理学家克劳斯·拉克纳研制了“人造树”,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胜过真正的树木。大约需要25万台这样的“人造树”来处理每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2、木炭
    
    植物秸秆、鸡粪等有机废弃物在腐烂的过程中通常也会释放二氧化碳,但如果对它们进行处理,就可以将其变成一种叫做“木炭”的生物炭。生物炭随着时间的推移还能继续保持稳定,并对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起到积极作用。据估算,如果在美国大规模推广生物炭方法,每年可减少10%的化石燃料排放量。
    
     3、太空反射镜
    
    在空间中布置巨大的反射镜,以使照射到地球上的阳光产生偏转。考虑到地球轨道上有国际空间站,火星上有“流浪者”火星探测器,还有大约8000个人造物体环绕着地球轨道飞行,这个想法倒也并非完全是异想天开,但具体实施起来恐怕并非易事。据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天文学家罗杰·安吉尔估计,要形成16万千米的巨型“遮阳天棚”,需要发射几万亿个太空反射镜,发射过程可能需要两代人数十年前仆后继的努力,所付出的成本代价将会是天文数字,而且反射镜只能使用50年就要重新更换。尽管如此,该计划目前仍获得美国宇航局提供的资金支持。
    
     4、向平流层喷撒浮质颗粒
    
    向大气平流层,即至少离地面10千米的空中喷撒微小的浮质颗粒,是保罗·克鲁岑于2006年在他的一篇文章中提出的一个应对全球变暖的主意。他的这灵感来自于1991年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爆发,当时火山灰一直喷入35千米的高空,使地球气温明显下降。如果要人工达到这一降温效果,则需要用飞机或气球喷撒浮质颗粒。有科学家认为这一方案具有一定的未知风险。
    
     5、给海洋上空层状云“增白”
    
    这一方案是英国爱丁堡大学的工程学教授斯蒂芬·索尔特提出来的。他的想法是,利用风力船将海水喷洒到大气中,以增加云层的亮度。理论模型表明,最好在开阔的海面实施该方案,因为那里远离人类造成的污染环境,效果最为明显。增加亮度的云层可为地球提供足够的反射率,就像给大地戴上了一顶遮阳帽。但也有科学家指出,不那么乐观的面是,这可能会对臭氧层造成影响。此外,需要至少1000艘海水喷洒船才能完成这项工作。
    
    摘自《大自然探索》2011年第2期

上一页  [1] [2]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兰花种类繁多得益于蜜蜂和真菌
《Sciencedaily》2011年3月27日消息:科学家已经发现为什么兰…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