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新村官网 >> 新农村建设 >> 三农聚焦 >> 正文
→ 推荐文章
→ 热门文章
→ 环境资讯
→ 技术文库
“三色经济”为农民开富门
作者:赵明库    文章来源:黑龙江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0-1

  走进肇东市涝洲镇安业村,92%的农民住进了砖瓦房,家家程控电话,户户有线电视,摩托车代步,有的农民还拥有私家小轿车。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村里唢呐悠扬,锣鼓铿锵,村民载歌载舞,脸上洋溢着醉人的笑容,到处是一派安居乐业的幸福景象。去年,安业村实现社会总产值4500万元,村集体积累80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6500元。

  “白色”铺富路

  安业村地处松花江北岸,干部群众利用丰富的水资源,大力发展“白色经济”——优质大米,昔日“烂洼塘”变为“稻米乡”。

  近几年,安业人修建7座提水泵站、水渠1万米,建起了旱能灌、涝能排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将6300多亩低洼盐碱旱田改成水稻田。引进优质稻种,采用大棚钵体育秧、单本育秧等水稻生产新技术,大量种植无公害水稻,全村水稻亩产由原来的485公斤增至625公斤,亩增收140公斤。

  去年,水稻总产420多万公斤,实现经济效益980万元,种植水稻户年均收入1万余元。水稻种植成了安业村的一项支柱产业。目前,安业人正筹建稻米加工厂,申请注册绿色大米商标,打出并叫响精制稻米品牌。

  “绿色”壮财源

  近两年,安业人又打起“绿色经济”——绿色精品水产养殖的金算盘,把村中低洼地块及原有水面精心改造成46个标准化渔池,养鱼水面扩大到5000亩。

  养鱼户注重特色养殖,在水面繁育绿萍作喂鱼饲料,引进名特优鱼种进行驯化精养,走上了绿色水产养殖道路。这个村红鲫鱼、鲶怀杂交、河蟹、牛尾巴囊等精品水产品放养面积达到2500亩,仅此一项,全村就增加收入150多万元。养殖户不断改进越冬养鱼技术,每年渔业产值1250余万元。

  “红色”富农家

  经过调查,安业人发现种植美国红提效益较好,于2003年将“红色经济”——种植红提确定为新的富民产业。安业村“两委”班子从村集体积累里拿出一部分资金,给每亩葡萄大棚补助600元资金,扶助村民发展棚室葡萄生产。

  起初,绝大多数农民顾虑重重,党员潘玉杰第一个种起了葡萄,当年建起两栋葡萄大棚,亩产2500多公斤,收入1万多元。

  村党支部书记辛维清也同15名党员建起了大棚,10栋、20栋、50栋……一栋栋葡萄大棚成了安业村一道亮丽风景。

  2006年8月,村里投资40多万元建起一栋200多平方米的电脑控制全自动保鲜窖,能储存新鲜葡萄10万公斤。这批葡萄在春节前后上市,每公斤能多挣4~6元钱。农民种植红提,每年实现亩效益1万元,户均纯收入1万元。

  辛维清还着手创办了安业村红提葡萄生产协会,今年还协调农村信用社给每个种植户平均贷款1.4万元,全村投资350万元发展美国红提。现在,安业村已建起大棚440多栋,红提种植面积500多亩。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用户名: *
    电子邮件:
    评价:
    验证码: *
    Reset

    进入论坛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