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新村官网 >> 新农村建设 >> 三农聚焦 >> 正文
→ 推荐文章
→ 热门文章
→ 环境资讯
→ 技术文库
南昌如何深化农村环保?
作者:熊志强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1-17
  近年来,江西省南昌县坚持把农村环境保护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内容,融入新农村建设的总体布局,统筹规划、协调推进,做到管理网络向农村延伸,环保投入向农村倾斜,着力解决影响农村环境的突出问题,在农村安全饮水、垃圾收运、畜禽污染防治、清洁能源推广、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生态文明创建方面取得积极成效,有效改善了农村环境质量。


  管理网络向农村延伸,环保投入向农村倾斜


  今年7月,南昌县环保局向塘分局正式成立,负责向塘镇及周边冈上镇、广福镇、三江镇、黄马乡等5个乡镇的环保工作,成为继小蓝环保分局之后南昌县第二家基层环保分局。南昌县最终将在全县17个乡镇、园区设立5个环保分局,将环保行政管理机构向基层延伸,改变农村环保管理缺位的现状,逐步实现农村环保有人管事,管得了事。


  在加强农村环境监管的同时,南昌县还加大对农村环境基础设施的投入。南昌县投资1000万元,在全县17个乡镇(开发区)建设18座大型垃圾中转站,购置封闭式垃圾运输车,建立生活垃圾"村收集、镇转运"处理模式,垃圾收集压缩后统一运往南昌市麦园垃圾填埋场作无害化填埋处理。


  同时,南昌县根据乡镇实际情况,采取不同方式处理生活污水。县城生活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营,收集处理县城莲塘及八一乡生活污水;向塘镇生活污水就近纳入向塘机务段污水处理站处理;蒋巷镇、象湖新城等乡镇规划建设无动力氧化沟、塘,生活污水经处理后用于农灌、景观用水。


  依托现代农业转型,积极发展生态农业


  走进地处蒋巷镇的江西国旺实业有限公司,映入眼帘的是宽阔的机耕道、整齐的绿化,一眼望不到边的大棚,良种良法的运作模式,这个占地1.6万亩的超级庄园,被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称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目前南昌县有80万亩水稻良种基地,绿色食品产品116个,无公害产品56个。全县有效使用绿色(有机)食品标志企业12家,建立绿色食品基地15个,绿色(有机)食品基地面积达35.3万亩。全县无公害农产品基地25个,居全省首位。


  南昌县作为畜禽养殖大县,在畜禽污染防治方面,积极引导发展生态养殖业,防治农村面源污染,取得积极成效。县政府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严禁靠近饮用水水源、村镇新建养殖场。对未办理环保审批手续、未落实环保"三同时"制度的养殖场,在争取国家补助资金时,环保部门一律不予支持。


  蒋巷国鸿、国旺等养殖企业采取猪沼果、猪沼菜、猪沼渔等生态种养模式,热欣、旺盛等养殖企业采取改良的微生物床养殖模式,实现了废物资源化利用和污染物零排放,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引得四方养殖户纷纷前来学习取经,起到良好示范带动效应。


  以奖促建,稳步推进农村生态创建


  南昌县采取以奖促建的办法,鼓励创建生态镇、生态村、绿色社区、绿色学校,每年县财政用于以奖促建的生态创建经费超过100万元,极大提高了创建单位的积极性,生态创建全面开花。2010年,蒋巷镇申报国家级生态镇、莲塘镇等9家乡镇申报省级生态镇,黄马徐家村申报国家级生态村,塔城凤岗村等4个行政村申报省级生态村。


  目前南昌县有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1个,省级生态乡镇3个,省级生态村两个,省级绿色社区1个,省级森林公园1个,市级绿色学校5个,市级自然保护区两个。生态文明单位数量居省市县区前列。


  良好的乡村生态资源,成为发展城郊生态旅游载体。江西黄马两江生态农业走廊坐落南昌县黄马乡、省蚕茶研究所,拥有8700亩苗木基地、6700亩生态茶园、千亩果园,成为市民品菊赏桂休闲最佳去处。占地1000亩的蒋巷国鸿生态园,集农家乐、现代农业生态观光、珍奇野生动物观赏、农事参与体验、休闲度假于一体,发展得红红火火。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用户名: *
    电子邮件:
    评价:
    验证码: *
    Reset

    进入论坛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