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新村官网 >> 我是村官 >> 组织关怀 >> 正文
→ 推荐文章
→ 热门文章
→ 环境资讯
→ 技术文库
500大学生村官晋京集训
作者:陈荞    文章来源:京华时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12-12

村官们参加培训。 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供图

  12月5日,500名来自贵州、湖北等14个省(区、市)的大学生村官,作为中国扶贫开发协会“支持贫困村大学生村官成长工程”(下简称村官成长工程)第四期培训班的学员,正式结业。

  11天的培训,被村官们视作一场盛会,“思想和眼界都得到开拓,更重要的,知道以后要做什么,能做什么。”据了解,全国大学生村官任职累计现已达到30万人。中国扶贫开发协会的一项调研显示,村官们普遍面临出路之困。培训正是着力于解决该问题。

  目前,已有近百名获培训的村官创业项目获得近3000万元扶持资金,而这些项目也将带动农村产业发展,致富于村民。

  集训开讲创业廉政

  11月28日上午,北京人文大学的一间大讲堂内,不时传出掌声和笑声。500名村官乌泱泱坐满了教室,聆听一场有关中华孝道与和谐社会的讲座。

  除了孝道、雷锋精神宣讲,按照课程安排,村官们还将接受两堂廉政教育课,老师是中纪委的领导。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副会长兼常务副秘书长黄祖绍将这些课统称为“理想信念教育”。

  “必须要先帮助、引导他们解决理想信念问题,做什么人,走什么路,要有坚定地当好一个时代村官的信念。”黄祖绍说,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思想基础,村官们在农村适应不了,发展不了。

  而廉政教育在黄祖绍看来,是必须的,“一个村官虽然小,但从这个时候起就树立廉政意识,以后如果当更大的官,这个廉政教育会给他留下深刻的烙印。”

  与理想信念教育同等重要的其他培训课程,则是三农政策、扶贫开发相

  关知识以及创业知识与技能培训。持续11天的培训中,村官们观摩了延庆蔬菜大棚产业园,实地了解现代化的农业产业。

  黄祖绍说,三农政策、创业等培训则可以帮助村官培养自我消化和自我应对的意识,“面对农村的现实问题,在培训后,村官们会有更清楚的认识,比如遇到一些事情该怎么办,怎么为老百姓办事,怎么争取政策资金支持等等。”

  村官面临出路之困

  “村官成长工程”的创办始于2011年5月。

  工程成立之初的2011年3月,时任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会长的胡富国和副会长温克刚带队组成调研组,分赴中西部的10个区县、46个贫困村,对贫困村大学生村官的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这些调研地区在5年时间内先后选拔了28782名大学生村官,其中7006名实现有序流动,4023名带头创业。

  但是,调研显示,还有相当一批大学生村官面临着“三不、一难”的现实问

  题。“三不”之一是指很多村官对农村工作不适应,从学校到农村、从学生到村官,跨度很大,许多村官虽然有激情、有活力,但要在短期内打开工作局面非常不容易;“三不”之二是对村官岗位不安心,特别是一些年龄大一点的村官,面临工作、婚姻、生活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对今后的出路都很担忧。“三不”之三是所学专业不对口,大多数村官都是学非所用,对农业、农村所需的知识都要从头学起。“一难”则是村官们在贫困村创业难。

  “村官们反映最为集中、最为普遍的是出路问题。”黄祖绍介绍,绝大多数村官都是签了2-3年的合同,“两三年后怎么办,他们没有底。”而在实际工作中,“老百姓对大学生村官也存在不了解、不信任的状况。”黄祖绍说,一些村官希望能做出一番事业,但是面临创业没有启动资金、没有条件,以及干部群众不转变观念的问题。

  正是因此,村官成长工程设置了贫困村大学生村官培训班。培训之外,协会创建了“星火扶贫创业基金”,对于创业的村

  官、每个村给予资金支持。此前,协会已先后举办了三期贫困村大学生村官培训班,共培训1000名贫困村大学生村官。

  项目审批重视可行

  目前,我国共有约30万名大学生村官在农村一线创业。“我们鼓励所有的村官都带着项目来培训。”黄祖绍说,在第四期培训班开班前,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就下发了意向项目申请表,希望能有村官带着项目来培训。

  “真正带着项目来的不多。”黄祖绍说,尽管如此,协会仍旧要求每个村官必须填写,即使只是意向性的,或者只是设想。

  对于村官们报上来的项目,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将在考察、审批后确定要援助的对象。每一个项目的报批也有其严格的程序:村官首先拿出具体方案,经过村里反复论证后,由县扶贫办调查论证后再逐级上报。最后报到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后,协会的专家评审委员会提出一个评审意见,并进行调查和讨论。同时,协会还将实地考察

  村官提交的创业项目。

  “项目能否获批,最关键的是可行性。”黄祖绍说,首先村里得有可开发利用的资源,项目的建设得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布局,项目开发的效益能够覆盖大部分的老百姓,使得老百姓能够增加收入,“项目必须要能够干成,而不是最终劳民伤财。”

  获批的项目,每个村原则上给予30万元支持,地方政府再按照一比一的配套给予30万资金,“有的还要更多点,一般每个项目能获得的专项资金大约在60万左右。”

  黄祖绍介绍,截至目前,协会已拨付近3000万元扶持开展了94个村官创业项目,以及5个涉及贫困村人畜饮水的村官公益项目。而这些资金全都来源于爱心人士及企业的捐赠。

  “我们有一个五年目标,希望通过动员社会力量继续捐赠,争取五年后使村官‘星火扶贫创业基金’能够扩大到3亿元以上。”黄祖绍说,按照这个五年计划,到2015年,5000名村官将接受培训,并扶持1000名村官创业。

  □个例

  创业项目赢得村民支持

  瞿继勇是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贵定县岩下乡马踏屯村的一名村官。此次来京培训,他正是奔着扶持资金而来。月工资只有1200元的瞿继勇,贷款成立了黔南地区第一家娃娃鱼仿生态繁殖场,但也因此背负了60万元的债务。对于此次培训,瞿继勇充满期待。

  对于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杨桥畔镇九里滩村的村官魏大统来说,瞿继勇就像是一年前的自己——在2011年举办的第三期村官培训班上,他也是带着自己的项目而来。而他的这个项目,也是得益于中国扶贫开发协会的“点拨”。

  2008年大学毕业后,就来到九里滩村担任村官的魏大统,觉得自己应该做点更大的事,“可做啥、咋做,一直没想清楚。”

  2010年12月底,魏大统参加了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在京举办的全国贫困村大学生村官座谈会。这次座谈会让魏大统很受启发,“我可以在村里搞产业帮村民致富。”

  回村后,魏大统通过调研提出了适合九里滩村产业发展的路子,组织村里二队先行建设了50亩40栋庭院式拱棚,成立合作社,搞起了蔬果产业化经营,并获得了中国扶贫开发协会的30万扶持资金。

  一年过去,拱棚种植已经成为了九里滩村的主打产业,魏大统说,村里也正在争取建设省级农业示范园区。

  如今,他已不仅仅是个普通的村官——在2011年底村里换届选举时,魏大统当选为村副书记。对此,魏大统认为,自己能够当选,与自己搞的拱棚种植项目有莫大关系,“做村官得坚持一个信念,要让自己到农村没白去。”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陈荞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用户名: *
    电子邮件:
    评价:
    验证码: *
    Reset

    进入论坛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