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关注北京早餐工程的5大难题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北京娱乐信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5/17 8:49:54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2002年,北京早餐工程启动:在市民聚集的社区、街道设置早餐亭、早餐车,由指定餐饮企业统一配送早餐,用以解决北京人吃早餐难和早餐不卫生的问题。当时,北京首钢饮食有限责任公司、马兰拉面、千喜鹤餐饮连锁有限公司、湖南华天、金三元五家企业竞标成功。 4年后,当本报记者再次对早餐工程追访时发现,当年的中标企业——马兰拉面早已退出早餐工程,而剩下的“参与者”也处在“只赚口碑,却无利润”的境地中。 早餐·现状 早餐工程呈现三种景象 生意红火 一早能卖四五百元 5月11日早上7时10分,记者来到车公庄地铁站B出口。这里的千喜鹤早餐车经营品种比较丰富,除了包子、小糕点、小吃等主食,还有豆浆、奶茶、粥等可供搭配。 摊主李先生告诉记者:“顾客都比较注意早点是不是热乎的,这(早餐)车上都有小煤气炉,你看我这包子还都冒着热气呢!”李先生对经营状况感到比较满意,他说:“这里城管查得严时没有什么野摊竞争,生意还可以,一天能卖200来块钱吧。不过,我们是拿工资和提成的,也不能指着这个吃饭。好在规定平时早上营业到9点,节假日到9点30分,收摊以后还能干点别的。” 而在国贸中心附近,一辆“北京早餐”的早餐车(隶属于金三元)正在公交汽车站旁边营业。早餐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每天早晨5点左右由统一的送餐车将早餐送过来,9点之前差不多就销售完了,每日营业额能到400元-500元。” 不温不火 早餐亭也卖掉渣饼 在海淀区交大东路南口的早餐亭(隶属于北京首钢饮食有限责任公司)就已经变成了“掉渣饼”店。 “你们这里还是早餐亭吗?”面对记者的提问,两位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依然是北京早餐亭,早上依然经营早点。而记者看到,亭子里仅放着少量的馒头、包子和牛奶。 记者在石景山区等几家有着“北京早餐”标志的商亭看到,这里不光卖早点,还有公用电话、小食品、饮料等其他业务。 在调查中,一位“亭主”向记者透露,她每天只能卖出去100多元的早餐类商品,提成是10%,一个月只能挣300多元,还有电费等其他支出,“如果不卖点别的商品,我们得赔死。” 生意清冷 早餐车难敌煎饼摊 同样设在地铁站口,苹果园地铁口的早餐车却没能赢来红火的收益。在苹果园地铁站出口,早餐车被鸡蛋灌饼、煎饼摊等20多个“野早餐”围住。与“野早餐”的红火相比,早餐车却显得少人问津。 在朝阳区,首都图书馆门口的早餐车旁也是这种景象。记者赶到首都图书馆门口时已经是9时45分,早餐车上仍有很多食物没有销售出去,而离早餐车不足5米的地方,无照经营的煎饼摊儿却生意红火,总有路过的行人光顾。 在京北一个大型车站,记者看到,这里的公交线路有20多条,早高峰时等车的人站满了长达十余米的便道,一辆早餐车就夹在人流中,但上前购买的人并不多,倒是旁边卖煎饼的小摊生意不错。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