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华夏地理》携手“长江三源科考漂流成果”发布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华夏地理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1/13 11:24:25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 华夏地理
![]() 长江三源科考漂流成果 11月10日下午,“长江三源科考漂流成果发布会”于时尚大厦17层时尚发布厅,正式举行。发布会现场公布了考察结果,引起了与会专家和媒体的重视。 为了给国家重大建设项目难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提供参考,由队长杨勇率领的八人“长江三源科学考察队”,在《华夏地理》等单位赞助下,自今年7月5日起,在青藏高原上历时100天,漂流500公里,行程18000多公里,目前已顺利结束调查,并获得重大成果。除首次发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计划引长江源头之水以补黄河水源之不足,然而关于长江源头的第一手科考调查资料相对匮乏,考察队因此分别前往长江的三个源头:当曲、沱沱河、楚玛尔河了解长江源头的水量状况、生态环境,以及初步评估西线工程可能对环境带来的影响。 三个多月以来,以杨勇带队的长江三源科考队的此次独立考察项目,凭借着有限的经费和简陋的装备,探沼泽、攀冰川、涉河滩,在极度恶劣的天气环境下,没有任何外援准备,克服了种种艰难险阻,终于圆满完成了野外考察任务,获得了丰富且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发布会上,杨勇作为此次考察的领军人物,与媒体朋友分享了他们这次与自然挑战的历程。他们的这次考察完成了对“南水北调西线工程”长江之源(南源当曲、正源沱沱河、北源楚玛尔河)调水源区及通天河、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及黄河源区调水工程枢纽规划区的独立考察研究。 杨勇自20年前就开始奔走于有“中华水塔”之称的青藏高原,走遍了那块神秘大地上的河流山川,江河源头,深山峡谷,此次考察期间,他带着“长江三源科考队”的队员再次来到同一个地方,所见的是江河源区流沙滚滚,草地退却,水流干涸,白石显露,冰山崩溃,消融加速,江河峡谷中一片片冲积扇上的粮田村舍被泥石流掩埋,一个个挂在陡斜坡地上的村庄已经残墙半壁,人去寨空,一座座巨大的山体崩塌将江流阻断,溃决成灾,还不时被干旱缺水的山村里一群光着身体的儿童拥着,只为争抢一瓶矿泉水……所有的这一切,让人触目惊心。通过杨勇等人此次考察期间的切身体验,希望能够感召社会各界,呼吁人们关注我们的母亲河,关注我们的世界,关注与我们息息相关却被人淡忘了的的生态环境。 《华夏地理》作为美国《国家地理》中国大陆唯一合作方,曾多次参与、策划、赞助各项科学考察及地理知识活动,从而得到了读者以及学界的广泛关注与肯定。对于此次长江三源的科考活动,《华夏地理》同样伸出了援助之手,同时在十月号、十一月号及十二月号,连续三期刊登题为“勇探长江三源”的报道,实时与读者分享八位勇士在长江源区考察期间惊险的经历及相关科考结论。“勇探长江三源”第一部在十月号一经登出,得到了广大读者和环保主义者的支持和关注。《华夏地理》希望通过此次新闻发布会,以成果发布的模式,向全国的媒体朋友们宣布本次科学考察活动的圆满结束,与更多的人分享杨勇等人在科考期间所取得的丰富成果。 到《华夏地理》此次特别策划的初衷,杂志主编李永适表示透过影像与文字关注生存环境,是地理杂志责无旁贷的义务。他表示这次赞助民间科学考察活动,主要致力于帮助有关单位获得长江三源(南源当曲、北源楚玛尔河、正源沱沱河)的实地考察,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带回实测数据,并对可能造成的生态损害做出评估。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