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污染治理 >> 资讯正文 | ![]() ![]() |
|
||||||||
南水北调治污紧锣密鼓 水质已有明显好转 | ||||||||
作者:丁国元等 资讯来源:工人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9-18 | ||||||||
南水北调治污紧锣密鼓 记者日前从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获悉,到2006年7月底,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已经累计完成投资27.86亿元,占在建项目总投资的62%。 “50年规划,50年建设,5000亿投资”,南水北调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其要达到设计目标,治污环节必不可少。环保专家强调:“治污成则南水北调成,治污败则南水北调败。” 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宣传处处长陈曦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按照国务院确定的“三先三后”(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原则,江苏、山东两省普遍提高了污水处理的收费标准。目前,《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治污规划》中明确的一期260项治污项目,已有83项建成投产。 六部委联合检查组去年11月进行的东线治污阶段性考核表明,由于江苏、山东两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加上近年来自然降雨相对丰沛的因素,2005年与2000年规划年目标相比,37个监测断面中14个可比断面水质有所好转。 据介绍,从近期治理效果看,东线水污染问题已初步得到控制,沿线入河排污总量已呈下降趋势,输水干线水质已有所改善。据有关部门监测,除部分调蓄湖库,大运河淮安、宿迁、邳州城区段及不牢河部分河道水质超过Ⅲ类外,江苏省境内输水干线水质已基本达到Ⅲ类。山东省南四湖、东平湖水质已有所好转,南四湖下级湖基本控制在IV~V类,省界韩庄运河韩庄闸水质基本为Ⅲ类。(丁国元)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的丹江口水库,目前水质状况究竟如何? 长江委水文局最近进行的一次体检结果显示,丹江口水库库区水质平均水平达2类(稍加处理即可饮用),水质状况仍保持优良。 2003年,丹江口水库被确定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此后,为保一库清水向北流,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清洁型工业企业,下重手整治高耗能、高污染,坚决关停第一、第二电解铝厂等100多个严重污染的企业,每年减少排放粉尘690多吨、氟化物230多吨、二氧化硫190多吨。 为保一库清水,该市将有污染的80多个项目拒之门外,督促9家超标排放的企业新上环保工程,并筹资2.76亿元建设神定河污水处理厂。 力保一库清水,十堰117万农民将赖以生存的89万亩耕地种上了树,政府投资1.2亿元综合治理小流域105条,8.5万人将离开家乡。 力保一库清水,该市对125家排污企业实施排污申报登记制度,对56家企业的污染防治实施在线监控。 一系列环保大动作,带来环境大优化。目前,十堰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78.9%;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81.23%;城市环境保护投资指数3.42%。该市被评为我国内陆地区唯一的“国家园林城市”。(邹明强)
|
||||||||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湖南岳阳砷污染肇事者已刑拘 "生态床"引来"生态岛" 专家给 质疑南水北调 中国专家呼吁慎 贵州乌江支流水库红枫湖水质 完善排水工程 成都建最大治污 四川就南水北调调水量及赔偿 南京外秦淮河耗资30亿治污后 南水北调水源地“纳污河” 竟 退休教师破解尾矿治污难题 净 整体水质下降 汉江流域饮用水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5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