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污染治理 >> 资讯正文 | ![]() ![]() |
|
||||||||
退休教师破解尾矿治污难题 净化装置获专利 | ||||||||
作者:陈勇 刘杰 资讯来源:湖北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8-19 | ||||||||
武汉退休教师谭盈进历时十余年研发的尾矿净化装置,近日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该装置生产效率高,可以除去尾矿毒素油污,恢复尾矿中石砂的性能,产生的粉渣可替代建筑行业使用的黄沙。该尾矿净化装置由山东一家机械制造厂生产,净化成本低,产生的粉渣只及黄砂价格的三分之一,在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 尾矿是指选矿和湿法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废物。我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也只有30%,大部分则长期丢弃在尾矿堆里。据统计,我国现堆存50亿至60亿吨尾矿,而且每年以3亿吨数量增长。这些尾矿堆存不仅占据了大片土地,而且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和破坏,甚至造成安全事故。 现年73岁的谭盈进从1993年开始致力于尾矿资源的开发,起初研制了一种新型建筑材料——聚酯砖,并于2002年获得国家专利。后来,当他得知矿山面临尾矿污染的难题时,谭先生及时调整自己的研究方向,遵循矿山目前使用的浮选工艺,经过反复实验,研制成功了一种尾矿净化剂和净化装置。据介绍,该尾矿净化技术优于目前采用的拦档式尾矿治理方法。(记者 陈勇 实习生 刘杰) |
||||||||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完善排水工程 成都建最大治污 南京外秦淮河耗资30亿治污后 "碧海"药方疗效甚微 渤海"治 一个黄金大市的尾矿整治战 治污要快于经济建设速度 杭州出台运河治污“组合拳” 史振华:“一把米”降伏治污拦 白洋淀治污须破九龙治水格局 我国确定未来15年以治污为重 滇池治污“十五”计划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5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