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污染治理 >> 资讯正文 | ![]() ![]() |
|
||||||||
深圳河治理三期工程完工防洪功能提高到50年一遇 | ||||||||
http://www.eedu.org.cn 作者:陈靓 资讯来源:深圳晚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4-25 | ||||||||
本报记者陈靓从香港发回报道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规划,深港携手经历四分之一世纪的治河岁月,深圳河终于圆满完成了三期工程治理,将深圳河流域防洪标准提高到50年一遇。昨日下午,深港联合治理深圳河三期工程完工典礼在香港赛马会沙田会所举行,深圳市市委常委、副市长吕锐锋,香港渠务署负责人,深圳水务、环保部门负责人以及两地参与当年深圳河治理的人员,深港双方共约300人参加了完工典礼。 12年治理河段约18公里 深港联合治理深圳河工程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规划,于1995年5月开工,工程分三期建设:第一期工程对料和落马洲两个弯段进行裁弯取直,二期工程对罗湖铁路桥以下至河口除一期工程外的河段进行拓宽、挖深,三期工程对罗湖桥以上河段进行整治。经过近12年建设,2006年11月30日第三期工程顺利完工,共治理河段长度约18公里,完成工程投资约20亿港元,防洪标准提高到50年一遇,河底宽度由原来的25~80米增加到80~210米,下游段的泄洪能力由600立方米/秒提高到2100米/秒,航运条件和水环境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上游河段治理纳入日程 深港联合治理深圳河工程与国际惯例全面接轨,在国内率先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是国内第一个全过程进行环境影响评估、监察及保护的水利工程,是少有的在边防禁区内施工的跨境工程,形成了一套别具特色的管理模式,为创新水利工程建设模式闯出了新路,两地政府成功合作为其他领域合作提供了范例。随着工程相继完工,2002年以来,深港双方实施了深圳河水面保洁项目,开展了河道清淤工程,启动了河口研究等项目。目前,深圳河底泥处理以及深圳河上游河段(莲塘河)治理等已纳入双方议事日程。 仍面临水质改善等整治重任 吕锐锋在完工典礼上表示,深圳河完工典礼是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系列庆祝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深圳河治理工程是深圳市政府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合作进行的跨境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也是历年深圳市政府的重点工程和重要的民心工程。深圳河三期工程虽然顺利完工,但仍然面临水质改善、底泥处理、景观建设等水环境综合整治重任,希望深港双方继续携手,早日实现两地人民所期待的深圳河变清的共同愿景。 今年深港合作项目丰收 香港特别行政区环境运输及工务局局长廖秀冬表示,治理后的深圳河除防洪功能有保障外,也对深港两地的环境、运输及经济起了重要作用。“治理后的深圳河,两岸河堤整齐,水体较深,工程兼顾生态和环境,比原来杂乱的河道环境有明显改善。希望这样的良好环境继续保持,为两地人民造福。”她说,今年也是深港合作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丰收年,除了完成治理深圳河外,深港政府合作的西部通道、上水至落马洲铁路支线均计划在今年年中启用,两地交往将更加方便、频繁。 |
||||||||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民主党派建言:运用市场机制 于幼军:山西宁可不要GDP也要 污染治理:大庆的力度有多大 环保事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让环境保护成硬指标 付永胜教 汪纪戎:“我对水环境的污染 水利专家钱正英率团会诊深圳 防洪、饮水及生态安全并重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7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