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污染治理 >> 资讯正文 | ![]() ![]() |
|
||||||||
生活污水排入牯牛湖 | ||||||||
http://www.eedu.org.cn 作者:曹海峰 资讯来源:新安晚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5-24 | ||||||||
污水流向原始湖泊 观音堂景区旺季时一天最多接待过3900名游客,所产生的生活污水约数十吨。景区开业以来,因为无污水处理设施,大量生活污水全部是在简易的沉淀、过滤后,被直接排放到观音堂景区下游的牯牛湖中。观音堂下游的湘东水电站职工朱绍祖告诉记者,湖水还没明显变差,现在也还敢喝湖里的水,不过更多的时候喝的还 是自来水了。 “随着来观音堂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污水排放量会逐渐增加。牯牛湖上游没被污染的水是1类,受到污染的下游取水口水质则是2类,两个取水口仅相距500米。牯牛湖的库容很小,又是下游地区农业与农村居民用水水源,如果不建污水处理设施,牯牛湖的水质会严重恶化,牯牛降的生态环境会被严重破坏。”祁门县环保局长王庆祥说,牯牛降是华东最后一块原始生态处女地,又是国家4A级景区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不能被玷污。 开发两年未做环评 牯牛降景区总面积约10万亩,自然生态系统多样而完整,森林覆被率90%以上,被誉为“华东森林生态旅游最后一块处女地”。根据自然保护区管理条列,牯牛降景区被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试验区三个部分,牯牛降的旅游开发只能在试验区“观音堂”内有限度地进行。2003年底,黄山市牯牛降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取得牯牛降“观音堂”的开发经营权,时间为50年,企业在保护资源的前提下对观音堂进行旅游开发。 5月23日,该企业观音堂景区负责人阮柱国告诉记者,从2004年至今,已投入约4600万元资金完成一期项目开发,建成10余公里的栈道,同时容纳160人入住的客房、200人就餐的餐厅,小型水电站,还有红茶坊、徽州艺馆、浮桥、地质馆、票房等大量地面建筑。 观音堂开发项目进行到2005年11月底时,景区仍未对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的规划、开发与环评没有同时进行,应该同时建设的污水处理工程也未进行。 污水处理站没建成 2007年2月14日,牯牛降自然保护区观音堂试验区森林生态旅游开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通过省环保部门的审查与批准。 5月23日,记者却在观音堂景区获悉,污水工程已经完成了大半,但是5月初又停下来了。目前,地下污水管网尚未铺设,污水处理设施仍然堆放在屋外。 |
||||||||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陕西母亲河渭河之死:西安每 滇池治理现状:生活污水仍为 生活污水 生态处理 内河黑水 生活污水 奶牛尿水 生活污水成为治淮“拦路虎” |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7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