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污染治理 >> 资讯正文 | ![]() ![]() |
|
||||||||
白洋淀再现潋滟波光 | ||||||||
http://www.eedu.org.cn 作者:雷汉发 杨… 资讯来源:经济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5-24 | ||||||||
“虽然淀里水位比春节时减少了一尺多,但水质却比去年好得多。‘五一’期间我们村就接待游客500多人,比去年增长了一倍。大家又开始养鱼、放鸭子了。有干净的水我们才能挣钱呀!”5月12日,望着波光浩渺的白洋淀,河北省保定市安新县东田庄民俗村村民田老水喜上眉梢。 苇绿莺飞,水清鱼跃。366平方公里的白洋淀经过生态环境有效治理,生机盎然。 被誉为“华北明珠”、“华北之肾”的白洋淀位于河北省中部,是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泊,在调节华北地区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白洋淀还是淀区10余万人生活、生产用水的重要水源。 2006年初,由于淀中水体受到污染、水质严重恶化,相继发生死鱼事件。保定市为此紧急动员,打响了白洋淀上游治污战役。市领导带队,对位于白洋淀上游4条敏感河流沿岸的排水企业进行了全面排查,全市共关停限排不稳定达标排水企业218家,每天减少废水排放量10万多吨。 一手抓限制,一手抓改造。2006年,保定市累计投资2.16亿元对白洋淀上游流域进行污染源的治理和改造。对府河污水完成拦坝截流,府河下游泵站8台水泵保持全天运转,将府河污水全部截流到唐河污水库。对府河、东护城河、百草沟、候河河道全面清理。共清理淤泥垃圾320多车,约3000吨。安新县在全县新建、改建厕所231个,新增垃圾填埋场112个,铺设下水管道23442米,新建渗井539个。为了加强动态管理,保定市的环境监测部门还全力加强对水质的监管,加大对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力度。满城县在关停不达标企业的同时,为达标企业逐一安装排污口流量计,实现24小时监控。 在做好减排改造的同时,保定市加大补水力度,缓解淀区水体污染。水利部门于去年春季,分别从安格庄水库、王快水库开闸放水,入淀水量共5257万立方米,使白洋淀水位提高到7.25米,蓄水量达到1.206亿立方米,再一次避免了干涸。从2007年一季度的监测情况看,白洋淀水位有所上升,淀区水质明显好转,淀区的8个国控点位中的3个出现3类水质。今年“引黄入淀”后,白洋淀的最高水位一度达到7.3米。面对取得的成绩,保定市委书记宋长瑞说:“为保护好‘华北明珠’白洋淀,保定市委、市政府治理白洋淀污染的决心绝不动摇,要下决心打好这场持久战,坚决彻底解决白洋淀污染问题。” 文/本报记者 雷汉发 通讯员 杨学惠 |
||||||||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白洋淀今春鱼无恙 引黄济淀 白洋淀喝饱黄河水 水面扩大绝 白洋淀引入黄河水缓解干淀危 黄河向白洋淀供应“生态水” 污水灌满白洋淀"输血动脉" 死 白洋淀快干了!引黄河水救急 绝迹多年的水禽和鱼类重现白 白洋淀问题病在管理体制 龙多 白洋淀苇绿鸟鸣待游人 白洋淀治污须破九龙治水格局 |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7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