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污染治理 >> 资讯正文 | ![]() ![]() |
|
||||||||
滇池治理现状:生活污水仍为滇池污染主因 | ||||||||
http://www.eedu.org.cn 作者:李丹丹 资讯来源:昆明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2-28 | ||||||||
调研组首次摸清了入滇池主要水系有l2个,主要入湖河流29条。据昆明市环保部门监测数据:滇池水质1988年以来基本为5类、劣5类。现草海水质劣5类,属重度富营养状态;外海水质5类,属中度富营养状态,与保护目标差距甚远。在已监测的新老运粮河、西坝河、船房河、篆塘河等19条入湖河流中,90%以上的河道水质均为劣5类,上游水质优于中下游。 调研表明:在入湖污染总量构成中,城市生活污染仍占主要地位,占入湖总量的52-74%。流域污染负荷主要来源城市生活。随着昆明市城市规模扩大、人口增加,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及污染负荷急骤增长,由于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滞后,不能彻底、有效收集污水,旱季仍有40%以上的生活污水得不到处理。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相比,入湖主要污染负荷总量仍呈大幅上升趋势。 调研组认为,近期,应以实施环湖截污、环湖生态、流域河道环境综合整治、流域水资源内补外调四大工程为重点。按照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目前污染源控制的重点仍应放在城镇生产、生活源上,污水处理要采取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相结合的模式,在加快实施滇池北岸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同时,把重点放在分散处理上,从末端治理转向源头防治和过程控制,确保建设效益发挥;新城区的建设必须同步配套环保基础设施,努力做到发展不增污;入湖河道的整治要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主要目标,实现清污分流;下决心实施“三退三还”,稳步推进湖滨生态带的建设;抓紧做好水源区保护和外流域调水工程的前期工作,先期启动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建设;做好掌鸠河引水工程的后续配套工作和清水海引水工程的开工建设;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推进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到2010年,流域水环境质量整体保持稳定,并向好的方向发展。(李丹丹) |
||||||||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防污染电子电器行业兴起“绿 长江流域污染仍在加剧 实施 建设绿色广东 环保拐点出现 “污染第一城”背后的民生之 黄河水资源污染不容乐观 第 致富“金豆豆”污染生态“救 山西:水环境恶化 88%河流断 “白色家电”污染明年仍难被 每年污染损失近10亿 湖北立法 洞庭湖污染严重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7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