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生活 | NGO | 考试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Eteam | Ieco | 产业 | 留言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环境观察 >> 资讯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2005年度报告概述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2005年度报告概述
作者:佚名    资讯来源:新浪财经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21

  国内首个环保指数—“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2005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民生指数”)由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编制完成,新年伊始正式对外发布,以下为该报告相关内容。

  一、概述

  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指中国城乡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根据直接经验或其它渠道获得的对于环境保护的感受和印象,以及对不同生活空间环保现状的评价以及参与程度。

  以百分制为刻度的“民生指数”显示,2005年中国公众环保指数得分为68.05分。这一数据反映出中国公众环保关注很高,参与不强。

  由国家环保总局指导的“民生指数”显示,公众环保认知度高,但有误区。公众对环保的认知和关注度越来越高。从宏观的环境污染问题到微观的各地发生的环境事件,如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圆明园防渗事件等,公众关注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多,层面也越来越广。其中,公众对环境污染、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宏观环境问题,认知程度均达到了80%以上。调查发现,公众对造成环境污染的四大污染源认知清晰,认为工业污染导致的空气污染是目前公共空间中最严重的环境问题。

  本次调查还发现,说到环保问题时,有比较多的公众认为:环境问题≈环境污染。数据显示,公众对环境负面问题的敏感程度和关注程度远高于可持续发展、自然保护区等正面的环境问题。

  据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负责人介绍,事实上,环境保护的外延很广,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公众将环境问题等同于环境污染,是由于公众对于环境污染问题敏感所致。造成这种情形的原因,一方面是环境污染状况日益严重,切实影响到了公众的日常生活,急需处理和改善;另一方面是一些媒体对环境负面问题偏重报道,对公众产生了不利影响。

  “民生指数”显示,公众环保主动性差。目前我国公众的环保意识和环保知识水平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环保参与能力差, “光说不练”的占了大多数。更须引起重视的是,绝大多数公众一旦遇到具体的环境问题不知道应该如何参与。

  数据显示,80%以上的公众最近三个月没有参加过环保活动,而参与的公众仅占6.3%,两者之间差距显著;同时,当公众遇到具体的环保活动时,视当时的情况再决定如何参与的比例最高,达到40%以上,自主参与意识不强,从众心理表现突出。这一点引起多年关注公益事业的中国民生银行的重视,民生银行的相关负责人认为,这说明公众参与尚有相当大的空间,企业在承担绿色责任,推动公众参与方面,应当有更大的作为。

  “民生指数”显示,公众参与环保的行为以个人空间浅层次参与为主。目前公众最关注公共空间的环保情况,比如空气、水、噪音等,关注程度达到34.0%,这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公众对拥有干净整洁无污染的公共环境的期望。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公众参与的环保行为却集中在个人的生活空间,并以简单的、浅层次的环保行为为主,比如日常生活中的节约用水、用电等。能迅速带来改善并获得利益的环保行为受到大力推崇,而有意识学习环保知识并用于日常生活,或主动参加公益环保活动等需要花费一些时间或钱物的环保行为,则少人问津。

  “民生指数”显示,公众关注环保的出发点主要是个人权益,责任意识淡薄。为“民生指数”研究提供支持的中国民生银行专家告诉记者,公众关注领域和行为的差异说明公众并没有将公共空间的环境保护和个人责任紧密联系起来,而更多的是当环境问题影响到个人生活的时候才会去采取一定的行动,而这种行动也属于维护“个人利益”的行为,而不是促进公共环保的行为,公众的环保参与期待“责任公民”意识。同时,目前公众参与环境监督的权利虽然目前在法律上得到了肯定,但在参与的具体条件、方式、程序上还缺少明确细致的法律规定,公众一旦遇到具体的环境问题,根本不知道应该用何种方式参与,更不知道怎样的方式是最合理最合法的。因此,环保相关部门应建立完善的公众参与体制,将环保纳入社会公共事务全民参与的范畴,进行环保社会动员教育是当务之急。

  二、数据

  (一)公众环保认知

  1、公众对环保负面问题的敏感程度、关注程度较高

  调查显示,公众对环境污染问题、空气质量指数、垃圾处理等环保负面问题,认知程度较高,关注程度也较高,如对环境污染问题的认知程度达到85.4%,27.1%的公众表示对环境污染最关心;对可持续发展的认知程度达到42.0%,最关心可持续发展的只有0.7%。

  2、公众看环保:环境问题≈环境污染

  调查显示,目前公众对环保的认知存在明显偏差。在公众心中,环境问题就是环境污染问题,谈环境保护就是治理环境污染。85.4%的被调查者都存在这样的误区。事实上,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

  3、公众认为工业污染危害最大

  目前,公众对生活污染源认知程度最高,但觉得工业污染源危害最大。在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交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四种污染源中,46%的公众认为工业污染源的危害程度最大。公众认为,工业污染导致的空气污染是公共空间中最严重的环境问题,目前全国各地能见度低、空气灰蒙蒙的天气比较普遍,最直接的根源就是工业污染。

  4、公众对环保权利认知不足,普遍认为权利=清洁+安静

  调查显示,1/5以上被访者不知道自己享有哪些环保权利,不知道民法中有哪些规定。对于宁静权和清洁水权公众听说过的频率较高,但听说过眺望权的比率就比较低。

  (二)公众环保信息

  1、环保信息公众获取渠道有限

  目前,公众信息来源主要依赖报纸和电视,通过这两种途径获取信息的人数比例均在70%以上。

  2、公众环保信息下情上达渠道不熟

  调查显示,47%的人首先选择向居委会或街道办反映他们关注的环境问题。但居委会或街道办实际上并不是环保问题直接处理部门。

  3、12369环境问题举报电话知名度低

  公众知道“12369”这个全国统一的环境问题免费举报热线电话的比例很低,只有16%,而在这16%中打过该电话的仅仅只有9.2%。

  4、环境日:知其一不知其二

  公众知晓“环境日”的比例较高,达到了60.5%;但是知道“环境日”具体是哪天的人却较少,仅占知道“环境日”人数的16.2%。

  (三)公众环保行为

  1、近三个月公众环保行为参与性差

  调查显示,54.9%的公众最近三个月参加过环保活动的次数非常少;当环保志愿团体举行环保活动时,看情况决定如何参加的公众比例最高,达到四成以上,愿意捐款的比例仅占10%左右。

  2、公众现阶段已参与的环保活动以简单的浅层为主

  节水、节电是目前中国公众最突出的环保行为,但科技含量低。值得注意的是对节水不太在意的比例达到14.4%。有意识学习环保知识并用于日常生活,或参加公益环保活动等较高层次的环保活动比例较低。

  3、家庭日常使用塑料袋较多,对其危害重视不够

  公众对塑料袋导致的污染重视程度严重不够,家庭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塑料袋,只有不到1%的人表示家中从不使用塑料袋。甚至有1/4以上的被访者家庭每天使用的塑料袋超过了4只以上。

  4、愿意多花钱买环保产品,但只希望增加少量费用

  有近八成的公众表示愿意多花钱购买对环境有益的产品,但是价格增幅以不超过5%为宜。目前最受公众欢迎的环保产品主要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洗涤用品、食品和家用电器等。

  5、公众环境保护的理想和实际行动不对称

  公众最关注公共空间的环境问题,环保行为却集中在个人空间和私密空间。公众环保行为在私密空间的得分为3.84分,在公共空间的的得分为3.19分。

  6、5年来小空间环保程度提升很快,期望未来一年大空间会有明显改善

  公众的环保行为主要集中在个人空间和私密空间,因此5年来,个人、私密空间环保情况好转程度明显高于公共空间与社区空间。公众预期未来一年内公共空间和社区空间的环保情况能有很大改善。

  (四)城乡环保差异

  1、中国城乡公众对环保现状的感受差异显著

  本次调查显示,城市和城镇之间的差异很小,公众环保指数均在68.8左右,与农村的差异就比较显著。城市高出农村7.5分,明显高于地区差异。城市、城镇公众环保意识靠前,但环保行为不足;农村居民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均欠佳,但对环境满意程度较高。

  2、城市与农村最关注的环保问题

  城市、城镇公众最关心大范围的环境污染问题,而农村公众则着眼于最基础的垃圾处理问题。70%以上的农村居民认为最急需解决的是乱丢垃圾对水和土地的污染以及水和土地资源的浪费。40%的城市居民认为汽车尾气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3、城市与农村对本地环境的看法

  农村居民还没有认识到本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有42%的农村居民认为本地环境问题不太严重;相反,城市、城镇公众普遍觉得本地环境问题比较严重的比例均超过了40%以上。

  4、公众对居住和办公区域最不满意的环境问题

  60%以上的城市、城镇公众对噪声震动扰民最不满意。将近一半的农村公众对街区环境卫生不好最不满意。

  三、反思

  (一)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不够

  超过60%的中国公众认为目前环境保护宣传力度不够。

  (二)政府处理环保问题的力度不够

  指数显示,政府处理环保问题的力度不够,尤其是环保理念和制度的创新度(得分60.4分)和环保问题的反映渠道(得分60.9分)远远没有达到公众要求。

  (三)国家应该提高环保投入

  78.8%的公众认为目前环保投入不足,应该增加环保投入。

  (四)环境保护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公众普遍认为(75.7%)目前环境保护确实很紧迫,必须从自己、从现在、从每一个人做起,但是依然有10.3%的受访者认为虽然环境保护很紧迫,但那是国家的事。

  (五)环保教育从娃娃抓起

  八成以上的人认为有必要从小对孩子进行环境方面的教育。农村人的意识低于城市和城镇,认为偶尔教育孩子的比例达到了20%以上。

  (六)即使影响经济发展也要给予环境保护优先权

  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上,中国公众最支持即使影响经济发展也要给予环境保护优先权。这一选项的分值是3.97分,高于其他所有选项。

  (七)环保问题要两手抓,一手抓法律制裁,一手抓公共教育

  公共教育和增加法律制裁是目前中国公众最推崇的改善环境问题的最有效的方式,认为这两种途径最有效的人数比例均在1/3以上。

  (八)最有效治理污染的措施是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公众认为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使人们自觉维护环境是最有效的措施。将近半数的公众持这种观点。

  四、中国公众环保十大认知

  我国最严重的环境问题是什么? “2005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发布的数据中我们找到了确切答案。该指数是由国家环保总局指导,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组织编制的国内首个环保指数。

  “民生指数”对“污染源认知程度”、“个人空间环保行为”等34个环保指数进行了科学量化分析,记者从中选取了十项公众环保认知,以此反映我国目前的环保现状。

  1、 超过半数的公众认为,最严重的环境问题是工业污染导致的空气污染;

  2、 公众了解最多的环境权利是宁静权和清洁水权,比率分别达到64.2%和53.1%,仍有五分之一以上的公众所有的环境权利都没听说过;

  3、 公众最常用的环境投诉方式是向居委会或街道办事处反映情况,而知道“12369”这个环境问题举报免费电话的不足20%;

  4、 公众参与环保活动最直接的方式是节电、节水和节约用煤,主动参与公益环保活动的很少;

  5、 公众最不满意的事情是政府对环境问题反应不及时和处理缺乏有效性;

  6、 公众认为解决环境问题最有效的方式是法律制裁和公共教育,比率分别达到34.9%和37.0%,远高于其它方式;

  7、 公众对本地环境污染现状的最普遍评价是比较严重,总体达到了42.6%,远高于26.8%不太严重的评价;

  8、 公众最急需解决的环境问题是乱丢乱放垃圾对水及土地的污染、汽车尾气引起的空气异味,其中,农村居民最关注前者,而城市居民最关注后者,比率分别达到71.0%和42.4%;

  9、 城市公众对居住和办公区域最烦恼的问题是噪声、震动扰民及交通阻塞,比率分别达到49.6%和44.2%;

  10 、 公众提出最多的建议是国家应当增加环保投入,比率高达78.8%。

  “民生指数”由北京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参与研究与管理,中国民生银行给予支持。

  五、附录: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项目定义

  关注度:对特定领域某些现象或者某个特定事物的兴趣和关心度;

  认知度:对于特定领域某些现象或者事件的记忆和识别度;

  参与能力:公众对于特定领域事务或者活动参与的自我认识、理解他人观点的能力以及在活动中体现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总称;

  评价能力: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信息以及经历对自己经历的现象或事物进行理解分析,并作出相应评价,是多种能力的综合体现,包括记忆力、理解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等等。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资讯: 没有了

  • 下一篇资讯: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经济形势虽好 还需注重节能环
    世界主要手机 电脑制造商环保
    张德江要求环保实现三个转变
    评论:寻求环保治理方式的“
    南方观察:科学发展呼唤“环
    三年“环保规划施政”成效明
    环保创佳绩,“绿色”应可期
    期盼环保“扭亏为盈”[经济参
    诺基亚杯中国少年环保梦想短
    环保法律实施情况令人忧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