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环境观察 >> 资讯正文 | ![]() ![]() |
|
||||||||
光明评论:发展和环保两手都要硬 | ||||||||
作者:罗真如 资讯来源:光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9-3 | ||||||||
8月26日下午3点,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盛华仁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宣读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跟踪检查有关环境保护法律实施情况的报告》,措辞异常激烈。在《报告》中,盛华仁用“有水皆污”、“逢雨必酸”、“八百里秦川,一千里污染”等现象,来说明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已经集中出现。紧接着,下午4点15分,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委员会主任委员毛如柏和他的同事就此报告接受了中外记者的采访。环境问题正在引起全国人大的高度关切。(2006年8月28日《科技日报》) 没有发展就没有环境问题,人们不可能回到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因此环境问题将伴随人类发展的全过程。进入21世纪后,世界经济呈现总体发展的态势,中国经济发展尤其快速。近20年,中国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9%以上,2006年7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我国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上半年我国GDP同比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了29.8%。上世纪90年代,一代伟人邓小平在南巡时,正视历史和现实又放眼未来,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科学论断。其实,在“硬道理”的背后还隐藏着一个人们需要在发展过程中逐步觉察、逐步认识的道理,那就是快速发展必然引起环境问题,且在一定阶段表现为发展越快,问题越严重。 环境问题的加剧和缓解过程,有其一定的基本态势。1990年,美国经济学家格鲁斯曼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发现了“环境倒U曲线理论”或“环境库兹涅茨理论”现象,即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环境污染由低趋高,到达某个临界点(拐点)后,随着人均收入的进一步增加,环境污染又由高趋低,环境得到改善和恢复。按照这个理论,我国现在生态环境面临的压力正处于倒U曲线由低趋高的爬坡阶段。在相对脆弱的生态环境和相对紧缺的资源环境下,我们只能选择这样一条发展道路:在保持经济增长势头的同时尽可能减少环境污染、减轻环境压力,尽量避免整个生态环境的恶化。“十一五”规划明确的两个基本指标:单位GDP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通过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保持GDP年均增长7.5%,实现2010年人均GDP比2000年翻一番。这就是要缓解因发展提速引起的环境问题,把倒U曲线的“陡坡”趋势变成“缓坡”趋势。 要发展注定要面对环境问题,而不发展注定死路一条。所以,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发展,如何在发展中尽可能把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降到最低程度,并同时保护环境与生态修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用能源消费翻一番支撑了GDP翻两番。专家预计,到2020年,要再实现GDP翻两番,即便是按能源再翻一番考虑,保障能源供给也有很大的困难。专家的测算表明,如果中国也像美国当时那样实现工业化,那么三个地球的资源也不够用。中国人多、地少、资源人均占有量低的国情决定了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必须彻底放弃粗放型增长方式,必须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环保,两手都要硬。 |
||||||||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2006年首届中国•玉溪国 经济形势虽好 还需注重节能环 以新资源观实现科学发展(一 世界主要手机 电脑制造商环保 张德江要求环保实现三个转变 评论:寻求环保治理方式的“ 南方观察:科学发展呼唤“环 三年“环保规划施政”成效明 环保创佳绩,“绿色”应可期 期盼环保“扭亏为盈”[经济参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5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