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环境观察 >> 资讯正文 | ![]() ![]() |
|
||||||||
“西线调水暂缓”值得赞赏 民间力量不容忽视 | ||||||||
作者:佚名 资讯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2-7 | ||||||||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一个大胆的设想,即在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上游河源地区形成水库群,利用西高东低的地形,将这些河源之水汇为一体,穿过巴颜喀拉分水岭,进入黄河流域。 据称,以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鲁家果给温家宝总理的上书为起点,围绕这个水利工程起了纷争,并逐渐演化成以四川60多位学者为主体对工程经济效益、环境影响、地质风险的自发民间论证过程。 论证打乱了工程原定计划。2006年11月初,水利部有关负责人称,原定于2004年完成的西线项目建议书将推后到今年完成,也有可能还要往后推,之后还要通过可行性研究,才能最终确定西线能否开工。他承认,四川专家提出的意见,是西线方案调整和延迟的原因之一。 长期以来,我们从不缺乏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决策的效率,倒是围绕此类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而应当建立起来的公开、透明、科学的决策程序显得有些贫弱。正因为如此,西线调水工程暂缓背后透露出来的意义值得赞赏。 不能、也不必简单地说这是民间力量的胜利从而扭转了决策,而应当将民间力量的参与看成决策的有机组成,是对决策程序的完善和发展。 以2006年3月18日起施行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为标志,重大工程决策越来越注意更广泛地倾听来自不同方向的声音,更重要的是经由制度化、法制化手段,公众参与已经成为决策体系和决策程序的一部分。 在这个办法实施前后,我们已经看到许多类似公众参与从而影响和改变了项目决策的例子,比如: 位于四川岷江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附近的杨柳湖反调节水库,因为媒体和当地世界遗产保护部门的强烈质疑而罢休;四川甘孜州康定县的木格错水库,因为当地百姓的反对并得到州政府的支持而中止;金沙江上的虎跳峡电站,因为其上游沿岸百姓的意见反弹而暂缓;怒江的十三级水电开发规划,因为国内环保人士以及其他有关组织的呼吁而要做重大调整…… 在这几个案例中,有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博弈,有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博弈,有民众与政府之间的博弈,有当地力量与外部力量的博弈。 我们不必就此下结论,认为反对者都是正确的,因为正确与否的标准原本就有主观成分。但我们要为各方力量得以更多和更深入地参与到决策当中,从而发生作用感到高兴。决策就应当是不同利益代表者博弈和妥协的产物。如果程序不公正,结果也公正不到哪里去;如果程序公正,结果即使不尽如人意,也是各方可以接受的。 就在本周一,中国又一巨型水电站锦屏一级水电站成功截流。有关专家对笔者感叹,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对该库区生物多样性的权威和详细的研究,而一切已将就电站截流而改变,留下的只有遗憾。 由此反观西线调水工程暂缓一事,则更感欣慰。 |
||||||||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西线调水涉及的国际政治与环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5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