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留言 | FAQ | 环保易 | 中国环境博客 | 生态博客 | RSS
“无车日”不等于“交通管制日”
Eedu.org.cn 作者:止凡    资讯来源:科学时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0-30
 
据新华社报道,10月27日,春城昆明迎来了它的第二个“无车日”。自此,昆明成为全国第一个月月都有“无车日”的城市。然而,月月都搞“无车日”,引发了公众争议,有市民要求退还多缴的养路费,甚至有市民称其为作秀。
 
国外有很多好的制度经常挂在国内专家的嘴边,可一旦这些好的制度被轰轰烈烈地引到国内,人们就遗憾地发现完全不是想象的那么回事。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很多时候,不是制度真的不好,或者不适合国情,而是引进的本身就是“冒牌制度”。其毒害之处,不仅发挥不了制度的预计效果,还会让人们对制度本身产生极大的误解——“无车日”眼下的处境似乎正是这样。
 
如果问“无车日”好不好,回答当然是“好”,要不然也不会引进。可如果再问“无车日”好在哪里,答案恐怕就有些偏题了。笔者注意到,在今年第一个全国性的“无车日”后,地方政府在总结其效果时大多提到的是其“实际效果”,也就是缓解了多少道路拥堵、节省了多少燃油、降低了多少污染指数乃至减少了多少交通事故等等。而对其“潜在价值”,诸如对市民环保意识的唤醒,对公交系统的促进和改善,对人与车、车与自然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等,却极少被提及。
 
因为关心的只是“实际效果”,搞“无车日”的方法也极为简单:设几块牌子,标明此路禁行,然后由交警上路拦车,如此而已。很大程度上,让被引进的“无车日”改名“交通管制日”其实更为恰当。笔者冒昧地猜测一下,恐怕昆明看中的也正是“无车日”那立竿见影的“实际效果”,因此要月月搞。
 
且不说这可能涉及公权对公民合法用路权的侵犯,“拥挤二十九天,通畅一天”又能有多少真正意义?当然,这或许是一个政绩数据,但对居住在这块土地上的市民而言,体会到的只能是政府强制下的短暂舒适,而不可能是市民自觉下的长久和谐。市民的梦想是天天都能像“无车日”这样道路畅通,可除非天天都搞“无车日”,否则单靠搞“无车日”肯定不能满足这个愿望。
 
必须明白的是:“无车日”所能提供的只是一个美妙的前景,而不是一个实际的行政手段。要实现这个美妙的前景,远非在固定的日子搞搞交通管制这么简单。或者说,“无车日”是对汽车社会的一种文明召唤,而不是对汽车社会的消极回避。“无车日”最大的价值,不在于其一天一时的“实际效果”,而在于这种“实际效果”对文明意识的唤醒,在于这种“实际效果”对各种“潜在价值”的发掘。
 
事实上,国外的“无车日”并非一个政府强制性活动,而是建立在行政呼吁和市民响应的基础上,自愿参加是“无车日”的基本形式。只有“无车日”是市民自愿参加的,才能引起人们的思考,才能将其积极价值辐射到每一天。“无车日”如果只是简单的“交通管制日”,密度再大也无济于事。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绿色生活
     GOOGLE提供的广告

     博客精华
     论坛精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