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环境观察 >> 正文

坚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Eedu.org.cn 作者:宋杨    资讯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4/3/8
摘要: 新质生产力的本质是先进生产力,能够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推动力、支撑力。要发展新质生产力,就要先正确认识新质生产力。

宋杨

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的明确指示,对我们扎实稳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新质生产力的本质是先进生产力,能够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推动力、支撑力。要发展新质生产力,就要先正确认识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非常具有针对性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过程中要防止出现的偏差,同时给出了方法论,即“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这些重要论述,进一步阐明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问题。

一方面,传统产业与新质生产力不是对立关系,传统产业也不等于落后产业,不能当成低端产业简单清退。

我国传统产业体量大、成熟度高,如钢铁、石化、电力、有色等产业,既是我国实体经济的底盘所在,也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和支撑。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传统产业可待挖掘的潜力很大,通过采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传统产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就可以走出一条新的绿色发展之路。例如,中国宝武山西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有限公司通过多年科研攻关,研发出薄如蝉翼的“手撕钢”,成为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精密仪器等尖端领域的关键基础材料,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类似这样的技术突破,已经在多个领域都发生过了。由此可见,只要加大技术创新,借助最新前沿技术的力量,传统产业就会焕发出新的生机,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通过创新和技术进步,一些传统产业也可以实现新的飞跃。例如,我国汽车制造业抓住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转型机遇,加大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市场创新力度,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异军突起。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全球产销量占比超六成,成为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实践证明,传统产业通过创新技术改造可以成为新兴产业,形成新质生产力,从而打造新的发展引擎,实现高质量发展。

另一方面,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统筹考虑、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防止出现一哄而上、千篇一律的情况。

我国国土面积广阔,各区位发展状况各异。东部沿海地区拥有强大的制造业、发达的服务业和较高的国际化程度,中部地区以重工业和农业为主,西部地区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东北地区则是我国的传统工业基地。各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不尽相同,这就决定了各地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不能套用统一的模式,需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门类齐全、规模庞大的工业体系,是我国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最为宝贵的财富,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缺一不可。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立足于本地产业的发展方向,基于自身比较优势,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打造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例如,2023年,四川“新三样”出口增长跑出46.7%的“加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背后,离不开当地资源优势奠定的坚实基础。四川钒钛、锂矿资源丰富,是全国优质清洁能源基地和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可再生能源电力装机容量占电力总装机比重已接近90%,具备明显的碳减排优势,为“新三样”出海增强了竞争力。

四川的例子也说明,各地发展新质生产力,要聚焦自身优势,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不能什么热门就上什么,也不能毫无重点地“铺摊子”;要加强区域间的协调,规划好产业布局,做好产业衔接,实现优势互补,防止出现新的产能过剩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年度任务清单的第一条,意味着今年的重点工作就是要持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各地要不断深化对新质生产力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探索,因地制宜,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进展。

旅行

资讯

更多>>

生活

资讯

更多>>
友情链接
环境生态网 环境科学、生态学的网上家园 客服信箱 eedus@126.com 粤ICP备09031317号-1
Copyright © 2004-2017 www.eedu.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