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国内快报 >> 资讯正文 | ![]() ![]() |
|
||||||||
“生态足迹”警示全球 | ||||||||
作者:李利彬 资讯来源:《中国环境报》2004-11-3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11-3 | ||||||||
由于煤、天然气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的过度使用,人类现在消耗自然资源的速度已经超出了地球资源再生能力的20%。科学家们还跟踪了1100个物种的3000多个种群数量,发现在1970~2000年间,陆地和海洋生物物种数量下降了30%,而淡水生物物种数量则下降了50%。“报告”的主要作者、生态学家骆乔森说:“专家们在主要结论上达成了一致意见,事情正在朝不好的方向发展。” 这份由WWF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共同完成的报告于10月21日在瑞士格兰德正式发布。十几位来自WWF总部、挪威管理学院、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和全球足迹网络的专家参与了研究,报告的数据来自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能源机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以及联合国环境项目世界保护监测中心。 为了让各个国家在占用了多少自然资源上“有账可查”,专家们使用了“生态足迹(EcologicalFootprint)”这一指标,并列出了一份“大脚黑名单”。 在这份“大脚黑名单”上,阿联酋以其高水平的物质生活和近乎疯狂的石油开采“荣登榜首”————人均生态足迹达9.9公顷,是全球平均水平(2.2公顷)的4.5倍;美国、科威特紧随其后,以人均生态足迹9.5公顷位居第二。贫困的阿富汗则以人均0.3公顷生态足迹位居最后。 中国排名第75位,人均生态足迹为1.5公顷,低于2.2公顷的全球平均水平。 报告显示,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意大利、法国、韩国、西班牙、印度均是生态赤字很大的国家。 “很简单,如果生态足迹超过了生态承载能力,就是不可持续的。为实现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每个人都有义务和责任来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费,减小自身的生态足迹。”骆乔森说。 生态足迹是一个高度综合的复杂指标,最早由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规划与资源生态学教授里斯提出。科学家们首先需要收集一个区域或国家人口大量的衣、食、住、行以及他们所产生的废弃物方面的数据,然后把它们折算成可以生产或吸收这些资源的陆地或水域生态系统的面积。 |
||||||||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绿色生态节能建筑——建筑的 成都生态乡村旅游造就“绿色 环保总局:电子废物严重危害 西方有媒体竟称2031年中国将 世博园区共新扩建30条路 体现 环保总局首次发布 生态工业园 全球温度创两千年来新高 二氧 碧利斯肆虐的生态警示 [书讯]从政治学角度看待生态 海南加丁港海潮吞陆地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5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