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国内快报 >> 资讯正文 | ![]() ![]() |
|
||||||||
为亚太播撒新一轮环保种子 | ||||||||
———亚太地区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散记 | ||||||||
作者:本报记者… 资讯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11-29 | ||||||||
用情感编织友谊彩带 亚洲太平洋地区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召开了16次代表大会,从泰国会议到马来西亚会议,再到中国深圳的会议,都是环保的里程碑,各有各的精彩,各有各的收获。保护地球这面共同的旗帜,使无私无畏的环境新闻工作者团结得更紧密。翻开新的一页,各国的代表对深圳会议更是赞美不绝。丰富的内容、鲜明的主题超出了与会者的想像。从隆重的开幕式到精彩的论坛;从领导的对话到国际研讨会;从文艺演出到生态参观……承办者把会议组织得精彩热烈。代表们为深圳的热情所感动,为中国环境记协的组织能力所倾倒,为花园般的会议地点而兴奋。高规格的接待,表达了中国人民对亚太环境新闻工作者的欢迎和敬意。 会上会下,听得最多的还是对环境记者的赞语。在专家眼里,他们是最具有生态良知和智慧的地球卫士,是生态文明、生态文化的播种机。他们不仅唤起群众的意识,而且关注群众的生存和生活环境。他们不仅揭露环境污染的现实,而且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他们唤起忧患意识,用情感和哲理鼓起环保的风帆。 本次大会不仅把友谊的情感推向高潮,也拉长回忆的链条。各国朋友赞扬中国环境记协对亚太环境记协的贡献。晚会上,他们还深情地回忆起中国环境记协已故原主席杨矛的贡献和功绩。是的,为环境做出贡献的人,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这是怀旧思友的时刻,亚太环境记协的长河流过了漫长的16年后,更充满情感。 让意识增强使命感 几乎所有的代表都为今天的地球现状感到不安,几乎所有的发言,都列举环境的伤痕。从大气的污染谈到土地的退化,从江河的干枯讲到荒漠化的扩展,从气候的变暖讲到臭氧层的破坏,大会敲响了环境和生态的警钟。这是亚太地区媒体环境信息的大汇合。孟加拉国《新时代日报》总编讲到干旱带来的威胁:江河断流、荒漠扩展、绿色减少。亚太环境记协秘书长芒戈尔讲到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人类生存环境变坏。而更多的人则指出,河水发生质变,本应清澈的河流变成沥青河、酱油河、绿豆汤河、白沫河。人类文明正在随着河水的变质而面临着新的选择。 忧患意识使与会代表受到一次次撞击。那些曾为环保而忙碌的记者,那些曾为群众环境利益而呐喊的编辑,那些曾多次发出过环境警示的媒体,再一次感到责任的重大和时间的紧迫。经济和环境的矛盾考验着政府,也考验着每个人。一位代表尖锐地指出:自然可以不要人类,而人类却离不开自然。 代表们讲述着他们正在进行和将要进行的行动。来自伊朗的女记者从妇女的角度讲述了以情感唤起社会对环境重视的做法。她把一个个环境状况,编成故事讲给大家听,从海洋污染使鱼类减少,讲到人类失去营养的危险,每一个动情的故事都影响一批妇女,从而把她们吸引到环保事业中来。孟加拉国的代表则利用舆论力量,呼吁民众组织起来保护江河,同干旱、污染斗争,用社会伦理去抗衡受到商业意识扭曲的道德,从而正确掌握经济与社会发展关系的尺度。 中国媒体宣传的科学发展观和环境基本国策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循环经济等成为本次大会鲜活的内容,引起了各国代表的关注和兴趣。中国在经济快速增长中寻找到一条经济发展新路。 开启智慧的闸门 大会论坛的热烈程度令中国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敬一丹为之振奋,她用“火花飞溅“4个字来形容这一场面。无论是领导、专家,还是企业家都有新的论述、新的见解、新的建议,仿佛打开了一座思想宝库。 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的演讲引起了各国代表的极大关注,被称为国际高水平的演说。潘岳讲了三大问题:中国面临的环境与能源挑战、关于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新政策的思考以及关于环境新闻和舆论监督的问题。他认为环境新闻将成为舆论主流之一。环境新闻是国策新闻,关系到国家安全、稳定和发展战略等。环境新闻是公众新闻,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利益,关系到人民群众生活和消费方式以及生活质量、健康,是以人为本的绿色新闻,老百姓爱看。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经济学家李晓西和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专家王金南畅谈绿色GDP的进展,展示出可持续发展的前景。李晓西在进行生动论述后,提出了8项建议,作为对本次大会的献礼。这8项建议明确实在,富有启迪:要建立和完善可持续发展制度;完善可持续发展的法制;利用市场机制、力量搞好环境保护,把环保产业变成赚钱产业;充分利用社会舆论力量,发挥媒体作用;让受害民众成为环保先锋;应用全成本概念,倡导系统化的可持续发展;搞好可持续发展的中长期投资规划等。 企业代表的发言博得掌声和笑声出乎人们意料之外。广西玉柴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建明,以宽阔的胸怀和对环境的高度责任感,把环保作为企业发展的动力。他将柴油机枯燥的技术问题,融入环境的理念,做了一场生动的环境报告。当讲到依靠自己的技术力量生产出符合欧Ⅱ、欧Ⅲ、欧Ⅳ排放标准的柴油机时,台下报以热烈的掌声。他说,搞环保要有饱满的激情、坚强的意志、强烈的责任感。这就是一个企业家的魅力。 本次大会的思想火花,伴随着历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亚太地区播撒新一轮环保的种子,延伸着新闻工作者的脚印,去迎接新的挑战。 |
||||||||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东瀛樱花盛 环境友好行 2004国内国际十大环境新闻 世卫组织:环境问题导致亚太每 亚太环境记协大会发出《绿色 第七届“杜邦杯”环境好新闻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5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