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国内快报 >> 资讯正文 | ![]() ![]() |
|
||||||||
WWF指出气候变化对自然影响超出预测 | ||||||||
作者:佚名 资讯来源:人民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12-15 | ||||||||
这份报告除了分析过去的气候变化影响, 还进一步分析了未来可能不断出现的新的气候变化对于自然的影响。由于气温升高和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使得物种和生态系统面临更为严重的威胁。 自1900年以来,全球平均温度上升了0.7摄氏度。这份报告显示,自然界对温度变化的反应要比科学家们预期得更为强烈,范围也更为广泛。在全球各地以及所有的生态系统中,气候变化的影响现在愈发明显:植物的开花期与200年前相比有所提前,干旱天气的增加引发更多的森林大火,冰川正在进一步退缩。诸如两栖动物等物种的种群数量正在大幅度下降,而与此同时,北美山区的松树甲虫等有害物种的数量却正在增加,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了广泛的破坏。南极地区海冰的消失导致艾德林企鹅种群数量下降,而海冰的迟冻早融,也使得北极熊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完成脂肪的储存。 “自然界正在受到气候变化的袭击,其程度和速度均超出我们所担心的范围,”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气候变化项目主任 Jennifer Morgan说。“各国部长正聚首布宜诺斯艾利斯,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次会议。面对这样的形势,需要他们做出更加实际的承诺,来实现进一步的减排行动,从而保护自然界。” 这份报告的作者们认为,全球平均气温的增幅应该不超过工业化前世界水平的1.5摄氏度,而每十年的变化幅度不应超过0.05摄氏度,这样才能避免毁灭性的气候变化影响事件的发生。这也进一步证实了欧盟和WWF的气温升高幅度不应超过2摄氏度的立场,同时也为WWF正在进行的减排二氧化碳的行动提供了强有力的佐证。 WWF中国项目针对青藏高原所做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主要反映在高山冰川的加速退缩。在过去40年里,高亚洲 (亚洲中部高原地区) 冰川长度平均退缩了5.8%,冰川面积减少了6.3%,中国境内的冰川减少面积相当于3790.11km2。 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江源地区是整个青藏高原沼泽湿地的主要分布区,由于气候演变和人为过度利用和破坏草场的缘故,沼泽湿地水量递减,沼泽低湿草甸植被向中旱高原植被演变,致使大片沼泽湿地水源枯竭,沼泽湿地水源涵养功能降低。近15年来,三江源区河流、湖泊水域面积不断萎缩,其中湖泊水域面积减小了196.54 km2,相当于总湖泊面积的7.5%。湖泊退缩主要发生在长江源区,共减少114.81km2,是长江源区总湖泊面积的10.6%,占江河源区总退缩湖泊面积的58.4%;黄河源区湖泊水域退缩了5.3%,河流分布面积减少了3.23%。 “气候变化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正显著地影响我们的生活,公众应该更多地了解气候变化相关的信息,”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分会能源气候变化项目主任甘霖博士说,“公众不仅需要了解气候变化,还应该采取行动减缓气候变化,公众减排行动势在必行。” |
||||||||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碧水绿岸亲近自然 西宁建成1 “自然与生命的瞬间”环保摄 巴丹吉林自然与生态 加科学家认为气候变化可能影 《京都议定书》有了“牙齿” 科学家研究表明全球变暖使热 中英联合研讨气候变化效应 气候变化威胁世界自然遗产 华南虎"留学"南非学野性 200 八国集团合力围堵非法伐木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5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