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国内快报 >> 资讯正文 | ![]() ![]() |
|
||||||||
警惕“项目饥渴症”对生态环保的践踏 | ||||||||
作者:本报评论… 资讯来源:《市场报(2004年12月31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12-31 | ||||||||
最近几个月来,有关地区之间大搞招商攀比、盲目引资的新闻不时见诸报端。以中西部中小城市为代表的这些招商引资主体,面对国家今年以来对各地“开发区”清理整顿力度的空前强烈,出于保护开发区、发展地方经济的目的,不顾区域经济的发展现状和市场基础,纷纷采取层层加码的招商任务摊派方式,要求辖区内的所有政府官员和有关单位,在限定时间内完成既定的招商任务,一时间导致各地之间竞打招商优惠牌,不管项目情况和资金背景,惟恐不能让企业和项目在本地生根落户。 我们注意到,对生态环保所持有的这种偏见和误解,正日渐影响着一些城市的战略发展规划。从对科学发展观的抵触与排斥,到对建立生态城市的嗤之以鼻,从对GDP的盲目推崇,到对“唯项目论”的高度思想统一,在这些城市主导者的眼里,有关建立生态城市、全力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类的民意基础和政策主张,都被视为是极不现实的“理想主义”,都被理解为“空谈误国”,都被曲解为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旁观者心态。 如果不作认真的调查分析,这类“先污染后治理”或者说“发展优先”的观点很容易迷惑众人。不是吗?如果没有企业投资所带来的充分就业,也许辖区内居民的吃饭问题都难以解决,在这样的背景下,即使再优美的城市环境也难以让人享受;如果没有项目发展对地方经济的拉动作用和税收贡献,也许区域经济的发展基础将不复存在,在这样的背景下,纵使有再好的环保理念,也不可能落到实处。 但事实上,所有这样的想法都是片面的观点,这些观点已经或者正在对这些地方的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试问,有哪一个经济发达的城市不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有哪一个环境优美的生态城市是无企业、无项目光顾的空心城市?又有哪一个重污染城市是可持续发展、人见人爱、项目资金愿意落户的投资宝地?更有哪一个项目和企业不偏爱那些环境优美的生态城市?所有的事实都能够证明,重视环保、建立生态城市不仅不与经济发展相冲突,反而会在很大程度上吸引资金和企业的落户,从而全面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更重要的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的生命安全和具体承载、滋润这一重任的环境安全,正日渐成为整个社会最为宝贵的财富和我们共同的追求。 基于这样的分析,我们可以自信的驳斥,那些对生态环保存在固执偏见的城市管理者,他们的这种观点是对“人本观念”的极大藐视;我们必须明确地反对,那些靠牺牲长远利益赢得短期经济效益的“唯项目论”城市发展战略,他们的这种战略从长远看只会得不偿失;我们应当旗帜鲜明地指出,唯有建立生态城市,才是中小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惟一途径。 事实上,能不能确保招商引资与环保生态并重,自觉抵制“项目饥渴症”所带来的盲目引资心理,构建一个能够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真正生态城市,关键是我们能否站在一个全局的高度,真真切切地理解生态环保的内涵和意义;能否立足现实,眼观八路,拓宽思维,设计出一套清晰的发展思路;能否以市场化的手段和执政能力,全力提升招商引资水平,推动传统城市向生态城市的转型。 正如著名环保学家曲格平先生所说,只要我们确保城市经济增长方式是集约内涵式的,采用生态技术建立起生态化产业体系,实现物质生产和社会生活的“生态化”,倡导生态价值观和生态伦理,确保城市一改现代城市高消费、高消耗、高污染、非循环的经济运行机制,提倡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物质和能量得到多层次分级利用,生态城市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 我们相信,只要我们采取行政、法制、经济、技术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管理,保证城市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我们就一定能早日建成生态城市。到那时,我们对生态环保的理解,将绝不仅仅再将它理解为好看的花瓶,更会将其看作盛产鲜花的花种。也只有到那时,我们才能够摆脱“项目饥渴症”的折磨。 |
||||||||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经济形势虽好 还需注重节能环 世界主要手机 电脑制造商环保 绿色生态节能建筑——建筑的 张德江要求环保实现三个转变 评论:寻求环保治理方式的“ 南方观察:科学发展呼唤“环 三年“环保规划施政”成效明 环保创佳绩,“绿色”应可期 期盼环保“扭亏为盈”[经济参 诺基亚杯中国少年环保梦想短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5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