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国内快报 >> 资讯正文 | ![]() ![]() |
|
||||||||
环保领域是公众参与的最佳切入点 | ||||||||
作者:曲力秋 资讯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25 | ||||||||
潘岳说,在20世纪最后30年里,西方各国凭借着雄厚的经济和技术资本,在人均GDP超过8000美元时解决了环境问题。与此同时,它们将许多危机输出到了发展中国家。它们将企业总部和研发中心留在环境良好的城市而将高耗能、重污染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然后又通过一系列的国际组织衍生出一系列的法律、条约和协议,控制全球化市场。发展中国家为了吃饭和生存,不得不使更多的森林草原沦为荒地,更多的江流被截流灌溉,更多的土地被荒漠化,即便一时依靠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使GDP大幅增长使我们成为世界的奇迹,但很快就因为环境和能源的无法承受而失去了发展后劲,并同时受到发达国家各种国际规则的挤压和打压。 “以中国为例,目前我们在酸雨、沙尘暴、河流污染、野生动物保护等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在全球化时代全都变成了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 潘岳说,在贸易方面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不断提高对中国进口产品的环保标准,仅由欧盟对中国机电和家具产品提高的环保门槛就使中国每年贸易损失达130亿美元。在外交方面,发达国家已经把环境问题和人权问题捆绑在一起。特别是北欧国家,它们对中国的外交基石就是环境和人权问题。 潘岳强调,可以预见的是,今后谁的环境问题日趋恶化,谁就将失去道义上、技术上和经济上的优势,谁就在国际关系上日趋被动。中国应率先呼吁发达国家应对发展中国家改善环境提供经济援助,履行过去所做的承诺特别是在无偿转让环保技术方面的承诺,同时减少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 |
||||||||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经济形势虽好 还需注重节能环 世界主要手机 电脑制造商环保 张德江要求环保实现三个转变 评论:寻求环保治理方式的“ 南方观察:科学发展呼唤“环 三年“环保规划施政”成效明 环保创佳绩,“绿色”应可期 期盼环保“扭亏为盈”[经济参 诺基亚杯中国少年环保梦想短 环保法律实施情况令人忧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5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