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国内快报 >> 资讯正文 | ![]() ![]() |
|
||||||||
加强环境保护 实现可持续发展 | ||||||||
——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理事会第23届会议上的演讲 | ||||||||
作者:中华人民… 资讯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2-24 | ||||||||
尊敬的肯尼亚总统齐贝吉阁下, 尊敬的特普费尔博士,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上午好!很高兴来到美丽的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参加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理事会第23届会议暨全球部长级环境论坛。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对本届会议暨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各位代表、各位来宾致以良好的祝愿!在此,请允许我再次代表中国政府对受印度洋海啸灾难影响的国家和地区,对死难人员家庭表示深切慰问! 自从人类起源于东非等地以来,地球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化。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更加关注发展问题。5年前,联合国首脑会议提出了影响深远的千年发展目标。多年来,联合国环境署在全球环境与发展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届理事会以发展为主题,围绕消除贫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进行讨论,这对于实现千年发展目标,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发展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施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26年来,GDP年均增长9.4%,2004年达到1.65万亿美元。科技、教育、文化、卫生、扶贫等社会事业不断加强,农村贫困人口显著减少,全国出生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经达到72岁。 中国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战略来实施。我们制定了《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等文件,把环境保护纳入了国家的发展规划和计划。近7年来,环保投入累计达到8000亿元。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不断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工程顺利实施,环保的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建立。在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情况下,污染扩大的趋势初步得到控制,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同时应当看到,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GDP刚刚达到1200美元,经济社会生活中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人口多,生产力不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就业压力大,经济结构不合理,社会事业落后;物质消耗多,污染比较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增长付出了较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中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要走的路还很长。 女士们、先生们! 今后十几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我们将认真解决前进道路上存在的矛盾和问题,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争取到2020年实现GDP比2000年翻两番,达到4万亿美元,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我们将按照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要求,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人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使改革和发展所创造的社会财富为全体人民所共享。 二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四是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在环境保护方面,重点将采取五项措施: 第一,推行清洁生产,调整经济结构。开展清洁生产审计,建立清洁生产管理体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所有新建项目都要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和工艺,燃煤电厂都需配套建设脱硫装置。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广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洁净煤等技术。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冶金、建材、化工、能源、轻工、纺织等传统产业的调整和改造,加速淘汰落后的技术、工艺和设备,依法关闭严重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厂矿。 第二,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提高全民节约和环保的意识,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动资源的回收利用和循环使用,积极发展环保产业。在企业、工业区、居民社区和城市、区域等各个层次,推行绿色生产和消费。突出加强节约能源,大力推进建筑节能、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节电,建立节能、节水产品认证制度和强制性标识制度,制定并实施土地集约利用的标准。 第三,加强污染防治,控制污染物排放。继续推进重点流域、区域、城市、海域等污染防治工作,确保如期达到治理目标。加快建设污水、垃圾处理设施,推进市场化运行。采取综合治理办法,控制和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注意解决汽车尾气、电子垃圾、环境噪声、土壤污染等新的污染问题。全面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促进企业和单位减少污染排放。 第四,推进生态建设,提高环境质量。继续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风沙源治理、水土保持等生态工程,促进生态保护与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农村发展相结合。加强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的保护和建设,控制开发活动,减少人为破坏,提高自然修复能力。加强生态环境调查和监测,逐步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第五,依法保护环境,维护群众利益。以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为重点,继续开展维护群众环境权益、依法打击违法排污的行动。完善环境法律法规体系,加大环保司法力度。健全“政府主导、市场推进、公众参与”的环保工作机制,建立科学的环境与发展评价制度,实行规范的环境质量公布制度,鼓励社会公众参与和监督环保工作。 女士们、先生们! 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和创造生活的能力大大增强,世界环保事业取得重要进展。但各国的发展并不平衡,全球环境仍在恶化。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共同发展,必须加强全球范围内的合作。为此,我愿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一)继续加强多边与双边的合作。进一步发挥联合国环境署的作用,推动各国环境合作,协调全球环境管理。加强有关国家和地区的环境合作,共同解决区域环境问题。发达国家应更加积极主动地承担保护环境的责任,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的环保援助。发展中国家应努力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加注重保护自身环境,参与国际合作。为了加强全球环境合作,中国政府愿意于2006年承办“保护海洋环境免受陆源污染全球行动计划”第二次政府间部长级审查会议。 (二)全面推进经济、技术、管理的合作。扩大经济技术合作,消除贸易壁垒,相互开放市场,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发展水平。建立贸易领域的环境安全机制,防止污染严重的产业、危险废物和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越境转移。消除技术交流的障碍,推广环境治理技术,共享经济发展和环境管理的经验,实行有利于保护环境的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 (三)开展落实千年发展目标的合作。进一步明确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在消除贫困现象、普及基础教育、促进男女平等、防治重大疾病等方面,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千年发展目标的实现。 (四)积极开拓新领域的合作。在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推广、人才培训、信息传播、政策制定等方面,广泛开展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环境保护的能力。印度洋海啸再次昭示我们,自然灾害是人类面临的共同威胁,必须加强全球范围内自然灾害预警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合作。为此,中国政府愿加大援助的力度,除通过双边渠道向受灾国提供逾5亿元人民币援助外,还专门提供2000万美元用于多边援助,其中50万美元将通过联合国环境署提供,以支持环境署在灾后重建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女士们、先生们! 加强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各国政府共同的责任。中国政府将认真贯彻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一如既往地积极参与国际环境事务,履行国际环境公约,为解决人类面临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做出贡献。让我们进一步积极行动起来,真诚地加强交流与合作,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开创世界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 谢谢大家! |
||||||||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生态旅游指导意见》将出台 生态旅游现场会:实现旅游发展 环保创佳绩,“绿色”应可期 环保法律实施情况令人忧 人大常委会就环境保护法律实 北青时评:别让错误的政绩观 我国建立环保"统一战线" "为 青藏铁路建设中的环境保护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论坛“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在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5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