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生活 | NGO | 考试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Eteam | Ieco | 产业 | 留言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国内快报 >> 资讯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空气污染严重侵蚀秦俑 中美专家已赶赴现场联手救援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空气污染严重侵蚀秦俑 中美专家已赶赴现场联手救援
作者:佚名    资讯来源:北京娱乐信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3-17


秦始皇死后留下的兵马俑,度过滚滚历史洪流,却抵不住2000多年后的空气污染,出现严重侵蚀。日前,中科院邀请美国专家及我国香港理工大学的专家,到西安追寻腐蚀气体、降尘等污染的变化,力保这片庞大古迹群免受侵蚀。



秦朝兵马俑正遭受严重空气污染

馆内白纸24小时变黑
据香港媒体报道,兵马俑出土后,一直面对氧化、水侵的威胁。有科学家把一张光洁白纸放到兵马俑博物馆内。24小时后,它已满布炭微粒,变得灰黑。正是这些污染物令兵马俑失去光泽。
不过,兵马俑墓地将首次出现一支中美专家组成的科学家队伍,运用现代环境科学,研究兵马俑面对的大气污染变化,着手令墓地空气变得更洁净。
中科院牵头研究腐蚀成因
该“治污”项目由中科院相关部门及秦兵马俑博物馆牵头,邀请我国香港理工大学和美国沙漠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参加。负责参加该项目的香港理大土木及结构工程学系副教授李顺诚,过去亦曾替其他古迹做过类似研究。
该小组人员将从本月起,在未来两年内观察兵马俑受大气污染的情况。他们希望最终掌握腐蚀性气体、大气气溶胶和降尘的变化规律及化学反应,掌握文物如何受到腐蚀。
在文物保护界眼中,空气污染对文物的影响,犹如火上浇油。香港大学建筑学系讲师何志清指出,当人类掘出埋藏地下千年的文物时,它们一遇空气,就有被氧化的危险,不少文物正因氧化原理,令表层的色彩走样以至消失。若空气受到污染,酸雨亦将令文物遭受更大损害。
专家将制文物保护数据库
“最难的一关,是资源。”香港大学建筑学系讲师何志清表示,将建造一个专用的文物环境实验室,还要制造一个包括室内微气候、腐蚀性气体、大气气溶胶以及降尘的庞大数据库。
中国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指出,这个研究将为中国日后的博物馆铺路,提供一套防治大气污染的先例,供后来者借鉴。《新快报》文并图

■新闻链接
彩绘兵马俑脱离“病魔”

历时多年的秦兵马俑彩绘陶俑保护取得阶段性成果。截至目前,秦兵马俑二号坑和秦陵陪葬坑出土的10余尊彩绘俑全部保护完毕,这批珍贵的彩绘陶俑终于远离了“病魔”,重现风采。
据了解,兵马俑发掘出土后,面临许多文物保护方面的问题,其中最棘手的就是兵马俑表面彩绘的保护。由于埋藏了两千多年,地下多种有害因素导致大多数兵马俑的彩绘消失殆尽。因此,二号坑和秦陵陪葬坑出土的10余尊彩绘俑就显得弥足珍贵。
彩绘陶俑出土后,秦俑馆就专门成立了专项攻关研究课题组。经过多年研究实践,他们终于研究出了两种成功的保护方法,一是用抗皱缩剂和加固剂联合处理方法,一是采用单体渗透,电子束辐射固化的加固方法。
文物保护专家接着又进行了多项试验,终于总结出一套完整的保护工艺,并先后运用于10余尊彩绘陶俑的保护。实践证明,这套保护工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据《华商报》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环保局长岂能掩饰污染
    南京外秦淮河耗资30亿治污后
    黄河四支流几乎“有水皆污”
    废弃电器污染者负责
    严防污染企业向西部转移
    我国土壤污染形势相当严峻 已
    环保总局即将在全国范围开展
    污染企业“西进下乡”现象值
    哥伦比亚森林火灾损失严重 水
    珠海污染海域面积减小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