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国内快报 >> 资讯正文 | ![]() ![]() |
|
||||||||
生态长廊将成湿地动物乐园 | ||||||||
作者:顾佳 资讯来源:上海青年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4-19 | ||||||||
本报讯(记者顾佳)栖息在原江湾机场的野生动物,同样能在“新江湾城”找到自己的家园。记者昨天从有关方面获悉,正在建设中的“新江湾城”将专门为小动物辟出占地23公顷的“生态走廊”,供其迁徙之用。除此之外,原来江湾机场南侧7公顷自然湿地也将被完整保留,为野生动植物留下一片“生存净土”。 进出7公顷自然湿地科研人员走“吊桥” 在江湾机场南侧7公顷自然湿地内,栖息着数十种野生动物,拥有近百年树龄的老桑树等珍贵资源,最令人称奇的是这里野生植物极少病害,已形成了完整的“生态链”。为此,这7公顷自然湿地将被完整保留,并命名为“神奥园”。 为保持“神奥园”生态环境,目前,绿化建设者正在贯通其内外部水系,今后还将去除一小部分芦苇荡引入水生植物,引进珍贵乡土植物,利用这里的生态优势,建成一流的“上海乡土种质资源库”。 另外,为使野生动植物生长免受干扰,人类只能通过一座吊桥进出“神奥园”,能过吊桥的仅是科研人员等特殊人群。至于普通市民则可以在“神奥园”附近新建的科技馆内,通过安装在湿地深处的探头,欣赏“湿地”自然风光,观测水鸟孵蛋的过程。 23公顷“生态走廊”供小动物“迁徙” 栖息在“神奥园”以外的小动物,也绝不会因为栖息地被开发而遭受“灭顶之灾”。据了解,占地23公顷的“生态走廊”位于“新江湾城”东侧,原本是荒地,其绿化设计采用人工再造的形式,栽种香樟、女贞等乡土树种“打底”,而地被则以“二月兰”等富有野趣的植物为主,水边则运用“矮蒲苇”等新兴水生植物,进一步营造合理的生态和景观效果。 这条贯穿南北的“生态走廊”,除了是居住区与道路之间的绿化隔离带,更是生活在旧机场各处野生动物的迁徙通道,它们可以从这条通道前往南边的“神奥园”居住,也可以在“走廊”内安家。 “新江湾城”将再现老式“石屑路” “新江湾城”整体园林设计都将以模拟自然的手法,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在这里,市民可以再次踏上以碎石铺成的老式“石屑路”,达到引用雨水生态循环的效果。 “新江湾城”内栽种的植物将以女贞、杏、槐、枣等蜜源、坚果植物为主,阴阳搭配,尽量招蜂引鸟,减少人工养护的环节中对环境造成的伤害。 链接 正在建设中的“新江湾城”占地900公顷,地处杨浦区,前身为废弃的军用机场。上世纪80年代末以后,被废弃的机场出现了多处自然生态复苏的现象。其中以旧机场南侧三个弹药库一带的100亩土地生态环境最好。未来的“新江湾城”将居住6到9万人,综合绿化率达50%以上,建成一座知识型、生态型大型花园城区。
|
||||||||
资讯录入:eedu 责任编辑:eedu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长垣湿地千只白鹭安家 中国目前仅存不足50只野生老 成都规划八大湿地让气候更"滋 绿色生态节能建筑——建筑的 南京要建600公里“动物通道” 25万公顷湿地生机盎然 宁夏 意外 走近川金丝猴生活群 广东将实施保护湿地条例 禁 成都生态乡村旅游造就“绿色 环保总局:电子废物严重危害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5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