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国内快报 >> 资讯正文 | ![]() ![]() |
|
||||||||
和谐江苏:7400万江苏人民的追求与福祉 | ||||||||
作者:陆峰 沈峥… 资讯来源:新华报业网-新华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0-20 | ||||||||
“努力建设一个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民群众普遍得益、社会充满生机活力的和谐江苏。” 这是省委书记李源潮在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上提出的宏伟目标,是中央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在江苏的具体实践,更是7400万江苏人民的现实追求和共同福祉。 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审议通过的《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在与会同志中引起强烈共鸣。 贯彻《意见》—— 找准了建设和谐江苏的着力点和切入点 省委在贯彻《意见》中提出,到2010年左右,全省总体上实现全面小康,努力使江苏的和谐社会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到2020年,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使江苏经济更加发达、人民更加富裕、法制更加完备、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安定、生态更加优良,成为社会和谐程度较高的省份。 这样一个现实的时序表,为全省人民树立了前进的标杆,而全面落实“五个统筹”,实行“四个优先”和“五大载体”建设,则为建设和谐江苏找准了着力点和切入点,《意见》提出的和谐江苏建设的路径在代表们中形成了强烈共识。 与会同志认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于我们认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念、思路和方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王荣说,《意见》从指导思想到目标制定到工作部署,都把中央精神与江苏实际有机结合,既体现了中央要求,又切合江苏省情,无论是从内容的完整性、系统性,还是解决问题的针对性,都是一份鼓舞人心的好文件,将对全省和谐社会建设起到积极的引领和推进作用。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湛说,省委的意见体现了十六届六中全会的精神,江苏处于全国发展的第一方阵,在发展中遇到的矛盾可能也比较早。江苏一直在积极探索化解矛盾的思路和办法,在发展中探索实践和谐社会的路径,《意见》为江苏勾勒了和谐社会建设的蓝本,将构建和谐社会变成全社会的共同理想和行为。 大家认为,江苏建设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体现了时间上的率先,鼓舞人心;实施举措,抓住利益和谐的核心和和谐建设载体的建设,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省交通厅厅长潘永和说,“四优先”方针是具体化的指导方针,五个载体的建设是对和谐建设的创造性发挥。射阳县委书记谷家栋说,《意见》抓住了利益和谐这个核心,明确了和谐社会建设的当前任务和长远目标,具有鲜明的指导性。 社会和谐核心—— 统筹兼顾利益关系的和谐 利益关系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核心,《意见》围绕这个核心,着眼于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不仅是我省建设和谐社会的要义,也成为与会同志的共识。 无锡市委书记杨卫泽说,和谐社会建设要以人为本,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关键是要解决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从就业、看病、环境保护、拆迁等难点入手,积极为老百姓谋利益。 省法院院长公丕祥说,省委的《意见》对人民法院服务和谐社会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强调要“加强社会和谐的司法保障”,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举措。司法机关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贯彻中央、省委的决定为强大动力,坚持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司法维护公平正义的职能作用。要运用司法手段,着力解决好涉及人民群众的诉讼利益,妥善化解各种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安宁。 “社会和谐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两个率先’的内在要求。”与会同志认为,《意见》内容全面,重点突出,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任务目标,既要经济发展,又要社会和谐,而建设和谐社会关键在人,要在努力协调各方利益关系的基础上实现和谐的目标。 南京市鼓楼区委书记鲍永安说,省委的《意见》符合中央精神,也与江苏发展实际相结合,对基层有很强的指导性。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需要我们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加快发展中协调各方,让老百姓得到切实的利益。 和谐社会任重道远—— 把和谐发展贯穿于“两个率先”全过程 与会同志认为,“两个率先”是江苏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最大实践,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三者密不可分,要将和谐发展贯穿于江苏“两个率先”的全过程,在推进“两个率先”中建设和谐社会。 淮安市委常委、涟水县委书记李卫平说,构建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体现和深化,改革开放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而更大的成果应该体现在和谐构建中,和谐社会的建设既是一个迫切需要实践的现实问题,也是一个任重道远的长期任务,既是一个具有共性的目标追求,又需要基层结合地方特色因地制宜。 江苏的发展,既要经济发展、生活殷实,也需要民主法制、社会和谐。省委政法委副书记缪蒂生说,在建设和谐江苏的过程中,需要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切实提高发现、控制和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促进社会和谐。 加快苏北振兴,推进区域共同发展,是构建和谐江苏的题中应有之义。连云港市委书记王建华说,省委在《意见》中提出加快淘汰分散的小化工,对苏北发展大有益处。苏北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省民政厅厅长赵顺盘说,《意见》体现了江苏的特色,江苏区域发展情况各异,要从实际出发,提出符合本地实际的具体落实举措。 盱眙县委书记蔡敦成说,南北共同发展才和谐、城乡共同发展才和谐、安居乐业才和谐。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当前要狠抓发展机遇,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苏北振兴,促进区域共同发展。 和谐江苏,蓝图绘就。它必将引领全省干部群众在“两个率先”的征程上抒写出激动人心的华彩乐章。 |
||||||||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追求和谐将成为我国旅游发展 新理念新思路新亮点 国家水利风景区标识启用 展现 江苏沿海生态环境质量不容乐 江苏设立长江豚类自然保护区 上海市五措并举推进和谐水环 生态公路和谐之路 江苏四市冲刺国家生态市 人水和谐新境界 和谐花园香飘世界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5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