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国内快报 >> 资讯正文 | ![]() ![]() |
|
||||||||
以“转”促“进” 以“蓄”促“发” | ||||||||
作者:徐爱民 资讯来源:人民网-华东新闻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0-26 | ||||||||
本报记者 徐爱民 ●过去的5年,是如东县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的5年。循着“突出发展主题,凸现工业主体”这一思路,如东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2005年,如东县完成GDP146.38亿元,比2000年翻一番;三次产业结构由“九五”期末的33.3∶36.9∶29.8演进为20.2∶48.1∶31.7。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评选中三度榜上有名。获“全国基础教育强县”、“全国百家明星县”等称号 港口开发—— 实现“打基础”与“快发展”有机统一 如东地处长三角东北部,东枕黄海、南临长江、西接苏中腹地、北连欧亚大陆桥,拥有106公里长的海岸线、6000平方公里的海域、7万公顷的滩涂及3.3万公顷的沙洲。 20多年前,江苏省海岸带资源综合调查组的专家在如东调研时惊喜地发现,该县海岸线外有一条直通太平洋的深水通道——如东洋口港。20多年来,专家们经反复论证断定,洋口港是江苏近千公里海岸线惟一可建10万—20万吨级国际性深水海港的天然理想港址,是一处珍贵的港口资源。 大自然的恩赐,再次赋予如东发展的生机和活力。洋口港的开发工作被提到议事日程上:以提升江苏综合竞争力为目标,通过整合沿江,开发沿海,形成江海联动新的港口体系;推动港口融合、物流融合、产业跨江联合、港航企业联合,使洋口港真正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强有力的“北翼”,与“南翼”宁波北仑港遥相呼应。 这一指导思想确立后,如东县将港口开发作为实现如东经济“打基础”与“快发展”的有机统一,积极投入洋口港的开发和建设中。地方政府及各方业主投入勘察等前期工作经费2亿余元,为开发打下了良好基础。 洋口港港址距离海岸线13公里,光建设陆岛通道、太阳岛和临港工业区围垦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就要50亿元。用什么吸引投资?如东人想出了一个妙招:用滩涂使用权入股。在上级政府的支持下,这一方案最终得到了批准。 2003年7月,洋口港迎来“第一个吃螃蟹”的投资单位——香港保华集团公司。经过7天谈判,如东县“以30平方公里临港滩涂使用权作价入股,在合资组建的江苏洋通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占股40%”的条件被对方接受。 不久,江苏洋通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宣告成立。在2009年之前,将投入50亿元匡围临港工业用地,建设陆岛通道、太阳岛等基础工程。 创新投融资体制,使洋口港开发步入以基础设施带动项目、以项目带动港口开发的两轮齐驱之路。 目前,10平方公里临港工业区已匡围成功,黄海大桥、太阳岛已开工建设,2008年将与苏通大桥通车实现同步通航。一个现代深水大港正从蓝图走向现实。 产业集聚—— 转变县域经济增长方式 “集聚化发展既是科学发展的要求,也是县域经济转变增长方式,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如东县委副书记、县长詹立风说。 “十五”期间特别是近3年来,如东县牢牢抓住江苏省委实施的“沿江、沿海、沿沪宁线、沿东陇海”的“四沿”开发和南通市委“江海联动”开发的战略机遇,以洋口港区、小洋口地区、开发区新区三大载体建设为龙头,全力构筑要素承载新平台,实现沿海开发重大突破。 洋口港开发建设强势推进,洋口大道、洋口运河等重点基础设施工程相继开工,风电、秸秆发电等一批绿色能源项目进展迅速,投资6亿多元的电网改造工程进入实施阶段,各涉港规划相继获得批准;小洋口地区率先繁荣,两次成功匡围土地共2266公顷,总投入达5亿元的国家级中心渔港、江苏沿海开发博物馆等一批基础设施和重点工程相继启动或竣工;洋口化工园起步两年来,进区企业达48家,计划总投资38.6亿元,已完成投资10.8亿元,投产11家;开发区新区面貌日新月异,已启动的10平方公里范围内道路、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配套到位,污水处理厂、热电厂投入运行,进区企业超过60家,总投资超过40亿元。 如东县根据土地利用集约化、企业发展集群化和工业化、城镇化互动的要求,进一步强化对县城新区、洋口港区、小洋口开发区和如泰运河经济带四个核心增长区的规划、开发和建设,把做大工业园区作为吸引产业和资本转移的重要抓手,高起点规划规模型、特色型工业园区。 环境革命—— 以“绿色如东”提升竞争力 “以环境革命提升区域竞争力,是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如东县委书记周铁根在多种场合反复强调,“我们要以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为目标,推进城市建设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综合发展环境,全面增强经济发展的承载力和吸引力。” 近年来,如东县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再利用水平,坚持“环保优先”方针,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着力开展污染治理和国家生态县创建工作,努力实现经济持续增长、排污持续下降、生态持续改善。比如,如东拥有丰富的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资源,发展可再生能源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为提高自身的能源自给率,调整优化能源结构,促进县域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2004年起,该县制定全国绿色能源县计划,实施了包括百万千瓦级风电场、秸秆发电、潮汐发电、沼气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垃圾发电、风能制氢等多种可再生能源示范项目建设行动计划。 目前,如东一期10万千瓦风电特许权项目已开始建设;二期15万千瓦风电场首批机组已并网发电;三期60万千瓦浅海滩涂风电场前期工作正在积极推进。 如东县积极改善生态、净化环境,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在全国率先推出“今年植树,后年付款”的制约措施,规定植树中标单位在第3年根据验收时的实际成活率支付款项,迫使绿化施工单位选用优质苗,进行科学培管。同时,着力倡导“植绿、护绿、爱绿、兴绿”新风尚,持续建设“绿色如东”。 |
||||||||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把“水袋子”建成“聚宝盆” 降资源消耗实现经济发展 沈北新区:打造一流环境促进 天津市政府下发关于加强环境 统计局:东部和中西部经济发 环保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 经济形势虽好 还需注重节能环 发展海河经济系列报道之一: 以经济发展带动生态建设 期盼环保“扭亏为盈”[经济参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5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