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生活 | NGO | 考试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Eteam | 产业 | 留言 | FAQ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国内快报 >> 资讯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http://www.eedu.org.cn    作者:张剑鸣  …    资讯来源:经济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16

    区域协调发展与国家战略

    滨海新区:带动区域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极

    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利于实施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天津滨海新区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是继深圳经济特区、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带动区域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极。

    ———摘自《国务院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

    2006年5月26日《国务院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下发,标志着天津滨海新区作为国家级经济新区正式进入了实施阶段。伴随着新区建设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布局,天津滨海新区按照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努力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逐步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宜居生态型新城区的功能定位,如同一艘经济巨轮已扬帆起航。

    滨海新区优势明显,拥有完善的综合服务功能。这里集港口、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园区、出口加工区和保税区于一体,是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窗口。天津港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国际贸易港口,货物吞吐量位居世界十强,与世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多年来一直在全国各开发区中处于领先地位。天津港保税区已成为服务华北、西北地区和北方最大的保税通道,进出区货物总值中60%以上是外省区市创造的,被国家批准为区港联动试点。

    滨海新区拥有突出的产业优势。已经形成了优势比较突出的电子信息、石油开采及加工、海洋化工、现代冶金、汽车及装备制造、食品加工和生物制药七大主导产业,具备了比较雄厚的产业基础,形成了高新技术产业群。

    滨海新区拥有雄厚的科技研发基础。已经形成了多层次的科技创新体系,科技人才创业基地已初具规模。现有各类国家和市级科研机构42家、大型企业研发中心50余家和博士后工作站44个,还拥有一大批掌握国际先进技术和现代管理经验的高级人才。

    滨海新区拥有丰富的土地和自然资源。

    已探明渤海海域石油资源总量达98亿吨,天然气储量达1937亿立方米,年可开采地热2000万立方米,原盐年产量达240多万吨。

    还有大面积的古海岸、湿地自然保护区和平原水库,生态环境基础较好。   

    现在,天津滨海新区确定的30项重点工业项目正按计划顺利实施。其中,中石化投资的1250万吨炼油、100万吨乙烯项目已经国务院核准,于2006年6月26日正式开工;投资70亿元的天碱搬迁项目已经开工,钢管三期、高新纺织园、新港船厂搬迁改造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体现循环经济的2×100万千瓦发电厂正在加紧进行开工前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重大基础设施“两路两港”项目全面展开。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也已全面启动。港城交通规划方案已经通过交通部审查,已正式开工。区内的轨道交通、三环路网、电力供应、海水淡化、污水处理等建设项目也按计划顺利实施。

    2006年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增幅均在20%以上;进出口总值达463.6亿美元,占天津市进出口总值的71.8%。“十一五”期间,天津滨海新区的发展目标是:到2010年,新区生产总值达到35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7%;工业增加值达2300亿元;地区财政收入达到7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0%;城市化水平达到90%;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末下降20%以上;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良好,整体功能明显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构建和谐城区取得新进展。

    文/本报记者  武自然   

    区域协调发展与地区经济

    长三角区域合作:在和谐中推进

    健全合作机制,鼓励和支持各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协作和技术、人才合作,形成以东带西、东中西共同发展的格局。

    ———摘自“十一五”规划纲要

    2006年,在长三角区域合作中呈现出了三个关键词,即科学、务实、和谐。长三角区域的各省市在合作中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调研、科学安排合作进度;务实推进港口、海关、人才三个合作专题和交通卡、诚信、教育、协调会功能建设四项调研课题,着力解决区域内各省市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呈现出和谐共进的良好氛围。

    上海市合作交流办公室负责人夏荣耀告诉记者,在2006年的长三角区域合作中,特别注重调研工作,强调要为区域合作提供科学依据。在港口专题合作中,成立长三角区域性港口行业协会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对企业的合作条件和形式进行了调研,确立了集装箱码头布局建设思路;在交通卡互通课题研究中,对长三角城市交通付费卡的技术、发行和运营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在充分取得各城市主管部门和运营部门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统一机具标准,实现系统兼容”的互通实施方案;在诚信课题的调研中,通过国内外诚信体系建设的比较研究,对长三角区域信用体系建设进行了分析和设计。

    在科学调研、合理安排进度的基础上,长三角区域内合作务实推进。2006年,长三角各合作单位联手实施了长三角区域通关改革,增强了洋山深水港向长三角地区的辐射和服务能力;实施了“简化和规范转关运输监管”改革,从机制上实现“应转尽转”,显著提高转关效率;实行“属地申报,口岸验放”模式,大幅简化了长三角区域的海关通关手续,提升了通关效率和服务水平,降低了物流成本;同时,探索建立长三角区域虚拟审单中心,逐步统一区域海关执法标准,建立集约化的区域海关管理模式。这些举措使长三角地区的进出口企业、物流企业及其他相关行业从中获得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益处,长三角区域海关通关管理和通关效率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人才合作领域,上海与宁波联合开展了商务口译、职业秘书等专业技术水平认证考试,上海、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宁波六城市开展了中高级口译、国际贸易单证、涉外联络口译等紧缺人才证书考试,此外,上海与宁波、杭州、南京共同开展了WTO贸易实务等项目水平认证考试合作。同时,通过苏沪浙三省市及其他15个城市人事部门的共同努力,形成了《长江三角洲“十一五”人才发展思路研究报告》,为区域内人力资源流动提供了条件。

    展望2007年的长三角区域合作,夏荣耀告诉记者,长三角各省市将扎实推进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交通卡互通”、“高校毕业生跨地区就业”、“长三角资料信息中心筹建”三项合作专题,在交通卡互通方面,各城市政府部门借助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的平台作用,研究制订并统一“长三角一卡通”互通的技术标准和运营规范,力争在2010年发行长三角互通卡。在长三角资料信息中心筹建方面,将建立社会经济信息共享协调机制和工作网络,汇集各成员城市经济社会统计数据、城市管理工作动态和建议提案等,设立电子信息库和纸质资料库,通过网站、期刊、专报,为各成员城市提供共享和委托咨询服务。   

    夏荣耀表示,2007年长三角各省市将以和谐为主旋律,主动调整各省市自身的发展规划,与国家即将出台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对接,让长三角区域合作在和谐的氛围中顺利推进。    文/本报记者  李治国

    区域协调发展与产业转移

    江苏:南北互动实现共同发展

    健全市场机制,打破行政区划的局限,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引导产业转移……健全互助机制,发达地区要采取对口支援、社会捐助等方式帮扶欠发达地区。

    ———摘自“十一五”规划纲要

    2006年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了2万亿元,人均GDP超过3500美元。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苏南苏北差异明显,省内区域经济不平衡性很大。据统计,宿迁等苏北5市土地面积超过江苏全省的一半,人口接近全省一半,但GDP总量只占全省的1/5,人均GDP不到全省平均水平的1/2。当苏州市人均GDP超过7500美元的时候,宿迁市人均GDP900美元,相差8倍多,财政收入相差更大。

    没有苏北的小康,就没有江苏全省的小康;没有苏北的现代化,就没有江苏全省的现代化;没有苏北的振兴,就没有江苏全省的率先发展;没有苏北的发展,就不可能建设和谐的江苏。加快苏北发展,成为江苏全省上上下下关注的大事,成为建设和谐江苏的着力点和重中之重。 

    2001年江苏省委、省政府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快苏北地区发展的意见》,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苏北大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推行产业、财政、科技和劳动力的“四项转移”。“南北挂钩,结对扶持”的区域共同发展战略应运而生。苏南5个经济发达的市与苏北5个经济相对落后的市对口开展挂钩合作。贫困的宿迁和富庶的苏州就这样走到了一起。

    位于长江边上的张家港市金港镇的长江润发集团,拥有22家子公司4100名员工,是一个集机械、铝型材、纺织等产业于一体,具有自主研发能力的民营股份制企业集团。2002年8月,在区域共同发展政策的激励下,长江润发集团到宿迁市宿豫区投资创业。2003年8月,长江润发在宿迁的第一个投资项目华达涂层正式投产。目前,长江润发在宿迁共投资近5亿元,建成或投产6个工业项目,为宿迁提供了几千个就业岗位。长江润发集团董事长郁全和感慨地说,我第一次到宿迁考察,看到当地农民生活很困难,生活水平和苏南相差至少30年,心情很沉重。当时,他就萌生了来宿迁投资办厂的想法。

    众多像长江润发样的企业,此后陆陆续续也来到了宿迁。据统计,2001年至2005年,苏州市向宿迁转移投资额在500万元以上的产业项目达164个,总投资51.5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3亿元;帮助转移农村劳动力20余万人;帮助培训各类干部近1500人次;向宿迁市对口部门支持资金、设备2500多万元。

    宿迁市发改委主任李明尧介绍说,宿迁和苏州南北挂钩实现区域共同发展能取得显著成效,主要是五方面的努力。一是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工作机制。二是政府部门积极推动,推进产业转移。为充分发挥合作双方各自优势,将过去的“输血”式帮扶变成“造血”式帮扶。三是动员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合作。苏州市经贸委抓住古城区工业企业搬迁的时机,组织部分搬迁企业赴宿迁寻找产业转移合作机会;苏州市教育局每年出资12万元资助宿迁市300名贫困儿童上学。四是坚持优势互补,推进劳动力转移。五是加强财政支持,落实援助资金。为帮助宿迁市改变农村落后面貌,苏州市在2003年至2005年的3年时间里,向宿迁市共提供3900万元的“草改瓦”援助资金。

    如今,江苏省委、省政府推进的南北挂钩、结对帮扶,实现区域共同发展战略已取得明显成效。苏北5市的经济总量、经济增速和人均收入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提高。2006年宿迁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工业用电量、出口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省第一。

    文/本报记者  郁进东  通讯员  马志春

    区域协调发展与城镇化推进

    贵州:加快工业化带动城镇化

    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

    ———摘自“十一五”规划纲要

    对于李万新和候凤琴夫妻来说,刚刚过去的2006年是这个三口之家的大喜之年。喜从何来?皆因他家在贵阳市终于有了一套属于自己的住房。

    家乡人多田少,李万新从贵州黔北边远的正安县来省城寻生计已有10年。拉过板车、擦过皮鞋,心灵手巧的他学会了修锁配钥匙,有了自己的固定摊位,生活总算走上正轨。9年前,妻子在老家生完儿子回来,接手李万新的补鞋摊,成了远近闻名的女鞋匠。从此,夫妻俩起早摸黑,一同摆摊,一同奋斗。整整苦干9年,终于用积攒下来的15万元在贵阳城边买了一套80多平方米的二手房。有了房子,儿子也从乡下接来在城里念书。李万新说:“在城里买了房才算扎下根,一家三口总算团聚了,日子有了盼头!”

    在贵阳市,像李万新这样在城里已经“扎根”或正在努力“扎根”的农民不知有多少。在黔南的都匀市,城区新建的某住宅小区1500套住房购买者中就有60%来自县乡。

    统计资料表明,贵州2900万农村人口中,常年在外务工的农民近830万人,除550万人在省外务工,尚有280余万人活跃在省内各大中城市。贵州省代省长林树森有一个思路:城市越大包容性越大,社会化分工越明确,越可以接纳更多的劳动力,所以要优先发展大城市,努力将在城市务工的富余劳力转为城市居民,通过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为困难群众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按照这个思路,贵州省根据区域经济的合理布局,结合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制定了经国务院批准的《贵州省城镇体系规划》。根据规划,到2020年贵州将逐步建成由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小城镇组成的层次分明、规划适度、功能合理的城镇体系。其中,形成特大城市贵阳;10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遵义、六盘水、安顺;另外有中等城市7座和若干小城市。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前提。为此,贵州省委、省政府要求各地依托资源比较优势,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形成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比如,大力支持贵州西部经济带(毕节地区、六盘水市、黔西南州)加快发展能源、煤化工、原材料、生态畜牧业等特色优势产业,重点支持建设一批电力、煤及煤化工、黄金等工业项目和发展生态型工业示范基地。支持遵义市加快发展,促进与成渝经济圈、贵阳城市经济圈的联合与合作,重点做大做强特色食品、能源、原材料、机械电子、家用电器等优势产业,大力发展优质特色农业,成为全省重要工业基地和以红色旅游为重点的新兴旅游区。支持安顺市建设成为全省重要的综合旅游区和贵阳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持黔南州、黔东南州和铜仁地区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和优势资源开发,加快发展旅游业、特色食品、民族药业、林纸一体化、特色农业及加工业等产业,成为全省重要的绿色产业基地和特色旅游热点地区。上述规划的实施,已经吸引更多的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

    在城镇化实践中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生态立省”战略,建设一批有产业支撑、生活环境适宜的城镇,力争城镇化水平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这就是贵州城镇化进程的总体目标。

    文/本报记者  张剑鸣  熊  丽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我国首个区域发展战略报告提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